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塹壕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塹壕戰是由散兵坑演化來的。歐洲進入火藥武器時代後,除排縱列作戰的正規士兵外,出現散兵——就是不排隊列作戰的步兵——這些士兵相當於現在的偵察兵或者尖兵。他們監視敵人,作戰時會為自己挖一個小坑來躲避炮彈。在騎士戰演變為列陣槍戰的過程中,因為沒人願意和敵人站在幾十米開外對射,所以散兵坑被普遍使用為戰壕,以保護士兵。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塹壕戰
        外文名稱         Trench Warfare
        別 名         戰壕戰;壕溝戰
        戰術運用戰爭代表         第一次世界大戰


誕生背景

塹壕戰戰壕:早期型、一戰英國塹壕、一戰德國塹壕圖片來自他說

十七世紀末,刺刀的發明取代了長矛,燧發槍和新型子彈提高了火槍射速。戰爭樣式演變為全面的火力戰。為了發揚當面火槍火力,隊形正面變寬,同時縱深越來越淺,由西班牙方陣時的三十列到古斯塔夫方陣的六至八列再進一步減少到兩至三節,線式戰術產生了。線式戰鬥隊形,該戰術無法實施機動作戰,對地形條件要求較高,步兵和炮兵火力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橫線的步兵無法實施追擊,依然需要依靠騎兵擴張戰果,故線式戰術時期多為擊潰戰。


十八世紀,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軍無法用正規戰法同裝備精良採用線式戰術的英軍抗衡,於是三五個單兵成群疏開進行戰鬥的散兵群產生了。十八世紀末期,槍托在火槍上的的運用使得火槍手可以穩定準確的瞄準,射擊精度進一步改善。輕便炮架提高了火炮的機動力,同時火炮殺傷力和射程也有提高。法國大革命時期,未經良好訓練的法軍在與反法同盟軍作戰中幾乎無法實施線式戰術,一進入戰鬥,展開的橫隊便在敵軍強大的火力威逼下自行散開,成為許多散兵群,後來發現,縱隊比橫隊容易指揮和保持隊形,也容易衝破對方的橫隊,於是散兵線和縱隊相結合的縱隊戰術開始形成,拿破崙成功的將此戰術完善並在戰爭得到檢驗。


拿破崙步兵師縱隊戰術戰鬥隊形,散兵線與縱隊相結合的縱隊戰術相對靈活,能在複雜地形上進行兵力機動,且可集中兵力對力量均等的線式橫隊上任意一點實施突擊,或從側翼迂迴,需要增強火力時縱隊可散開成散兵群或橫隊,需要增強突擊力時,又可變回縱隊。一八一三年後,縱隊戰術被歐洲各國軍隊採用,線式戰術從此退出戰爭舞台。

一個塹壕系統布局圖片來自他說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底火擊針和膛線的發明使得後裝金屬定裝子彈、使用膛線的步槍取代了滑膛槍,射速、射擊精度和射程都大大提高。此段時期儘管火炮沒有很大改進,但縱隊密集的隊形在步槍和炮兵火力前將受到重大殺傷。散兵群戰術替代了縱隊戰術,步兵在接敵運動中成疏開隊形行動,到達步槍火力射程之內散開成散兵線,一面射擊,一面利用地形相前躍進,在衝擊出發陣地集中後,炮兵以超越射擊對敵進行火力準備,隨之步兵越出陣地發起衝擊。衝擊過程中以步槍火力掩護自己並殺傷敵人,運動姿勢根據地形和敵情靈活變換,騎兵用於偵察和側擊敵人翼側,用於擴張戰果或同步兵一起實施追擊。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從德國統一戰爭到一戰的幾十年間,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使得軍事工業突飛猛進, 一批對軍事具有重大影響的新式武器(大口徑火炮、馬克沁重機槍等)的相繼出現, 新式陸軍主戰武器賦予防禦一方強大的火力,確立了防禦的相對優勢。一戰早期新式武器的出現確立了防禦一方的相對優勢,而同盟國和協約國依然受普法戰爭影響,指導戰爭的戰略都是求速戰速決,力求在進攻包圍中殲滅對方。進攻作戰中,錯誤的戰役戰法和陳舊的進攻戰術使得進攻方在付出重大傷亡後只能轉入防禦。由此,塹壕戰開始了。[1]


戰壕不是隨便挖的,絕對不能挖成一道直線,這樣會使炮彈的破壞力加劇,如果敵人衝進戰壕,直長的戰壕擋不住子彈的掃射,所以德國人將戰壕挖成了Z字形,可有效的抵禦炮彈的打擊,敵人進入戰壕也無法直線射擊,戰壕的牆壁也襯有沙袋,用原木和樹枝加固,防止坍塌。塹壕主要利用前面的鐵絲網阻擋敵人,利用後方的火炮提供支援。除此以外一些戰壕地下還會有防空洞,通常深達20到30英尺。這些地下房間不僅有酒窖、爐灶、床、家具、廁所、電力等滿足士兵們的日常基本需求!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中英軍塹壕中的一處劉易斯機槍陣地圖片來自百家號

一戰爆發後不久雙方便從機動戰轉為了陣地戰,西線形成了400多英里長的築壘塹壕系統。整個戰爭期間,每一次交戰都是一場可怕的屠殺和巨大的消耗。協約國和同盟國數百萬的士兵手持步槍蹲在狹小潮濕的戰壕里,每天忍受着炮彈的轟擊或者毒氣的襲擊,這種被動的打法十分考驗士兵們的心理,不少士兵的家信中都稱之為「人間地獄」!


