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夜行船·憶昔西都歡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夜行船·憶昔西都歡縱》
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詞

《夜行船·憶昔西都歡縱》北宋詞人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詞。

該詞上片描寫作者年少時在洛陽度過的歲月,下片感今,時光流逝,老友凋零。全詞語言質樸,表達了朋友間真摯淳樸的感情。

該詞作於仁宗慶曆八年(1048),當時歐陽修四十二歲。這年閏正月,他由滁州知州調任揚州知州,友人梅堯臣則從宣城赴陳州任簽書判官,路過揚州時與歐陽修相會。老友相見,感喟良多,且此時洛陽舊交謝絳、尹洙、張汝士三人都已去世,更使二人的相聚充滿了悲情。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夜行船·憶昔西都歡縱[1]

創作年代;北宋

作品體裁;詞

作者;歐陽修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

《夜行船·憶昔西都歡縱》

憶昔西都歡縱。自別後、有誰能共。

伊川山水洛川花,細尋思、舊遊如夢。

今日相逢情愈重。愁聞唱、畫樓鍾動。

白髮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誰相送。

白話譯文

當年在西都洛陽共同渡過的那段歡樂豪縱的生活時光早已成為往事。自茲一別之後,離散至今,還有誰能夠再聚在一起?仔細回想昔日與友人同游洛陽伊川山水,一齊觀看城中牡丹的情景,竟然如同在夢境中一樣。

今天我和你又再次相逢,回首往事,話題更多,情意也更加深重,愁的是那畫樓上的鐘聲不時響起,傳入耳中,好像在說時間不早了,還喋喋不休地談論個什麼。如今你我白髮蒼蒼,垂垂老矣,此情此景,何不開懷暢飲,然後再彼此告別,管他是誰送誰呢。

詞句注釋

⑴夜行船:詞牌名,《太平樂府》、《中原音韻》、元高拭詞,俱注雙調。黃公紹詞,名《明月棹孤舟》。雙調五十五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

⑵西都:北宋以洛陽為陪都,因在開封西,故稱洛陽為西都。

⑶伊川:水名,即伊河,源出河南盧氏縣東熊耳山,流經嵩縣、伊川,洛陽,至偃師,入洛河。

⑷洛川:洛水,源出陝西雒南縣冢嶺山。

⑸舊遊:指與歐陽修相交的梅堯臣等七人。

⑹殢(tì):本意為滯留,沉溺於,此指醉酒。

作品鑑賞

上片憶舊。"憶昔西都歡縱。自別後、有誰能共"這一深沉的慨嘆蘊含着詞人對青春生活的追憶,同時,更飽含着詞人對洛中故友的深切緬懷。而事實上,在洛中與歐陽修相交甚歡的友人多半已經辭世,宋寶元二年(1039),謝絳卒,宋慶曆七年(1047),尹洙又卒。到如今,昔日同在西京詩酒歡會、縱情游賞的友人,只有梅堯臣尚在,因而令詞人十分感傷。所以一句"有誰能共"又包含着世事無常、人生滄桑之感。正因為如此,當詞人回憶當年遍賞伊川山水洛川花的情形之時,不禁產生如夢如幻的感覺。"細尋思、舊遊如夢",細細尋思舊時同游之事,恍如一夢。

下片感今,述洛中故友多凋零,如今自首重聚痛飲,感慨良多,無限傷感。"今日相逢情愈重"三句敘寫詞人與友人久別重逢後的感受,滄桑的經歷使二人更覺相互間情誼的厚重。一個"愁"字隱蘊對即將到來的離別的無限惆悵傷感。人生如此無常,故今摯友梅堯臣能折道來探望自己,讓詞人備覺這份情誼的珍貴。但白髮相逢,詞人終是難禁傷感之情。"愁聞唱、畫樓鍾動",此一可理解為與老友暢談之時,畫樓鐘聲響起,警醒詞人相聚之時在不斷的流逝,故爾令聞者愁。

二或可理解為筵席間歌女唱起了昔日洛中好友如今已然辭世的謝絳所填之詞中的詞句,"月西斜,畫樓鍾動"。詞在人亡,引發筵席間詞人的深重悲傷。末二句寫詞人面對又將到來的離別而勸飲的情景。老友見面,總是意味着許多的滄桑回憶,許多的酸甜苦辣,這些又豈是三言兩語所能道盡的,眼下又要分別了,此地一別,此生還能否相見尚不得而知,因此還是撇開往事開懷暢飲,往事已夠讓人遺憾的了,千萬不要再給此次相逢留下什麼遺憾。句中的"此景",是別離之景,更是人生遲暮之景。

全詞語言質樸,感情摯烈,體現了詞人與友人之問真摯淳樸的友情,是一首非常優秀的懷舊之作。

古詩文鑑賞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漢族,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籍貫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2]

歐陽修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後累贈太師、楚國公,諡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

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3]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4]

歐陽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貶謫,仕途不像晏殊那麼順利,對人生命運的變幻和官場的艱險有較深的體驗。表現這類情感的詞作雖然不太多,但畢竟顯示出一種新的創作方向,即詞既可以寫傳統的類型化的相思恨別,也能夠用以抒發作者自我獨特的人生體驗和心態。他有名的《朝中普·平山堂》(平山欄檻倚晴空)更展現出他瀟灑曠達的風神個性。這種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用詞來表現自我情懷的創作方式對後來的蘇軾有着直接的影響。[5]

視頻

唐宋八大家之韓愈(二)理想照亮現實

清平樂:歐陽修贊服蘇軾,這也是出人頭地這句成語的來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