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回頭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 的圖片

回頭青又名香附(學名:Cyperus rotundus),別名莎草、大香附、土香(台灣和閩南一帶)、水香棱、地藾草,

為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三棱形,高40厘米;

葉近基生出,細長,呈線形,略比莖短,約20厘米。葉脈平行,

中脈明顯,春夏開花抽穗。莎草多生于山坡草地或水邊濕地上,在中國廣大地區都有分布。

基本信息

別稱:香頭草、回頭青、雀頭香[1]

界:植物界

科:莎草科


分布區域: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江蘇、安徽

中文名稱:香附

外文名稱:RhizomaCyperi

基本簡介

香附,原名「莎草」,始載於《名醫別錄》,列為中品。

《唐本草》始稱香附子。《本草綱目》列入草部芳草類,名「莎草香附子",並云:

「莎葉如老韭葉而硬,光澤有劍脊棱,五、六月中抽一莖三棱中空,

莖端復出數葉,開青花成穗如黍,中有細子,

其根有須,須下結子一、二枚,轉相延生,子上有細黑毛,

大者如羊棗而兩頭尖,採得燎去毛,暴乾貨之」。

《植物名實圖考》有香附的播圖。現今所用香附及其加工習慣與歷代本草所載相符。

中藥屬性

基本介紹

名稱 :香附

學名:Rhizoma Cyperi (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

別名:香頭草、回頭青雀頭香(《江表傳》),莎草根(《別錄》),香附子(《唐本草》),

雷公頭(《綱目》),香附米(《本草求真》),

豬通草茹(《陸川本草》),三棱草根(《中藥志》),苦羌頭(《中藥材手冊》),東香附毛香附

性味:辛微苦甘,平。

①《別錄》:味甘,微寒,無毒。

②《本草衍義》:味苦。

③《滇南本草》:性微溫,味辛。

④《綱目》:氣平,味辛微苦微甘。

歸經:入肝、三焦經。

①《綱目》:手足默陰、手少陽,兼行十二經、八脈氣分。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肝、脾、胃四經。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宜忌:凡氣虛無滯、陰虛血熱者忌服。

①《綱目》:得童子小便、醋、芎藭、蒼朮良。

②《本草經疏》:凡月事先期者,血熱也,法當涼血,禁用此藥。

③《本草匯言》:獨用、多用、久用,耗氣損血。

用法用量:6-9g

生用解表止痛,醋炒消積止痛,酒炒通絡止痛,炒炭止血。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調敷或作餅熱熨。

參考來源

  1. 香附- 中藥材- ,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