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坪山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坪山街道,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位於坪山區中心,東、南向與馬巒街道接壤,東、北向與龍田街道毗鄰,西、南向與碧嶺街道相連,西、北向緊靠龍崗區寶龍街道,轄區面積11.78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坪山街道常住人口約14.2萬人,戶籍人口約1.25萬人。

截至2020年6月,坪山街道下轄4個社區。

坪山街道是坪山區政治、經濟、金融、交通中心位置,有深圳坪山站以及多條公路穿境而過,有全區比較成熟的商圈,第三產業比較發達,還有代表坪山紅色文化的東江縱隊紀念館,以及坪山文化地標——區文化中心。

截至2017年,坪山街道有社區股份公司2家,股東人數1604人,固定資產總值3852萬元,年產值1792萬元。 [1]

中文名: 坪山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

地理位置: 坪山區中部

面 積: 11.78 km²

下轄地區: 4個社區

電話區號: 0755

郵政區碼: 518118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4.2 萬(2017年)

著名景點: 東江縱隊紀念館、燕子嶺生態公園

火車站: 深圳坪山站

車牌代碼: 粵B

歷史沿革

坪山街道歷史源遠流長,據松子嶺宋代銅錢窖藏遺址考證,南宋時已有漢人南遷坪山。

坪山地域,秦時屬南海郡番禺縣,漢至三國屬博羅縣,晉至唐屬寶安縣,宋代屬東莞縣。

明清時期坪山屬歸善縣,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陸續有客家人徙居於此,老圍、駱屋次第成村,合稱「坪山圍」。

民國時期,坪山屬惠陽縣。

1949年10月—1957年11月,坪山鄉隸屬惠陽縣第四區。

1957年12月,撤區並鄉,第四區其他各鄉均併入坪山鄉。

1958年10月,坪山公社成立,同年11月劃歸寶安縣。

1983年7月,撤銷公社建制,設置坪山區。

1986年10月,撤區建立坪山鎮。

1993年1月,寶安撤縣分設寶安、龍崗二區,坪山鎮隸屬龍崗區。

2004年,龍崗區全部撤鎮設街,坪山街道仍屬龍崗區管轄。

2016年10月20日,原坪山、坑梓兩個街道劃分為坪山、馬巒、碧嶺、石井、坑梓、龍田6個街道。

2017年1月7日,坪山區成立,坪山街道隸屬坪山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坪山街道下轄4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深圳市坪山區坪山建設路60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坪山街道位於坪山區中心,東、南向與馬巒街道接壤,東、北向與龍田街道毗鄰,西、南向與碧嶺街道相連,西、北向緊靠龍崗區寶龍街道,轄區面積11.78平方公里。

氣候

坪山街道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2℃,最高氣溫34℃,最低氣溫0.2℃,無霜期355天,年積溫8000℃以上。

水文

坪山街道境內有坪山河貫穿全境,東北流向,匯入淡水河。

人口

截至2017年,坪山街道常住人口約14.2萬人,戶籍人口約1.25萬人。

經濟

截至2017年,坪山街道有社區股份公司2家,股東人數1604人,固定資產總值3852萬元,年產值1792萬元。

交通運輸

坪山街道有深汕路、東縱路、坪山大道、丹梓大道等主要道路穿境而過;深圳坪山站位於坪山街道與龍崗區寶龍街道交接處,是除深圳北站外廈深鐵路在深圳的第二個站點。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20年9月,坪山街道有公辦小學3所,公辦中學3所。

文化事業

2019年,坪山街道建成2個街道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市級文物單位文武帝宮修繕打造為「坪山城市書房」和「坪山圖書館·客家特藏館」。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文化活動730場次,服務5.2萬多人次。

社會保障

2019年,坪山街道發放低保金等各類社會救助金37.9萬元。

人居環境

2019年,坪山街道建成1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1個傳統文化主題長廊,刊播文明標語、宣傳片約5萬次,使文明理念家喻戶曉。城中村綜合治理工程完成95%,「三線」整治完成97%。落實美麗深圳綠化提升行動工作,打造2個街心花園、1個花漾街區。

