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朝節度使有多大的權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朝節度使

來自網絡的圖片

唐朝節度使有多大的權利唐代節度使由南北朝時期地方軍政長官的巡撫(又稱總管)演變而來。[1]

都督全稱「都督株洲軍」。北周、隋時,巡撫改稱總管,這一官職被隋煬帝廢除。唐朝建立後,又重新設置,又改回「都督」的名稱。到了唐朝,不僅是邊疆郡縣,就是在內地,也會根據郡縣的大小和輕重,設置大都督、中都督、下都督府,成為常設機構。

但是,唐朝設置的巡撫與魏晉時期的巡撫有一些區別,就是過節和不過節的區別。魏晉時期,巡撫多為祭司,實際上權力很大。這些總督所管轄的節日有「使節」、「馳節」和「假節」三種,權力也有高低之分。其中「使節」最高,可控兩千石,是太守以下官員的生死,而「持節」只能殺六百石以下,「假節」」只能殺那些違背軍令政令的人。擁有生死之權。此外,魏晉巡撫通常兼任自己的駐地巡撫,同時掌握軍政大權,這些在唐代巡撫中是沒有的。

節度使」一詞最早出現在歷史上是在唐高宗時期。

由於當時一些邊境州縣面臨少數民族地區,經常與少數民族政權發生各種衝突,這就要求地方長官能夠隨機應變,做出一些必要的決定。為了使他們名正言順,從高宗開始,一些特殊地區的總督被允許「過節」,將這種過節的巡撫稱為「節度使」,以區別於其他巡撫。

省長一過節,就好像一個參謀長帶領着權力有了質的飛躍。唐朝靖節制規定:「派往四方的將領、使節,應邀佩戴,一律斬殺」。也就是從都督到節度使,都可以有殺人的權利。而且這個權力還在不斷擴大,因為在唐玄宗時期,節度使還兼任駐地都督。也就是說,從唐玄宗時期開始,唐朝節度使恢復了魏晉時期總管的所有權力,甚至超越了這一點。

節度使的權力增加了,相應的法杖也增加了。唐代節度使下設節度使副使,都直武使掌管軍隊,行軍司馬掌管軍法,判官二人掌後勤,曹適四人,總管一人。

的文件交換。書記,參謀二人,隨行軍四人,杜布衙門一人等。這些都是朝廷規定的編制。事實上,節度使往往會突破這個規定,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任命自己的官員,中央基本不會幹涉。因此,唐玄宗天寶年間,部分節度使下屬達150餘人。唐玄宗時期,唐朝節度使制度基本形成。全國有安西、北亭、朔方、河東、河西、范陽、平盧、隴右、劍南等九個節度使。他還擔任過採訪員,成為州長的上司。所以他們都掌握着軍政大權。開元年間,在國家之上新設了一個一級行政機構,叫做「道」,採訪者是道的行政長官。此外,大部分節度使還在其管轄範圍內兼任應天使和知都使,進而導致所轄地區的土地管理權和財權也落入節度使手中,形成了中央集權的軍事大權和行政權力。渾身上下財權財權的土霸王,他們管轄的領土,管轄的人民,手中的軍隊,金錢,逐漸割據的首都。

安史之戰後,許多有戰功的將領被封為節度使,使節度使人數迅速增加,並由邊疆地區向內地蔓延。

唐肅宗至唐德宗時期,節度使增至四十二人。在這些新增加的節度使中,魏博、淮南、淮西、靖遠等鎮轄區大,人口多。大城鎮在轄區內形成了不可阻擋的「權利一家」之勢。這個時候,節度使奪走了唐朝中央政府最後的任官權,連節度使都成了他們的世襲之位。老子死後,其子可繼位,形成「封建世襲制」。

起初,鄉使在轄區內每年徵收的賦稅都要上繳中央,但安史之亂後,節度使對中央的重視程度越來越低,開始扣留這些賦稅。這股風氣很快蔓延開來,到最後不但沒有扣下,反而完全沒有必要向中央納稅,地方稅成了節度使的私人收入來源。有了這些財力,節度使開始大量招兵買馬,壯大自己的軍事實力。徵集孔武大力士為親軍,號「亞兵」,父子相攻。他們是只接受節度使本人指揮的私人武裝,連朝廷的命令都不聽從。

這些牙兵動輒上萬,是節度使在地方上反中央、割據的保障。

唐朝的統治者不是傻子。讓地方將領控制軍權、財權和行政權,讓他們有機會壯大如何?

