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外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外力

外力,又叫外營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陽能的影響所產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風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風力作用波浪作用海流作用等。[1]

通常把各種外力(風化、流水、冰川、風、波浪等)對地表隆起部分逐漸蝕低的作用,統稱為剝蝕作用;把流水對陸地的破壞作用,叫做侵蝕作用。外力作用總的來說是不斷地起着破壞和夷平那些由內力作用而產生的隆起部分,同時把這些破壞了的碎屑物質搬運、堆積到低地和海洋中去。

定義

指由太陽輻射、重力、日月引力、水流、風力等來自地球外部的營力(通過大氣、水、生物等)所引起的作用。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輻射能,包括風化。是堆積、侵蝕、搬運固結成岩作用的補充說明。[2]

外力作用又叫外營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陽能的影響所產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和化學風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風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通常把各種外力(風化、流水、冰川、風、波浪等)對地表隆起部分逐漸蝕低的作用,統稱為剝蝕作用;把流水對陸地的破壞作用,叫做侵蝕作用。外力作用總的來說是不斷地起着破壞和夷平那些由內力作用而產生的隆起部分,同時把這些破壞了的碎屑物質搬運、堆積到低地和海洋中去。

影響因素

外力作用的強弱與氣候因素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為影響地形發育的水文、植被等因素都受到氣候條件的控制。例如寒冷的冰川覆蓋地區以凍融崩解、冰川作用為主,乾旱地區風力作用占居優勢,溫暖潮濕地區的流水作用最為活躍。從這個意義上講,不僅風化殼、殘積物都明顯地具有地帶性的特點,甚至一向被認為是非地帶性因素的地形的發育,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着氣候的烙印。特別是氣候可以通過植被、水文對地形產生影響:植被茂密、水土保持良好的地區,植被抑制了外力侵蝕作用的發展,從而起到保護地面的作用;而植被稀疏、甚至地面裸露的地區,則加強了流水、風等外力作用的侵蝕強度。

決定氣候條件的主要因素是氣溫和降水,而氣溫和降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具有一定規律的。一般說來,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逐漸遞減,也隨着絕對高度的增加而逐漸遞減,前者稱水平(緯度)地帶性,後者稱垂直(高度)地帶性。降水則不完全取決於緯度和高度,還受制於大氣環流和海陸分布,在細節上甚至還取決於地形的起伏。因此,在每一個氣候區中都具有獨特的水、熱對比關係,獨特的物理風化與化學風化的對比關係,獨特的風化速度、外力作用強度、外力作用組合,因而也就會產生獨特的地貌組合。這些將在以後有關地形成因類型的各章節中加以討論。

外力作用效果

此外,不同的岩石固然可以表現出不同的地形特徵,但有時即使是同一種岩石,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也可以形成非常不同的地形形態。同樣,有些不同性質的岩石在長期的外力作用下,卻有可能產生十分相似的地形。例如在高山峰頂,寒凍風化作用可以使花崗岩山體出現陡峻尖銳的山峰;同樣,許多種岩石在長期風化作用的影響下,也都可以表現為通常花崗岩地區常見到的那種渾圓的地形形態,這就是外力作用的後果。

岩石通過風化碎裂以後,就會受到重力、風力、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的搬運並堆積到低洼處。據估計,解放前,黃河從陸地上剝蝕、搬運、堆積到渤海里的泥沙,平均每年達10億立方米,如果再加上其他河流和風力送來的泥沙,總計可在20~30億立方米以上,假如渤海底部是穩定的,那麼只需要1000多年的時間,就可以將渤海填平。然而由於渤海底部在不斷下沉,所以在歷史時期中,渤海的面積雖然略有縮小(如黃河口、海河口等逐漸外延),卻並未被填滿,這就可以證明,目前的渤海仍處在一面沉降、一面堆積之中,而且堆積和沉降的速率相差不多,大體上可以互相平衡。

風化:在溫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響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經常發生崩體和破碎,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塊或砂粒,它為其他外力作用創造了條件。

