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土壤管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土壤管理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名詞解釋

土壤管理(soil management)是指通過耕作、栽培、施肥、灌溉等,保持和提高土壤生產力的技術。

深翻改土

深翻改土可以熟化土壤,增厚活土層,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透氣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進好氧土壤微生物活動,有利土壤有機質轉化,增肥地力;加深根系分布層,在傷根處可發生大量新根,擴大吸收營養範圍,增加樹勢,提高堅果產量和品質。深翻可以減少病蟲害。如果土壤多年不翻耕,理化性質就會變差,透氣不良,尤其山地核桃園,根系發育受抑制,易造成樹勢衰弱,形成「小老樹」。

(1)深翻時期

1)春季深翻。在春季土壤解凍後即可進行。深翻可增加透氣性、切斷毛管、保蓄土壤深層上升的水分,減少蒸發。

2)夏季深翻。雨季來臨之前進行。此期為根系生長高峰,傷根易癒合發生新根。在雨季儘可能地保蓄天然降水,滿足樹體對水分的需要。山地核桃園由於地面有一定坡度,水土流失嚴重,不宜採用,不可傷根過多,以免影響樹體生長。

3)秋季深翻。在秋季果實採收後至樹葉變黃以前(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結合秋施基肥進行。此期溫度較高,正值根系第二次生長高峰,傷根容易癒合發生新根;土壤養分轉化快,加之果實採收後樹體進入養分的積累階段,葉片的有機營養源源不斷地回流至根系貯藏,而根系吸收營養供給葉片需要,延長葉片壽命,提高光合效率,有利於樹體養分的積累,為來年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此期為最佳的深翻時期,深翻後及時灌水,使土壤與根繫緊密接觸。

(2)深翻方法

1)擴穴深翻。適用于山地核桃園及幼齡核桃園,沿樹穴邊緣或樹冠投影下向外挖寬40厘米、深60厘米的環狀溝,把混入綠肥、秸稈或腐熟的人畜糞尿、堆肥等的土回填,然後澆水,每年向外擴展直至全園翻完。注意不要切斷直徑1厘米以上的粗根。

2)隔行(株)深翻。即第一年在兩行(株)之間深翻一行(株),隔一行(株)不翻,第二年再翻另一行(株)。深翻規格同擴穴深翻。此方法傷根少,每年只傷一面根,對樹體影響較小。

3)中耕鬆土。在降雨及灌水後,及時進行中耕鬆土,並除草,可切斷毛管,防止水分蒸發,保持土壤墒情,防止土壤板結,增加土壤透氣性。中耕深度以15~25厘米為宜。

土壤管理制度

以核桃栽培為例,土壤管理制度主要可包括如下幾種:

(1)清耕覆蓋作物法.雨季以前採用清耕法,保持園內土壤疏鬆無雜草休閒狀態,保證樹體對養分及水分的需求。雨季來臨前,在園內空閒地方種植矮稈作物,如豆科作物花生、綠豆等作物,可有效提高核桃園空間利用率,並充分利用光熱、水資源。覆蓋作物的植株體可遮蓋地面,減少地面水分蒸發,根系可保持水土;作物採收後的剩餘物可培肥地力,豆科植物的根生有根瘤可固氮,供核桃使用。間作物還可吸收多餘水分和養分,防止新梢徒長,適當乾旱有利於花芽分化。同時,還可起到增產增收的目的。不要間作需水量較大的作物,以免與核桃爭肥爭水,影響核桃樹體生長。渭北地區許多核桃園採取行間間種油菜效果良好。即秋季播種普通油菜,第二年油菜開花期機械翻壓,既可提供有機養分,促進樹體生長,還可以抑制雜草生長。

(2)生草法.核桃園鬱閉以前,在園內種植豆科牧草,如小冠花、沙打旺、苕子、三葉草等。每年刈割3~4次,可起到減少地表徑流,保持水土的作用,根瘤固氮供給核桃使用。草叢是一些有益生物的棲息場所,同時可減少害蟲發生危害;可提高園地濕度,夏季降低園內溫度,減輕日灼危害;牧草收割後可作為綠肥施用於核桃樹,也可飼養牲畜,經牲畜轉化為肥料來養樹,減少化肥用量,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但牧草種植不要距離樹木太近,距離核桃主幹1米以外為宜,防止草與核桃樹爭肥水。

(3)樹下覆蓋。在核桃樹下用鮮草、乾草、秸稈、地膜等覆蓋地面,可以起到減少地面水分蒸發、抑制雜草生長、保持土壤濕度、提高地溫的作用,覆蓋物腐爛後還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

1)柴草覆蓋。用鮮草、乾草或秸稈覆蓋樹盤。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以夏末秋初最佳,覆蓋厚度以10~15厘米為宜,並在草上進行斑點狀壓土,以防被風吹散或引起火災。此方法易引起根系上翻,使根系分布淺。所覆的柴草經過1年以上後,可以在秋季深翻時結合秋施基肥翻入基肥溝內。

2)地膜覆蓋。一般在早春進行,最好在春季追肥、澆水後或降雨後趁墒覆蓋地膜。用土把四周壓實,以中間低、能匯水為好。在乾旱地區春季栽植時,覆蓋地膜可有效提高幼樹成活率。

(4)水土保持未充分整地的山地核桃園,由於地面有一定坡度,水土流失嚴重,尤其是雨後,會沖走大量活土和有機質,使土層變薄、肥力下降,嚴重時可使核桃根外露、樹勢衰弱、產量下降。因此,必須採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具體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修梯田、魚鱗坑等。

好定植穴

這是局部改良果園土壤的第一步。定植後應結合施基肥,逐年向定植穴外擴穴改土。即在樹冠兩側挖深60~ 70厘米、寬80~100厘米的半圓形或長方形深溝,分層埋入綠肥、垃圾土,翌年在樹冠另夕曬側如上法擴穴改土。3~4年內要完成全園的擴穴改土工作。擴穴改土每穴約需垃圾土 50千克、稻草4~6千克、餅肥1.5千克、鈣鎂磷肥2千克、石灰0.6千克。一層土一層肥,以促進土壤熟化。擴穴改土後,由於土壤有效養分和團粒結構都得到改善,穴內新根密布、樹勢生長良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