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磁暴又來了!連續三天!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地磁暴又來了!連續三天!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消息,北京時間5月31日太陽爆發耀斑。地球可能連續三天發生地磁暴[1],我國北部有機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極光,但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伴隨耀斑的發生還出現了日冕物質拋射,太陽大氣層中的等離子體高速飛出,形成一個近似球面的「衝擊波」,向着太陽系傳播。由於此次爆發的太陽活動區正對着地球,因此,地球很可能受到日冕物質拋射的影響,發生地磁暴。1日到2日如果沒有新的耀斑爆發,3日可能會出現小地磁暴。

5月31日7時45分左右,太陽活動區14100開始爆發耀斑,軟X射線[2]流量快速上升,8時5分達到峰值——M8.1級中等耀斑強度。伴隨耀斑的發生還出現了日冕物質拋射,由於此次爆發的太陽活動區正對着地球,地球受到日冕物質拋射的影響,引發了地磁暴。6月1日14時-17時,地磁暴達到Kp=8.0的特大地磁暴級別。

此次地磁暴可能對衛星通信、航天器運行、GPS導航系統以及電力網絡等基礎設施造成一定干擾。對普通人而言,最直觀的體驗是在我國北部地區,如黑龍江省的密山市、佳木斯市以及黑河市等地,人們有幸目睹了罕見的粉色極光,部分地區甚至可能出現紅綠複合極光。不過,地磁暴對人類身體健康不會有直接影響。

地磁暴通常不會對地球磁場產生長期影響,其影響多為短期擾動。以下是具體分析:

地磁暴的本質與短期作用

成因:地磁暴由太陽活動(如耀斑、日冕物質拋射)引發,高能帶電粒子轟擊地球磁層,導致磁層劇烈擾動,表現為地球磁場強度和方向的短期波動。

持續時間:一次地磁暴的持續時間通常為幾小時到幾天,當太陽活動減弱或粒子流影響消失後,地球磁場會逐漸恢復至正常狀態。

地球磁場的自我恢復機制

磁層緩衝:地球磁層如同「盾牌」,能吸收和偏轉大部分太陽風粒子,減少對內部磁場的直接破壞。

地核發電機:地球磁場的根本來源是地核內液態金屬的流動(即「發電機效應」),地磁暴的外部擾動不會改變地核內部的物理過程,因此磁場的長期形態(如南北磁極、整體強度)不受影響。

長期變化的主導因素

地球磁場的長期變化(如磁極漂移、強度衰減)由地核內部運動決定,與地磁暴無關。例如:

磁極移動:歷史上地球磁極曾多次反轉,最近一次反轉發生在約78萬年前,這種變化以數十萬年為時間尺度,與短期地磁暴無關。

強度波動:據觀測,地球磁場強度近百年來約衰減了10%,這是地核內部流體運動變化的結果,屬於自然演化過程。

總結

地磁暴是太陽活動引發的短期磁層擾動,會暫時干擾地球磁場的局部形態(如極光出現、羅盤偏差),但不會改變地核發電機產生的長期磁場結構。地球磁場的長期演化由地核內部物理過程主導,與地磁暴無直接關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