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圈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圈足

簡介

圈足,英名round foot,陶瓷器足的一種樣式。

是指器物底部承制一個圓形圈來托器身。圈足大量出現 在唐代的瓶、壺、盤、碗等器具上,但不普遍,宋以後盛行,各類器皿幾乎全有圈足,很少例外。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圈足

外文名; round foot

類別; 陶瓷

意義; 鑑定文物時代

目錄

1簡介

簡介

[英] round foot

陶瓷器足的一種樣式。是指器物底部承制一個圓形圈來托器身。圈足始於唐代的瓶、壺、盤、碗等器具上,但不普遍,宋以後盛行,各類器皿幾乎全有圈足,很少例外。

補充:陶瓷器足式之一,呈平置的圓圈狀。圈足形態有高低深淺之分;足壁有薄厚之別。其成型方法有鑲接和旋削兩種。

圈足的造型始於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等諸多文化陶器均上已有所見。瓷器產生後,圈足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多為施削而成。

由於各個時期的圈足挖足工藝略有區別,致使圈足的深淺、薄厚、足壁傾斜程度也有不同,成為鑑定器物時代的一個重要標誌。[1]

參考文獻

  1. 五代時期瓷器圈足特點, 瑞楨藝術收藏館已,2020-10-14 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