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際外科學雜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際外科學雜誌》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自1974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1-5396/R,本刊積極探索、勇於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辦刊歷史

1974年,《國外醫學參考資料.外科學分冊》創刊。

1975年,該刊以雙月刊穩定發行

1979年,該刊更名為《國外醫學.外科學分冊》。

2006年,該刊更名為《國際外科學雜誌》。

2007年,該刊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2008年,該刊採用中華醫學會稿件遠程處理[1]系統。

2009年10月17日,該刊第一屆期刊發展編委會召開。

2010年4月17日,該刊第二屆期刊發展編委會召開。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報道內容

《國際外科學雜誌》主要報道中國國內外外科學領域的新理論、新成果、新方法

主要欄目

《國際外科學雜誌》主要有專家論壇、專題筆談、論著、綜述、國際醫學動態、臨床病例解析、手術技巧集萃、手術併發症等欄目。

讀者對象

《國際外科學雜誌》的讀者對象主要為臨床醫務工作者和醫學科研人員。

人員編制

據2020年3月《國際外科學雜誌》官網顯示,《國際外科學雜誌》第三屆編委會有顧問8人、編委100人、通訊編委34人。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3月13日中國知網顯示,《國際外科學雜誌》共出版文獻9919篇。

據2020年3月1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2]顯示,《國際外科學雜誌》共載文4820篇、基金論文量為953篇。

收錄情況

《國際外科學雜誌》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被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8)、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20年3月13日中國知網顯示,《國際外科學雜誌》總被下載372572次、總被引12433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400、(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388。

據2020年3月1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國際外科學雜誌》被引量為13291次、下載量為310016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國際外科學雜誌》影響因子為1.12,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1168名。

視頻

國際外科學雜誌 相關視頻

走進美國護理之外科護理概述
外科學 普外 第九章第一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