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四川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四川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四川康藏研究中心)歷史研究所成立於1978年,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四川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地方史研究室。現有科研、編輯人員20餘名。機構職責:研究所下設機構有中國古代史研究室、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室、康藏中心、《中華文化論壇》編輯部 主要任務: 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中國文化史、中國地方史、中國經濟史和康藏研究。重點研究方向為巴蜀文化史、康藏研究。主要成果:研究所申報了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等多項重大科研課題,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出版有《抗戰時期的四川》等著作及多篇論文[1],得到了學術界人士的一致好評。此外,研究人員還致力於參加各類學術交流活動,如「第六屆藏學研討會」、「第二屆東亞音樂考古國際研討會」等。

目錄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是四川省政府直屬的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庫和智囊團,是集科研、教育、編輯、諮詢服務於一體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為首批省級新型智庫建設單位。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始建於1978年6月,其前身為四川省社會科學研究院,由原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與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合併組成;1983年4月經中共四川省委批准更名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截至2018年2月,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內設15個研究所,7個職能部門,3個主管主辦單位,1個教育機構,3個教輔部門,與市(州)縣共建了24個分院分所;5個一級學科和4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2]點、1個博士學位聯合授權點、1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擁有在職職工449人,離退休職工272人,在讀碩士研究生383人。

視頻

四川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相關視頻

請問期刊分類到底有哪些呢?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所長藍定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