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因噎廢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因噎廢食
yīn yē fèi shí

近義詞 :見噎廢食 聞噎廢食 半途而廢

近義詞 :一噎止餐 刖趾適屨 剖腹藏珠

近義詞 :削足適履 因小失大

反義詞 :廢寢忘食 百折不撓

出 處 :《呂氏春秋

體 裁成語

屬 於 :貶義詞

因噎廢食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讀音為yīn yē fèi shí ,因為吃東西噎住,索性就什麼也不吃了。比喻由於出了點小毛病或怕出問題就把應該做的事情停下來不幹了。出自《呂氏春秋·盪兵》。

原文

《呂氏春秋·盪兵》:「故古之聖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喪其國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則為福,不能用之則為禍;若用藥者然,得良藥則活人,得惡藥則殺人。義兵之為天下良藥也亦大矣。且兵之所自來者遠矣,未嘗少選不用。義兵之為天下良藥也亦大矣。且兵之所自來者遠矣,未嘗少選不用。」[1]

譯文

如果因為發生了吃飯噎死的事,就要廢止天下的一切食物,這是荒謬的;如果因為發生了乘船淹死的事,就要廢止天下的一切船隻,這是荒謬的;如果因為發生了進行戰爭而亡國的事,就要廢止天下的一切戰爭,這同樣是荒謬的。戰爭是不可廢止的。戰爭就像水和火一樣,善於利用它就會造福於人,不善於利用它就會造成災禍;還像用藥給人治病一樣,用良藥就能把人救活,用毒藥就能把人殺死。正義的戰爭正是治理天下的一服良藥啊!再說,戰爭的由來相當遠久了,沒有一刻不用。人們無論貴賤、長少、賢與不肖,在這一點上是相同的,只是在使用上有大有小罷了。

典故

從前,梁惠王有一個廚師,他的名字叫庖丁,以宰牛的技術很高明而聞名。有一天,梁惠王去看他解牛,技術十分嫻熟,進刀之迅速,出刀之利落,都讓梁惠王看了以後極為讚嘆。梁惠王問他為何如此神奇,他說:「我的技術高超,不只是因為熟練,而是由於掌握了其中的規律,摸清了牛的骨骼結構,所以,我這把刀雖然用了十九年,解剖的牛已有幾千頭,可是刀口還是像新磨過的一樣鋒利。因為牛的骨節之間是有間隙的,而刀刃是磨得很薄的,用很薄的刀刃來分解有間隙的骨節,當然是寬綽而有餘地的了。」 見《莊子.養生主》這裡借用這個成語比喻有了好的工匠, 就算要修建很大的宮殿,很高的樓台也很輕易而毫不費事。 現比喻干某事極其熟練。

莊子說的遊刃有餘的意思並非單指非常熟練,「以無厚而入有間」的含義,頗有見縫插針的變通之意,用之於生活學習之中,又頗有循序漸進的意味,比如整理一堆瑣碎雜亂的難題,先把那些自己能看懂理順的東西處理乾淨,順勢而為,剩下的難題也自然就不是問題了。莊子的思想乃是順其自然的道家思路,遊刃有餘四字更是得其精要,不着急,不慌亂,以己之「無後」入彼之「有間」,自然就看似行雲流水,熟練無比。只將其理解為做某一樣事情非常熟練,不免浪費了這一番好道理。

視頻

因噎廢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