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城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城府

來自 今日頭條網 的圖片

城府 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chéngfǔ,現在多用來比喻人的心機多而難測,也指城市及官署。出自《後漢書·龐公傳》。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城府 [1]

作品出處 《後漢書·龐公傳》

釋義 比喻人的心機多而難測

拼音 chéng fǔ

釋義

①官府:身居山野,未嘗入城府。②城池和府庫。比喻待人處事的心機(多而難測):城府很深|遇人不設城府。

出處

《後漢書·龐公傳》

基本解釋

比喻令人難以揣測深遠用心。

例句

猶官府

《後漢書·龐公傳》:「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

《晉書.卷五一.皇甫謐傳》:「避亂荊州,閉戶閒居,未嘗入城府。」

《梁書·處士傳·何點》:「點雖不入城府,而遨遊人世,不簪不帶,或駕柴車,躡草屩,恣心所適,致醉而歸,士大夫多慕從之,時人號為『通隱』。」

唐·杜甫《別蔡十四著作》詩:「主人薨城府,扶櫬歸咸秦。」

宋·王安石《覺海方丈》詩:「往來城府住山林,諸法翛然但一音。」

城池和府庫

比喻人的心機(多而難測)。

晉·干寶《晉紀總論》:「昔高祖宣皇帝......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寬綽以容納。」

《舊唐書·李林甫傳》:「林甫性沉密,城府深阻,未嘗以愛憎見於容色。」

《宋史·傅堯俞傳》:「堯俞厚重寡言,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宋史·李谷傳》:「谷為人厚重剛毅,深沉有城府,雅善談論,議政事能近取譬,言多詣理,辭氣明暢,人主為之聳聽。」

明·楊慎《封君樂隱李公墓志銘》:「賦性高朗,洞無城府,然立已峻,而矢言直。」

《明史·張居正傳》:「然深沉有城府,莫能測也。」

《晉書·愍帝紀論》:「性深阻若城府,而能寬綽以容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