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多期超額收益折現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多期超額收益折現法是中國專有名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名詞解釋

多期超額收益折現法(多期超額收益法)是指將企業或者資產組未來預期收益中歸屬於無形資產等評估對象的各期預期超額收益進行折現累加以確定評估對象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多期超額收益通常是指從無形資產等評估對象與其他資產共同創造的各期整體收益中扣減其他資產貢獻的收益後的餘額。

超額收益法

超額收益法是用歸屬於目標無形資產的各期預期超額收益進行折現累加以確定評估對象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具體評估思路是先測算無形資產與其他相關貢獻資產共同創造的整體收益,在整體收益中扣除其他相關貢獻資產的相應貢獻,將剩餘收益確定為超額收益,並作為目標無形資產所創造的收益,再將收益採用適當的折現率轉換成現值,或者運用一個資本化倍數,將恆定的超額收益進行資本化,以獲得無形資產價值。

其他相關貢獻資產一般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其他無形資產和組合勞動力成本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