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在至高處統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在至高處統治(拉丁語:Regnans in Excelsis)或逐出令,是羅馬天主教教宗庇護五世於1570年2月25日發布的教宗詔書。

在天主教,聖公會[1]和東正教中,有些信徒會將聖人[2]的名字作為自己兒女的名字;有些則會在受洗後,領受聖人的名字。此舉期望藉所屬之聖人,能為帶有自己名字的信徒祝福和禱告。有些聖人會有紀念日,紀念日的命名也會冠以聖人的名字。

簡介

教宗宣布對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處以破門,不承認她的統治合法性,並煽動她的臣民造反,稱她是「英格蘭女王的篡位者和犯罪的僕人」,是異端。伊麗莎白的臣民即使已經宣誓效忠,仍允許起事、反抗。教宗還對服從伊麗莎白命令者處以破門律。

教宗

教宗(拉丁語:Papa;或譯教皇)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現任(第266任)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教宗的拉丁文原詞「Papa」源自希臘文的「πάπας」,原意為「父親」,起初用於對任何司鐸或主教親昵的稱呼。4世紀或5世紀時,「πάππας」在西羅馬帝國仍頻繁地用於稱呼主教,儘管它已經開始逐漸轉變成現代的用途,即局限於稱呼羅馬主教,而在東羅馬帝國,尤其是在希臘和俄羅斯,司鐸仍然稱為「πάπας」。

視頻

在至高處統治 相關視頻

兩個天使告訴傳教士無形能量的來歷
希望的門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一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