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時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時賦江淹 〔南北朝〕

四時賦

北客長欷,深壁寂思。空床連流,圭窬淹滯,網絲蔽戶,青台繞樑。春華虛艷,秋月徒光。臨飛鳥而魂絕,視浮雲而意長。測代序而饒感,知四時之足傷。

若乃旭日始暖,蕙草可織;園桃紅點,流水碧色。思應都兮心斷,憐故人兮無極。

至若炎雲峰起,芳樹未移;澤蘭生坂,朱荷出池。憶上國之綺樹,憐故人兮無極。

若夫秋風一至,白露團團;明月生波,螢火迎寒。眷庭中之梧桐,念機上之羅紈。

至於冬陰北邊,永夜不曉;平蕪隱海,千里飛鳥。何嘗不夢帝城之阡陌,憶故都之台沼!

是以軫琴情動,戛瑟涕落。逐長夜而心殞,隨白日而形削。故秦人秦聲,楚音楚奏。聞歌更泣,見悲已疚。實由魂氣愴斷。外物非救。參四時而皆難,況僕人之未陋也。

江淹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學家、散文家,歷仕三朝,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人。江淹少時孤貧好學,六歲能詩,十三歲喪父。二十歲左右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其政治生涯,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轉入建平王劉景素幕,江淹受廣陵令郭彥文案牽連,被誣受賄入獄,在獄中上書陳情獲釋。劉景素密謀叛亂,江淹曾多次諫勸,劉景素不納,貶江淹為建安吳興縣令。宋順帝升明元年(477年),齊高帝蕭道成執政,把江淹自吳興召回,並任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大受重用。[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