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著作。亞當·斯密著。第1版1776年在倫敦出版。以後多次再版,並被譯成多國文字。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02年出版,題為《原富》,譯者嚴復;1936年又由郭大力、王亞南重新翻譯出版,題為《國富論》;1965年由郭大力、王亞南重新校訂,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題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一個序論及全書設計和5篇構成,分上下兩卷。1972年商務印書館出的中譯本共有60多萬字。在序論及全書設計中,作者提出了勞動是國民財富的源泉,而國民運用勞動的熟練程度、技巧和判斷力以及從事有用性勞動和不從事有用性勞動人數的比例,決定一國國民所需要的一切必需品和便利品供給的好壞的論點,並簡要說明了每一篇的主題。第1篇,論勞動生產力增進的原因並論勞動生產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給各階級人民的順序。在這一篇中,斯密論述了分工對於增進國民財富的重要作用和分工產生的原因;論述了交換、貨幣的起源和機能;詳細地分析了商品的價值和價格;最後論述了產品的分配,即工資、利潤和地租問題。第2篇,論資財的性質及其蓄積和用途。考察了促進國民財富增長的第2個因素,即資本。主要論述了資本的構成,資本的作用和資本積累的條件。論述了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區別以及資本的各種形態,即借貸資本、工業資本和商業資本之間的區別。第3篇,論不同國家中財富的不同發展。敘述了從羅馬帝國崩潰直到他所處時代經濟發展狀況;論述了國家政策對分工和國民財富的關係。第4篇,論政治經濟學的體系。用8章篇幅對重商主義學說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批判,認為重商主義妨害了個人經濟活動的自由,從而對國民財富的增長是有害的。同時也用了一章的篇幅對重農主義學說進行了評論。第5篇,論君主或國家的收入。主要論述了國家收支對增進國民財富的影響。

本書最大功績是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個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相當完整的理論體系,對當時英國經濟學乃至以後世界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成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來源之一。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18世紀末葉英國經濟學家,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者。出生於蘇格蘭柯卡爾迪地方一個海關官吏家庭。格拉斯哥大學文學碩士。又畢業於牛津大學。曾在格拉斯哥大學講授邏輯學和道德哲學。1764年當布克魯奇公爵的私人教師。曾陪同學生到歐洲大陸旅行,在巴黎深受魁奈和社爾閣的經濟觀點的影響。回國後,閉門研究和寫作。1776年出版該書。1787年底曾一度任格拉斯哥大學校長。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凡例

1.本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

2.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立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

3.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相關視頻

財經商學院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財經商學院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_2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