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風·周南·芣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風·周南·芣苢

 

 

 

周南·芣苢》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一曲勞動的歡歌,是當時人們采芣苢時所唱的歌謠,詩中寫出了整個勞動的過程和場面,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着勞動的熱情。全詩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疊句,僅僅只變換了少數幾個動詞,其餘一概不變,反覆詠唱,以鮮明輕快的節奏、和諧優美的音韻,抒發了純真的思想感情,表現了人物的歡快情緒和讚美勞動的主題。

作品原文

周南⑴·芣苢

采采芣苢⑶,薄言采之⑷。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⑸。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⑹。采采芣苢,薄言捋之⑺。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⑻。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創作背景

《周南·芣苢》是周代人們採集芣苢時所唱的歌謠,應是社會比較清明、階級矛盾比較緩和、人們尚能安居樂業的周公時代的作品。《毛詩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則婦人樂有子矣。」後人多不贊成毛序的說法。其他說法有所謂「傷夫有惡疾」說、「室家樂完聚」說、「喻求賢才」說、「祈子求福」說、「童兒鬥草嬉戲」說、普通勞動歌謠說以及歌頌夏禹說等等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詩經》中的民間歌謠,有很多用重章疊句的形式,但像《周南·芣苢》這篇重疊得如此厲害卻也是絕無僅有的。先以第一章為例:「采采」二字,一釋為「采而又采」,一釋為「各種各樣」。有人覺得用前一種解釋重複過甚,故取第二種。然而說車前草是「各種各樣」的,也不合道理。還有觀點指出采采當為作形容詞用。如東晉陶潛《榮木》詩:「采采榮木,結根於茲。」南朝謝靈運《緩歌行》:「習習和風起,采采彤雲浮。」這兩首詩中的「采采」都是文彩、光彩的意思。「芣苢」全詩「采采」共出現六次,是一再讚美芣苢種子(果實)外売的光彩注目,逗人喜愛,因而婦女們一邊高興地歌唱讚嘆,一邊動手採摘。

到了第二句,「薄言」是無意義的語助詞,「采之」在意義上與前句無大變化。第三句重複第一句,第四句又重複第二句,只改動一個字。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複,只改動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動詞。也就是說,全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個動詞——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斷變化的,其餘全是重疊,這確實是很特別的。

但這種看起來很單調的重疊,卻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斷重疊中,產生了簡單明快、往復迴環的音樂感。同時,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又表現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過程。詩中完全沒有寫采芣苢的人,令人讀起來卻能夠明白地感受到她們歡快的心情——情緒就在詩歌的音樂節奏中傳達出來。這種至為簡單的文辭復沓的歌謠,確是合適於許多人在一起唱;一個人單獨地唱,會覺得味道不對。袁枚曾經嘲笑地說:「三百篇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之類,均非後人所當效法。今人附會聖經,極力讚嘆。章齋戲仿云:『點點蠟燭,薄言點之。剪剪蠟燭,薄言剪之。』聞者絕倒。」(《隨園詩話》)說《詩經》不宜盲目效仿,當然不錯,但他所取的例子,實為不倫不類。一群人在野外采芣苢,興高采烈,采而又采,是自然的事情,詩歌可以把這歡快表達出來。而一個人在那裡把蠟燭芯剪了又剪,還唱着「剪剪蠟燭,薄言剪之」,除了精神病,也沒有別的解釋了。這完全是文人製造出來的滑稽,並非《周南·芣苢》不值得讚嘆或絕對不可以效仿。 關於當時人們采芣苢的用處的問題,毛傳說此草「宜懷任(妊)」即可以療治不孕;又一種說法,是認為此草可以療治麻風一類的惡疾。這兩種說法在中醫學上都沒有根據。即便勉強地說,《詩經》時代的人是相信車前草是可以治療不孕或麻風的。這詩仍然有不可理解之處:不孕或者家裡人生了麻風,都是極苦惱的事情,不可能有一大群人為此而興高采烈地一邊采車前一邊唱着歌的道理。拿方玉潤所推想的情景來看這樣的解釋,尤其覺得不對勁。故又有人參考清代學者郝懿行在《爾雅義疏》中所說「野人亦煮啖之」(此「野人」是指清代鄉野的窮人),認為中國古代民間也曾普遍以車前草為食物,並解釋稱:「生活雖是艱難的事情,卻總有許多快樂在這艱難之中。」

但根據另外一些學者的觀點,如果將芣苢理解為薏苡,那麼這種歡快場景就更好理解了。例如游修齡認為薏苡或川谷的外表都富有光澤,很引人注目和喜愛,特別是川谷的外殼含琺瑯質,可供婦女們采來製作裝飾品;薏仁米白如糯米,除作糧食外,也還入藥,薏仁米和糯米紅棗煮粥可治身體虛弱;此外,古人也的確將薏苡與生育聯繫起來,除《王會解》的記載外,還有王充《論衡》收錄的「禹母吞薏苡而生禹」的故事作為佐證——儘管王充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加以質疑,但將之理解為神話亦未嘗不可。結合詩歌的歷史性和文學性,可以想象婦女們集體採集芣苢,興高采烈地邊唱邊采的場景:這才是《周南·芣苢》的民謠文化精髓之所在。

名家點評

宋代鄭樵《詩辨妄》:「《芣苢》之作,興采之也,如後人之采菱則為采菱之詩,采藕則為采藕之詩,以述一時所采之興爾,何它義哉!」

宋代朱熹《詩集傳》:「化行俗美,家室和平,婦人無事,相與采此芣苢,而賦其事以相樂也。采之未詳何用,或曰其子治難產。」

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此詩之妙,正在其無所指實而愈佳也。夫佳詩不必盡皆徵實,自鳴天籟,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無限。若實而按之,興會索然矣。讀者試平心靜氣涵泳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同歌互答,餘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則此詩可不必細繹而自得其妙焉。……今世南方婦女登山採茶,結伴謳歌,猶有此遺風雲。」 [1]

參考文獻

  1. 《詩經·國風·周南》十一首詩的總結,你是偶的風景 2020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