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外戚恩澤侯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外戚恩澤侯表》本卷表述西漢外戚、恩澤侯者的情況。這個表是新創,以侯者為經,以世係為緯,專記外戚、恩澤之封侯,以明封爵日濫,反映出西漢外戚日益權重、丞相諂媚受封的時代特點。表序指出立表旨趣和主要內容,所論「爵以功為先後,官用能為次序」,「孝景將侯王氏,條侯犯色」,似是諷刺對外戚、寵臣封侯之事,不是因功勞才能,遵故事舊例,而是憑君主好惡,靠裙帶關係。

原文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必興滅繼絕,修廢舉逸,然後天下歸仁,四方之政行焉。傳稱武王克殷,追存賢聖,至乎不及下車。世代雖殊,其揆一也。高帝撥亂誅暴,庶事草創,日不暇給,然猶修祀六國,求聘四皓,過魏則寵無忌之墓,適趙則封樂毅之後。及其行賞而授位也,爵以功為先後,宮用能為次序。後嗣共己遵業,舊臣繼踵居位。至乎孝武,元功宿將略盡。會上亦興文學,進拔幽隱,公孫弘自海瀕而登宰相,於是寵以列侯之爵。又疇咨前代,詢問耆老,初得周后,復加爵、邑。自是之後,宰相畢侯矣。元、成之間,晚得殷世,以備賓位。

  漢興,外戚與定天下,侯者二人。故誓曰:「非劉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是以高后欲王諸呂,王陵廷爭;孝景將侯王氏,修侯犯色。卒用廢黜。是後薄昭、竇嬰、上官、衛、霍之侯,以功受爵。其餘後父據《春秋》褒紀之義,帝舅緣《大雅》申伯之意,浸廣博矣。是以別而敘之。表略[1]

作品出處

本文出自《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漢書》是繼《史記》之後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萬字。[2]

作者簡介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班固一生著述頗豐。作為史學家,《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前四史」之一;作為辭賦家,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列入《文選》第一篇;同時,班固還是經學理論家,他編輯撰成的《白虎通義》,集當時經學之大成,使讖緯神學理論化、法典化。

班固還著有詩、銘、誄、頌、書、文、記、論、議、六言等,共41篇。《隋書•經籍志》載有《班固集》十七卷,可惜早已亡佚,現存的《班蘭台集》是明代學者輯錄而成的。[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