有幾個原因

唐初,李世民被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稱為「天可汗」。當時的唐朝兵強馬壯,四面楚歌投降,邊境太平。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到了高宗後期,政治腐敗的問題開始暴露出來,內政外交上的治理措施不當,引起了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矛盾。因此,邊境安全成為一大矛盾。面對突厥、契丹、吐蕃政權的頻繁入侵,唐朝不得不應對。為了保證國家的安全,邊境上的將領手下的士兵數量也有所增加,而且這些將領的權力也在不斷增加。這讓他們不得不處理越來越多的事務。「持節」可以更好地協調邊防將領與地方政府的關係,嚴明軍紀。這是邊督成為節度使的開始。

唐太宗在位時,唐朝兵強馬壯,主動進攻周邊的少數民族政權。但是,李世民死後,他的子孫後代都不如,這就造成了周邊少數民族政權與唐朝軍事形勢的根本區別。

然而,這些少數民族政權的騎兵卻開始不斷騷擾唐朝邊境。此時唐朝的軍事實力已經減弱,所以採取戰略防禦的方針。唐高宗時期,面對吐蕃的挑釁,狄仁傑上書建議「邊兵嚴防,遠近偵察,集資,待其自足,而後攻之。若若你等着工作安心,兵力就強。對於當時的唐朝中央政府來說,這一政策無疑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正確性。

為了使戰略防禦工作無懈可擊,唐朝在邊疆地區修築了許多工事,邊防士兵的數量不斷增加。「自古與匈奴作戰,不能以兵馬戰。」因此,唐朝對邊區的騎兵部隊進行了整編,命名為「勇士騎兵團」,並從突騎師那裡購買了大量的戰馬,並招募優秀的騎手參軍。

武則天時期,唐朝首創武術科舉,選拔了一大批精通騎射的青壯武者充實軍隊,並給這些人大量的錢財鼓勵士兵提高作戰能力。

此外,為了對抗少數民族精良的騎兵,唐朝開始建立龐大的邊防軍。這些士兵長期駐紮在邊疆地區,逐漸取代了原來輪流守邊的官兵。在建立邊防軍的過程中,很多士兵都是節度使自己招募的。這些新兵主要由難民和失去土地的農民組成。當兵是他們畢生的事業,父子之間互相攻擊。他們的生死賞罰都在節度使的掌控之中,對節度使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形成了「只知將軍,不知天子」的局面。

唐代邊防軍的後勤保障主要依靠耕地收入,不足的部分由中央財政補貼。為了滿足不斷增加的邊防軍隊的後勤保障,耕地面積也越來越大。政府為了管理方便,只能將農田交給節度使管理,這也意味着節度使開始涉足財權。唐玄宗時期,將節度使、會見使、屯田使、知都使一人分封的做法,為節度使權力的擴張打開了大門。

故有說,封建鎮節度使控制地方兵權,是為了對遊牧民族進行軍事防禦的需要。而他們同時掌握行政和財政大權,是為了更好地解決邊防部隊的後勤問題,更好地執行軍事防禦任務。

自從唐朝由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禦以來,這種戰略上的轉變使得節度使越來越強大。

唐朝政府對節度使的政策也比較寬容,只要能保證邊疆地區的穩定就可以了,對節度使自身實力的發展不夠重視。此外,安史之亂後,唐朝政府忙得不可自理。只能讓手握兵權的將領為所欲為。集團的節度使陣營,各個集團都在拚命的給自己陣營的節度使擴張開綠燈,讓節度使的地位更加強大,擴大勢力。

地方豪強地主集團與節度使勾結,也是節度使割據的重要原因。唐代中期,土地兼併日趨激烈,大大小小的地主勢力強大,控制着大量田地。對於這些有權有勢的地主來說,這些節度使對自己是有利的,因為他們可以相互勾結,來滿足各自的利益。所以,在節度使的背後,往往有着強大的地主集團的支持,而一些節度使本身就是強大的地主集團的成員,因此有着強大的社會階級基礎。

我們就以安祿山為例,看看節度使的勢力是如何一步步擴大,最終威脅到大唐中央政府的。

安祿山在天寶年間極受唐玄宗寵愛。一人任三鎮節度使,兼有鑄幣權。這是他造反的基礎。他出身寒微,但因有勇有謀,善斗善阿諛,升遷很快。

安祿山重金賄賂唐玄宗身邊的官員,不斷在玄宗面前說自己的好話,不放過向玄宗表忠心的機會,迎合楊貴妃的虛榮心,認可楊貴妃作為他的養母,再加上他在天寶四年討伐西、契丹部落有功,所以在天寶三年,他坐上了范陽節度使的寶座,兼任三節度使平陸河東。並獲得了鑄幣的特權。

唐玄宗如此照顧安祿山,其目的是想利用安祿山鎮守邊疆,而安祿山卻要進入核心勢力圈。他勾結文姬,想排擠李林甫成為「平章事」,唐玄宗以安祿山文化太低為由拒絕,只加了一個假爵位左僕射。

與安祿山勾結後,姬文當上了御史中丞、兵部尚書,並在唐玄宗面前為安祿山拿到了閒穩使、群牧使的官職,從此掌握了馬政.至天寶十一初,安祿山已守三鎮,兼任接見使、知都使、駐軍使、閒廄使、群牧使,有特權賺錢。

起兵造反是有一定底氣和基礎的。

節度使勢力的發展和諸侯割據,破壞了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唐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唐朝後期,特別是黃巢起義後,許多節度使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權力不斷壯大,逐漸脫離了唐朝政府的控制。五朝十國,很多國家都是原唐節度使建立的。這些節度使為了利益,經常發生矛盾,戰亂不斷,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導致大量百姓死於戰火。為了躲避戰亂,許多人逃往異鄉,造成大片土地荒蕪。在這些綜合因素的影響下,輝煌了兩百多年的大唐王朝終於隕落了。[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