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外部不經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外部不經濟是一個專有名詞術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名詞解釋

外部不經濟是指生產者或消費者在自己的活動中對他人或別的廠商產生了一種不利影響,這種有害影響帶來的損失都不是消費者和生產者本人所承擔的。外部不經濟是從成本的角度衡量的,當存在外部不經濟時,私人成本小於社會成本。

例如,江河上游造紙廠排放污水,造成下游農作物歉收、農業減產的情況。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在於環境資源的不可分割性,使其產權界定成本非常高或根本就難以界定,環境資源因此具有全部或部分公共性。這又使得人們可以互不排斥地共同使用自然生態環境資源,而不考慮其公正性和整個社會的意願。

外部不經濟相關案例說明

一家造紙廠為了降低成本會不惜以污染環境為代價,而不去引進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這就是內部經濟,它會在自己的範圍內獲得利益。但是,相對應的卻是外部不經濟,如受到污染的土地和莊稼會損害農民的利益,這就是外部不經濟。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環境污染是一種典型的「市場失靈」表現。「環境」作為一種公共產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兩個特點。非競爭性是指不會因為消費人數的增加而引起生產成本的增加,即消費者人數的增加所引起的社會邊際成本等於零。而非排他性則是指產品一旦提供,就不能排除社會中的任何一個人免費享受它所帶來的利益。例如,採取措施使某個城市的空氣沒有了污染,某人呼吸了清新的空氣,並不能制止他人呼吸。環境問題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告訴我們,「環境」這種公共產品無法通過等價交換的機制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聯繫,假如採用市場資源配置的方式進行環境供應,無疑就會發生「市場失靈」。這是在經濟發展中產生環境污染問題的根本原因。

如果一種商品的生產或消費會帶來一種無法反映在市場價格中的成本,就會產生一種「外部效應」。外部性是指一些產品的生產與消費會給不直接參與這種活動的企業或個人帶來有害或有益的影響。其中有益的影響稱為「外部經濟」,否則就是「外部不經濟」。環境問題就是一個外部性問題。外部性理論的貢獻在於:它引導人們在研究經濟問題時不僅要注意經濟活動本身的運行和效率問題,而且要注意由生產或消費活動所引起的不由市場機制體現的對社會環境造成的影響。

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個人的效應函數或企業的成本函數依存於其自身所能控制的變量,也依賴於其他人所能控制的變量,且這種依存關係不受市場交易的影響。

(1)外部性的存在無法通過市場機制來加以解決,政府應當負起這一責任。

(2)在現代市場經濟國家中,政府通過補貼或直接的公共部門的生產來推進積極外部性的產出;通過直接的管制來限制消極外部性的產出。

(3)外部性是指一個人或一群人的行動和決策對另一個人或一群人強加成本或賦予利益的情況。外部性可以分為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兩種。

(4)外部經濟是指某人或某企業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上其他成員帶來好處,但該人或者該企業卻不能由此得到補償。

(5)外部不經濟是指某人或者某企業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上其他人帶來損害,但該人或該企業卻不必為這種損害進行補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