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圖片來自npac-ntch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國表藝NPAC)是中華民國臺灣)國立表演藝術場館的經營機構,為受中華民國文化部監督的行政法人機構,2014年成立,於臺灣北、中、南設有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共11個室內展演場地、13,203席位,並附設有國家交響樂團。其總部設於國家音樂廳內。

沿革

  • 1987年10月6日,臺北市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俗稱兩廳院)正式完工啟用,教育部成立「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
  • 2003年,衛武營正式變更為公園用地,並以都會公園、藝術中心與特定商業區三體共構的方式重新開發,藝術中心則成為新十大建設的一環。整個園區66.6公頃的土地中,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涵蓋其中的10公頃,10公頃作為特定商業區,其餘區域則建設為衛武營都會公園。經國際競圖後,由法蘭馨·侯班(Francine Houben)的設計得到首獎。
  • 2004年3月1日,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改制為行政法人,為中華民國首個行政法人機構。
  • 2005年,行政院推動新十大建設計畫,其中的國際藝術及流行音樂中心規劃在臺灣北部、中部、南部、東部興建國際演藝中心、流行音樂中心、國際展覽館等文化設施,臺中計劃興建臺中古根漢美術館、高雄計劃興建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9月,行政院並未將臺中古根漢美術館建設案預算編入新十大建設裡,後在文建會要求下更名為「臺中大都會歌劇院」,並降為地方級建設,改由臺中市政府負責規劃興建;後完成國際競圖,由伊東豊雄設計圖得標。
  • 2006年3月15日,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成立。
  • 2009年4月7日,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正式動工,預計2012年啟用。12月18日,臺中大都會歌劇院建築工程正式動工;工程難度之高,被媒體譽為媲美「世界九大建築奇蹟」[1],2014年試營運,預計2015年底前完工啟用。
  • 2011年1月21日,行政院提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函送立法院審議,初步擬將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及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納入管理,監督機關為文化部。
  • 2012年2月16日,行政院修正《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函送立法院審議。5月22日,19位立法委員另提出《衛武營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草案,擬將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獨立於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外。
  • 2013年4月3日,立法委員提出兩版《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主張增加「臺中大都會歌劇院」及「其他國家展演廳、院、設施」,並於設置條例內明列各場館藝術總監職權。12月16日,成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籌備委員會[2]
  • 2014年1月29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制定公布。3月27日,文化部公布首屆董監事名單,並正式成立首屆董監事會[3][4]。4月2日,教育部所屬的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移撥文化部,並更名為「國家兩廳院」;《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正式施行[5]。4月7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正式成立運作[6],並召開首次董事會議選出國家兩廳院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藝術總監[7]。5月30日,董事會議選出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8]
  • 2015年1月1日,臺中國家歌劇院營運推動小組及衛武營營運推動小組成立,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附屬作業組織,負責新場館移撥納併前營運規劃及交接事務,分別由準藝術總監擔任營運推動小組召集人。
  • 2016年8月25日,臺中市政府將臺中國家歌劇院捐贈為國有財產,並由文化部移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2016年9月30日,臺中國家歌劇院正式啟用。
  • 2017年10月31日,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興建工程報竣。
  • 2018年4月2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通過國家兩廳院與臺中國家歌劇院新任藝術總監。
  • 2018年9月10日,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納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2018年10月13日,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啟用開幕,啟用典禮於音樂廳舉行,蔡英文總統及建築師法蘭馨.侯班致詞。

組織架構

  • 董事會(董事11至15人,由監督機關遴選後提請行政院長聘任,任期4年,期滿得續聘一次,均為無給職)
  • 監事會(監事3至5人,由監督機關遴選後提請行政院長聘任,任期4年,期滿得續聘一次,均為無給職;監事互選1人為常務監事)
    • 董事長(由監督機關自董事中提請行政院長聘任,為無給職)
      • 各場館藝術總監(由董事長提請董事會通過後聘任,綜理各場館業務,對外代表所屬場館)
      • 附屬作業組織及附設演藝團隊(由董事會通過,並報監督機關核定)
      • 各場館附屬作業組織及附設演藝團隊(由各場館提請董事會通過,並報監督機關核定)

[9]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