侵蝕:常使被侵蝕掉的物質離開原地,並在原地形成侵蝕地貌;常見的侵蝕地貌有流水侵蝕、風力侵蝕、冰川侵蝕。

搬運:風化或侵蝕的產物在風、流水、冰川等的搬運作用下,可以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為堆積地貌的發育輸送了大量的物質。

作用關係

可以這樣認為:內、外營力對地殼的作用是一種矛盾對立統一的過程,內力企圖使地殼物質的分布趨向一致,外力則企圖使地球表面的起伏趨向平夷。內力作用往往為外力作用的進行創造條件,隨着高山的抬升,外力的剝蝕作用必然加強;同樣,內力作用產生的節理、裂縫和斷層,為外力的風化剝蝕作用提供了可乘之隙,沿節理髮育成各種山體。

從地質歷史各個階段來看,有時可能內力占主導地位,有時可能外力起主要作用。而內、外營力對地殼的組成物質--各種岩石長期不斷的相互作用,才促使地球上各種地形的不斷演化和發展。以中國地形西高東低的空間分布特徵來分析,內力作用方面,西部地區以褶皺、抬升為主,東部地區以沉降、下陷為主;外力作用方面,西部地區以剝蝕作用為主,而東部地區則以沉積作用為主。

風力侵蝕:蘑菇石,風蝕柱,風蝕窪地

風力堆積:沙漠和黃土

流水侵蝕(物理現象):河谷,溝壑

流水溶蝕(化學現象): 喀斯特地形

流水沉積:沖積扇,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

冰川侵蝕:冰川谷,U型谷,角峰,冰蝕湖

地質作用

能量來源

表現形式

總的趨勢

內力作用

來自地球內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

⑴地殼運動

⑵岩漿活動

⑶變質作用

內力作用總的趨勢是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狀況趨向平緩。它們同時作用,所以結果也往往交織在一起。

外力作用

來自地球外部,

主要是太陽輻射能。

⑴風化⑵侵蝕⑶搬運⑷堆積(5)固結成岩

冰川沉積:冰磧平原,冰磧丘陵,冰磧湖

總結:在地球幾十億年的變化過程中,地形的變化也受外力作用的影響。

常見的地貌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態

分布地區

風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壞,碎屑物殘留在地表,形成風化殼(注:土壤是在風化殼基礎上演變而來的)

普遍(例:花崗岩的球狀風化)

風力侵蝕

風力吹蝕和磨蝕,形成戈壁、風蝕窪地、風蝕柱、風蝕蘑菇、風蝕城堡等

沙漠地區(例:西北地區)

侵蝕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寬,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紅色沙漠"、""

河流流經的高原地區(例:長江三峽、黃土高原地表的千溝萬壑、瀑布)

溶蝕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嶇,地表水易滲漏

河流流經的中低緯度的可溶性岩石地區(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冰川侵蝕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蝕平原、冰蝕窪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國芬蘭)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緯度地區(例:挪威峽灣)

海浪侵蝕

形成海蝕地貌

濱海地區

搬運作用

風力搬運

"飛沙走石"

在乾旱、半乾旱地區以及濱海地區作用強烈

流水搬運

"泥沙俱下"

在濕潤、半濕潤地區作用明顯

冰川搬運

物質遷移

冰川活動地區

海浪搬運

物質遷移

海濱地區

冰川沉積

一次沉積過程中,沉積物顆粒大小不分,雜亂堆積、形成冰磧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緯度地區

流水沉積

形成沖積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沖積平原(中下游)

顆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積,顆粒小比重小的後沉積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黃河三角洲、恆河平原等)

風力沉積

形成沙丘(靜止沙丘、移動沙丘)和沙漠邊緣的黃土堆積

乾旱內陸及鄰近地區(例:塔克拉瑪干沙漠、黃土高原的黃土)

海浪沉積

形成沙灘等海岸地貌

濱海地帶

固結成岩作用

形成沉積岩

普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