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土壤發生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土壤發生層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簡稱土層,為土壤剖面上表現出的水平層狀構造。反映了土壤形成過程中物質的遷移、轉化和累積的特點。其野外鑑定特徵主要包括土壤顏色、質地、結構、鬆緊度和新生體等。隨着土壤形成過程的進行,成土母質發生層次分異,形成不同的土壤發生層。在同一發生層中,成土過程進行的淋溶、澱積、機械淋洗等作用的方式和強度基本一致,並反映在土層的形態特徵上,如顏色、結構、質地、有機質、緊實度、新生體等。因此,各種土壤發生層都具有其特有的形態學特徵。

隨着土壤形成過程的進行,成土母質發生層次分異,形成不同的土壤發生層。在同一發生層中,成土過程進行的淋溶、澱積、機械淋洗等作用的方式和強度基本一致,並反映在土層的形態特徵上,如顏色、結構、質地、有機質、緊實度、新生體等。因此,各種土壤發生層都具有其特有的形態學特徵。如淋溶過程形成淋溶層,機械淋洗過程形成黏化層,潛育化過程形成潛育層等。儘管各種成土過程都發生在土體中的特定層位,但是都與整個土體上下層具有相應的聯繫,如澱積層上部必然有一個物質向下遷移的淋溶層灰化過程中的鐵、鋁向下移動,使土層中的二氧化硅相對富積,成為灰白淋溶層——漂白層,其下必然產生一個鐵、鋁聚積的灰化澱積層。不同土壤發生層的排列形式構成了各種土體構造,也是各種土壤類型的形態標誌。

類型

19 世紀末,俄國土壤學家道庫恰耶夫最早把土壤剖面分為三個發生層,即:腐殖質聚積表層(A)、過渡層(B)和母質層(C)。後來有研究者又提出許多新的命名建議,土層的劃分也越來越細。但基本土層命名仍不脫離道庫恰耶夫的 ABC 傳統命名法。自從1967 年國際土壤學會提出把土壤剖面劃分為: 有機層 (O) 、 腐殖質層 (A) 、淋溶層(E)、澱積層(B)、母質層(C)和母岩(R)等六個主要發生層以來,經過一個時期應用,我國近年來在土壤調查和研究中也趨向於採用O、A、E、B、C、R 土層命名法。主要發生層的含義闡述於下。

O 層:指已分解的或未分解的有機質為主的土層。它可以位於礦質土壤的表面,也可被埋藏於一定深度。

A 層:形成於表層或位於 O 層之下的礦質發生層。土層中混有有機物質,或具有因耕作、放牧或類似的擾動作用而形成的土壤性質。它不具有B、E 層的特徵。

E 層:硅酸鹽粘粒、鐵、鋁等單獨或一起淋失,石英或其他抗風化礦物的砂粒或粉粒相對富集的礦質發生層。E 層一般接近表層,位於 O 層或A 層之下,B 層之上。有時字母 E 不考慮它在剖面中的位置,而表示剖面中符合上述條件的任一發生層。

B 層:在上述各層的下面,並具有下列性質:

① 硅酸鹽粘粒、鐵、鋁、腐殖質、碳酸鹽、石膏或硅的澱積;

② 碳酸鹽的淋失;

③殘餘二、三氧化物的富集;

④有大量二、三氧化物膠膜,使土壤亮度較上、下土層為低,彩度較高,色調發紅;

⑤具粒狀、塊狀或稜柱狀結構。

C 層:母質層。多數是礦質層,但有機的湖積層也劃為 C 層。

R 層:即堅硬基岩,如花崗岩、玄武岩、石英岩或硬結的石灰岩,砂岩等都屬堅硬基岩。

G 層(潛育層):是長期被水飽和,土壤中的鐵、錳被還原並遷移,土體呈灰藍、灰綠或灰色的礦質發生層。

P 層(犁底層):由農具鎮壓、人畜踐踏等壓實而形成。主要見於水稻土耕作層之下,有時亦見於旱地土壤耕作層的下面。土層緊實、容重較大,既有物質的淋失,也有物質的澱積。

J 層(礦質結殼層):一般位於礦質土壤的 A 層之上,如鹽結殼、鐵結殼等。出現於 A 層之下的鹽盤、鐵盤等不能叫做 J 層。

凡兼有兩種主要發生層特性的土層,稱過渡層,如 AE、BE、EB、BC、CB、AB、BA、AC、CA 等,第一個字母標誌占優勢的主要土層。若來自兩種土層的物質互相混雜, 且可明顯區分出來, 則以斜豎「/」表示, 如 E/B、B/C。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