美國南北戰爭日俄戰爭都出現了塹壕戰,但一戰中這種戰鬥形式被發揮到了極致。塹壕戰被稱為最恐怖的戰術,因為這是一種持久戰的形式,雙方誰都打不贏誰。當時重型機槍出於統治地位,防守方明顯占據優勢,沒有人願意冒着槍林彈雨沖向敵人的壕溝,這種無法向前發展的戰局陷入僵局之中!早期的戰壕只不過是散布的坑道和溝渠,是戰鬥之中短時間內的保護措施,然而隨着戰鬥的繼續,慢慢演化成一個更精細的塹壕系統!


一戰與之前的戰爭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彈藥消耗量。普法戰爭中用到的火炮,據說為1600門,在40年後火炮數量增加到8000門,而且其中有許多炮要大得多和重得多。普法戰爭的6個月中,每支步槍僅發射56發子彈,這些子彈在一戰中一個星期就能打光。自動武器的出現更是使彈藥消耗數瘋狂增長。另外,戰場上還出現了武器供給和維修的需要。過去一門火炮可以從戰爭開始用到結束,頂多維修一下炮架,而一戰中一次齊射就可以報銷整個炮兵陣地。這些改變事前已有各種徵兆,但直到馬恩河會戰爆發後,人們才如夢初醒。


馬恩河會戰前,德國人根據以往的經驗認為軍隊攜帶的彈藥足夠堅持完成施里芬計劃,結果戰役還沒結束,全國的彈藥儲備就已經用完了。馬恩河戰役後,戰爭的形態迅速變化。防禦的威力凌駕於進攻之上,維持防線的是以天為單位的火力準備,以英里為單位的戰壕,以及一片連一片的機槍陣地。在這樣的戰場上,任何企圖以輕裝步兵和短暫火力準備突破防線的計劃都是毫無道理的(法國進攻學派的領袖格朗梅松在一次進攻中被防禦火力打死),因此軍隊不可能自己攜帶所需彈藥,必然要全數從後方送上去。1914年,一個英國師每天僅需要27個車各類補給品。兩年後,給養、飼料等生活必需品的每日耗量仍為20車,而作戰物資特別是彈藥所需的大車增至約30輛。在野戰軍隊所需補給品總量中,糧草只占一小部分,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可想而知,連這一小部分需求都滿足不了的公路運輸隊根本不可能支撐軍隊的戰略運動。因此,運動戰在物理層面被判了死刑,陣地戰成了唯一符合邏輯的選擇。


戰術評價

一戰時期士兵在塹壕中捕捉的老鼠圖片來自百家號

隨着工業革命的進行,熱武器威力越來越強,射程精度傷害不斷提升,具體到單個士兵也是如此,步兵配置的火力大幅度增加,導致傳統的快速機動部隊-騎兵失去突擊作用,軍隊失去了能夠快速機動,正面衝擊並在敵方戰線上撕開缺口的兵種;同時鐵路運輸的興起,使得各國依靠鐵路都可以快速的完成兵力兵器的集結;但是新裝備也帶來了巨大的後勤壓力,使得部隊一旦離開鐵路運輸,就難以獲得足夠的物資維持作戰需求;直接導致防守方能夠直接投入戰鬥的力量遠遠高於進攻方的力量。此外,當時西歐的鐵路網絡十分發達,通過戰時加強,甚至可以快速的將鐵路修建到任意一個地點,這為維持一條完整的防線提供了後勤的保障。換而言之,在作戰中進行防禦的成本是要顯著低於進攻的,塹壕戰被證明是最能發揮優勢,減少傷亡的方法。[2]


在絕大部分時間裡,對峙的雙方數百萬士兵都蜷縮在塹壕的泥漿之中,老鼠虱子跳蚤無處不在;疾病成為了一戰中士兵的最大殺手,由於衛生條件極差,痢疾、斑疹傷寒霍亂感染橫行。戰壕內充斥着真菌,每個受傷的士兵都加大了感染死亡的風險!雨季戰壕坍塌,冬季異常寒冷,士兵們飽受折磨。除此以外,參戰雙方都無法立即安葬死者,這些士兵屍體就一直在無人區堆積着,直到腐爛無法辨認,極大的考驗着活着的士兵內心。在戰爭的不同時期,雙方都有正式的短暫停火,以便讓傷員回到自己的陣地,並且掩埋死者,但雙方的高級將領都不願意因為人道原因而放棄的進攻的機會,所以都下令部隊不允許敵軍擔架者進入無人區。屍體在雙方的塹壕之間如山丘一樣漸漸隆起。[3]


當然,為了打破僵局,各國不是沒有進行過戰術調整,以德國為例,凡爾登戰役結束後,德軍內部開始反思以前對堅固塹壕體系的突破造成的傷亡太大。於是推出了滲透戰,核心是利用小的作戰單位,利用對方防禦的間隙和接合部,滲透到對方的防禦體系當中,打擊重要目標,切斷交通線,割裂防禦部署之間的關係,為正面的攻擊創造條件。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風暴突擊隊」。這些部隊在突破塹壕無人區的時候可以交替掩護,並繞過敵軍火力支撐點,迅速通過敵軍防禦部隊的縱深,切斷敵軍通訊,而後大部隊才發起攻擊。這種戰術在1918年魯登道夫攻勢中被廣泛運用。


長期的僵持讓勝敗雙方都付出了慘痛代價,造成了許多無意義的犧牲,因此這種戰鬥形式被淘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坦克等新型武器的運用,該戰術已極為少見,僅有小型的戰壕用作防禦。


視頻

世紀戰爭03塹壕戰.地獄歲月_一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