歷史文化

地名來源

在坪山圍村後有一寬闊低平的小山崗,名叫「東頭嶺山」。其地勢除了東南部有較高的田頭山除外,其餘山丘較為地平,方圓坦蕩可見,「坪山」因此得名。

文化遺產

廣東省級非遺——坪山麒麟舞

坪山是客家人聚居地,有舞麒麟的傳統。坪山麒麟舞自創建以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麒麟舞活動蔚然成風,開設的麒麟館多達三十多家,麒麟舞的足跡踏遍淡水、香港、東莞一代,可謂盛極一時。抗日戰爭爆發後,隨着歲月的動盪,麒麟舞活動逐漸銷聲匿跡。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坪山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打造坪山客家麒麟舞品牌,建立了19支麒麟隊伍。2004年打造的麒麟舞品牌《麒麟呈祥》在市、區各級比賽中多次獲獎,享有一定的聲譽和知名度。

坪山麒麟舞深受傳統漢族民間民俗文化和儒道思想的影響,講究的是尊禮、崇文的謙謙君子作風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達人治世觀。坪山麒麟舞步伐穩健,時而兇猛,時而穩重,整套動作表現了喜、怒、哀、樂、驚、疑、醉、睡等神態,加上樂器的伴奏及武術表演,具有較高的娛樂性與觀賞性。

方言

坪山街道原住民所使用方言是客家方言。

文物古蹟

豐田世居

豐田世居位於坪山街道六聯社區,占地約1萬平方米,為黃氏世居,始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世居正牆中央開有一扇大門,稱為「正大門」,門額上方鐫刻「豐田世居」四個金色大字;兩扇旁門,東為「東橫門」,西為「西橫門」。世居前面一汪碧池,呈半月形,稱為「月池」(即祖公塘)。整個圍屋背靠豬牯嶺,背山臨水,取意天人合一。平面布局為「三堂兩橫四角樓」結構。房屋左右對稱,高牆合圍,呈「回」字形。牆上有哨口和槍眼,牆頂辟有巡道,四角築有炮樓。祠堂居中而設,四周為排屋。圍屋內瓦檐、梁架、屏門、窗匾、廊牆都做工講究,木雕和灰塑精美。

風景名勝

東江縱隊紀念館

東江縱隊紀念館坐落在坪山區坪山街道辦事處東縱路旁,這裡也是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的家鄉。紀念館占地約5000平方米,展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於2000年12月建成開館,現為深圳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有東江縱隊史跡展廳、烈士名碑、曾生文物室、前進報社舊址(深圳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生祖居(坪山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幾部分,集中展示了東江縱隊和兩廣縱隊、粵贛湘邊縱隊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參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艱苦卓絕的戰鬥歷程與豐功偉績。

燕子嶺生態公園

燕子嶺生態公園位於坪山中心區,東靠荔景路,西至龍坪路,南接坪山河,北與金牛西路為鄰,於2010年建成。公園總面積56.16萬平方米,其中自然山體綠化43.18萬平方米。公園依原有山體建設,建有木棧道1條,山頂至春暉閣的觀景平台3個及登山道、廊架,主要建築物有春暉閣、金燕亭、怡神榭、雙燕亭、舞燕亭、雕塑台、半山亭、茶舍、兒童娛樂設施、廣場4個、登山道欄杆250米、小品建築(構築)物多個、公共廁所5個。

坪山區中心公園

坪山區中心公園位於深圳市東北部,東臨深汕公路,北靠丹梓大道,過去是一片山野,於2009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占地360畝,集休閒、娛樂、健身等活動於一身。坪山區中心公園藉助以往的山野溪流現狀,開挖了人工湖,形成彎曲的濱水休閒帶,利用挖湖土方堆成小丘陵,並利用水位落差造就人工瀑布,增加了水體的可達性和流動性,形成數十米寬的疊水、水簾等水韻景觀。

視頻

京歌《梨花頌》演唱兼伴舞——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老乾中心演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