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塞繆爾·皮爾龐特·蘭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塞繆爾·皮爾龐特·蘭利(Samuel Pierpont Langley,1834年8月22日-1906年2月27日),美國天文學家、物理學家,航空先驅,測熱輻射計的發明者。

科學家(Scientist):對真實自然及未知生命環境、現象及其相關現象統一性的客觀數字化重現與認識、探索、實踐的人士[1]。如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波蘭物理學家居里夫人,美籍科學家愛因斯坦,黑洞[2]之王霍金等。

個人簡介

塞繆爾·皮爾龐特·蘭利( Samuel Pierpont Langley,1834年8月22日-1906年2月27日),美國 天文學家、物理學 家,航空先驅,測熱輻射計的發明者。

蘭利1834年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諾克斯包利,早年未受過高等教育,從波士頓拉丁文學校畢業後進入哈佛大學天文台成為助教。1881年,他發明了測熱輻射計,可以用於微量熱的精密測量。蘭利用它仔細測定了太陽在可見光波段和紅外波段的輻射強度,並首次將太陽輻射的測量擴展到遠紅外波段。1886年,蘭利由於太陽物理方面的貢獻,獲得美國科學院頒發的亨利·德雷珀獎。1887年,蘭利成為史密松研究所的第三任秘書長,1890年創辦了史密松天體物理台。

19世紀90年代,蘭利仔細研究了空氣動力學原理,試圖從鳥類飛行中獲得啟發研製飛機。1896年5月6日,蘭利在華盛頓附近的波托馬克河上進行了無人飛機模型的試驗,該模型飛機從船上彈射起飛,飛行了大約半英里。這次飛行在航空史上被認為是比重大於空氣的飛行器進行的首次持續動力飛行。同年11月11日,他的另一架飛機模型又成功飛行了五千多英尺。隨後,蘭利獲得了美國政府5萬美元以及史密松研究所2萬美元的支持,試圖建造一架有人駕駛的飛機,並雇用了查爾斯·曼利作機械師和飛行員。

1902年,蘭利從自己的朋友口中聽說萊特兄弟的滑翔機試驗取得了成功,便試圖會見萊特兄弟,但被婉言謝絕。蘭利製造的有人駕駛飛機有一前一後兩對翅膀,採用彈射方式起飛,由於沒有起落架,飛行結束後只能墜入水中。1903年10月7日和12月8日,蘭利的飛機在波托馬克河上兩次試驗失敗,飛行員曼利被人從水中救起,沒有受傷。報紙對蘭利設計的飛機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1906年蘭利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埃肯去世。雖然他動力飛行的願望未能實現,但為後來的飛機設計者留下了很多有益的啟示。蘭利去世8年後的1914年,美國著名飛機設計師格倫·柯蒂斯將他的飛機打撈上來,進行了徹底的改造,安裝了功率更大的發動機,結果試驗成功,飛機飛行了數百英尺。

為紀念蘭利,史密松研究所於1908年設立了蘭利獎章,用於獎勵在航空領域做出貢獻的人,首個蘭利獎頒發給了萊特兄弟。蘭利空軍基地、美國宇航局的蘭利研究中心、以及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航空母艦」均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人們還把每平方厘米1卡路里的輻射強度通用單位稱作1蘭利。

視頻

塞繆爾·皮爾龐特·蘭利 相關視頻

美國哈佛天文學家宣稱:外星人已到訪過地球
到底有外星人嗎?美國天文學家一針見血,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