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處堂燕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處堂燕鵲[ chǔ táng yàn què ]比喻居安忘危的人。[1]

[]

出 處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燕雀處一屋之下,子母相哺,煦煦然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決,火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將及也。」

《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在秦國相邦呂不韋的主持下, 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雜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道家學說」為主幹,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農家、兵家、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一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儒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諸子百家之大成,是戰國末期雜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