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際大電網會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際大電網會議

國際大電網會議是每兩年召開一次的大會,地點設在巴黎。其宗旨是促進國際間發電、高壓輸電和大電網方面科技知識與情報的交流,主要包括發電廠電氣部分;變電所、變電設備及其建設與運行;高壓線路的結構、絕緣與運行;系統互聯及互聯繫統的運行和保護等。

簡介

國際大電網會議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rge High Voltage Electric System,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des Grands Reseaux Electriques, CIGRE

成立於1921年。總部設在巴黎。1998年個人會員3500名,集體會員850個,國家和地區委員會52個。[1]

歷史

大電網運行方面的國際性學術組織。外文縮寫CIGRE。成立於1921年3月,創始人是J.T.拉皮埃。國際大電網會議設有理事會、執行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中央辦公室和各會員國的國家委員會。現任理事會主席是W.S.小懷特;技術委員會主席是K.H.施奈德;其中學術委員會包括:SC11-旋轉電機學術委員會;SC12-變壓器學術委員會;SC13-開關設備學術委員會;SC14-高壓直流輸電學術委員會;SC15-絕緣材料學術委員會;SC21-電力電纜學術委員會;SC22-架空線路學術委員會;SC23-變電所學術委員會; SC33-過電壓和絕緣配合學術委員會;SC34-繼電保護學術委員會;SC35-電力系統通訊學術委員會;SC36-干擾學術委員會;SC37-電力系統規劃與發展學術委員會;SC38-電力系統分析學術委員會;SC39-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學術委員會。各學術委員會又根據工作需要下設若干工作組,有的工作組還下設任務組。

國際大電網會議每兩年召開一次大會,地點設在巴黎。其宗旨是促進國際間發電、高壓輸電和大電網方面科技知識與情報的交流,主要包括發電廠電氣部分;變電所、變電設備及其建設與運行;高壓線路的結構、絕緣與運行;系統互聯及互聯繫統的運行和保護等。

中國於1986年參加國際大電網會議,並成立了中國國家委員會。第一任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是毛鶴年。委員會集體會員有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原水利電力部電力科學研究院、原水利電力部電力規劃設計院、華北電業管理局、東北電業管理局、華東電業管理局、哈爾濱大電機研究所西安電力機械製造公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

宗旨

促進各國間有關發電和高壓輸電領域的科技和信息交流。

機構

設有理事會,執行委員會和技術委員會。理事會現由51名成員組成,具有決策權;執行委員會現由13名成員組成;技術委員會由15個研究委員會的主席組成。中央辦公室設在巴黎,負責協調日常事務。各會員國中設有國家委員會。

活動

每2年召開一次大會。至1998年已在法國巴黎舉行過37屆大會。

出版物

國際大電網會議會刊《Electra》(雙月刊)

國際大電網會議通報

《國際大電網會議論文集》(每兩年出版一次)

出版物中均同時用英、法兩種文字表述。

專委會

A1 旋轉電機  A1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A2 變壓器  A2 Transformers

A3 高壓設備 A3 High Voltage Equipment

B1 絕緣電纜 B1 Insulated Cables

B2 架空線路 B2 Overhead Lines

B3 變電站 B3 Substations

B4 高壓直流輸電和電力電子 B4 HVDC and Power Electronics

B5 保護和自動控制 B5 Protection and Automation

C1 電力系統發展及其經濟性 C1 System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s

C2 電力系統運行和控制 C2 System Operation and Control

C3 電力系統環境性能 C3 System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C4 電力系統技術特性 C4 System Technical Performance

C5 電力市場和管制 C5 Electricity Markets and Regulation

C6 配電系統和分布式發電 C6 Distribution Systems and Dispersed Generation

D1 材料與新技術 D1 Material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16

D2 信息系統和通訊 D2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elecommunication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