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夏長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夏長法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中文名:夏長法

國 籍:中國

出生地:安徽定遠

出生日期:1952年

夏長法少將軍銜。1952年出生,安徽省定遠縣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曾任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副主任。 [1]

簡介

先後參與和完成了我國80餘顆衛星、飛船的測控回收任務,並參與組建了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中國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着陸場系統總指揮。解放軍總裝備部司令部副參謀長。

生平事跡

夏長法 少將軍銜。1952年出生,安徽省定遠縣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曾任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副主任。先後參與和完成了我國80餘顆衛星、飛船的測控回收任務,並參與組建了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中國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着陸場系統總指揮。解放軍總裝備部司令部副參謀長。

2003年10月16日,一道絢麗的軌跡如流星般划過內蒙古中部草原上空,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迎着初升的太陽,順利着陸。

在飛船着陸區上空的直升機內,一位將軍盯着艙內的信標機,果斷下達「空中搜索開始」的命令,他就是中國載人航天着陸場系統總指揮夏長法。

2001年元旦,對於夏長法來說是個難忘的日子,他來到茫茫荒漠,建造中國載人航天回收的「硅谷」。時值「神舟」二號飛船整裝待發前夕,這是我國第一艘無人正樣飛船,對着陸場系統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飛船理論落區20400平方公里,在這麼大的面積上搜尋返回艙談何容易。首要的是制定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着陸場組織實施規範。進入場區的第一天晚上,夏長法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着,他打開檯燈不斷翻看各種資料……不知歷經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中國載人航天主着陸場組織實施規範》、《主着陸場回收指揮程序》、《主着陸場搜索回收組織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技術操作文檔從他的大腦中醞釀成形。

為了證明這些方案的可行性,他白天帶着大家搞演練,晚上就在宿舍對方案、資料進行整理、修改、演算和論證。

在試驗場區,他對各個崗位要求之嚴是出了名的。他說:「對於這項偉大的事業,撞大運的事,一次也來不得。」2000年11月,他帶着搜救部隊在雪原馳騁整整1個月,雖完成了「神舟」二號的回收任務,卻高興不起來。

從場區回來後,他陷入深深的思考:地面搜索分隊雖然裝備精良,但體積龐大、機動性能差,與搜救載人飛船所要求的時效性還相差很遠。這個問題必須儘快解決。

他在落區的地圖上畫了又畫,算了又算,重新調整了回收方案,把空中4架直升機作為第一搜救力量,在空中準確定位返回艙目標後,地面搜索分隊再行動。形成了「以空中為主,地面為輔」的嶄新搜救模式,大大提高了飛船搜救回收的效率。

2000年到2003年短短4年裡,在夏長法的帶領下,以直升機和特種車輛為主的搜救部隊,能採用多種通信手段,藉助各類衛星系統,可實時完成任務中的指揮調度、話音和圖像傳輸及監視顯示任務。 幾年來,已在草原上征戰了數次的夏長法,行程兩萬多公里。這次航天員順利歸來,更加激勵他不斷向新的高度發起衝擊。

參考來源

  1. 夏長法, 定遠名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