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雲寺贊公房四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雲寺贊公房四首》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大雲寺贊公房四首》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組詩。這四首詩敘寫唐都長安大雲寺中情事,感謝大雲寺僧贊公對詩人生活上的照顧和精神上的啟迪,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詩人陷賊、困居長安的生活。第一首詩寫初到大雲寺,並記述寺中景象;第二首詩感激贊公無微不至的照顧,並描寫寺中傍晚雨景;第三首詩寫在寺中通宵不寐的所見所聞所感;第四首寫早起所見景象以及與贊公的惜別之情。全詩摹寫逼真,情感深摯,寫景抒情,各具其妙。

《大雲寺贊公房四首》這組詩當作於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春,當時杜甫被困於安史亂軍占領下的長安。時局的動盪,以及飢餓的威逼,使杜甫身心備受摧殘。戰亂年代最渴望安寧,恰逢此時大雲寺填補了這項空缺,為他提供了一方淨土。大雲寺在朱雀街遠坊東南角。由於城內風聲緊張,杜甫為避風險,來到大雲寺。大雲寺住持僧贊公對他很友善,對他熱情款待,並留他在寺里住宿,供飲食,送履巾,照顧得無微不至。杜甫深為感動,就寫了這組詩表示感謝。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大雲寺贊公房四首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體裁;七言排律

作者;杜甫

作品別名;大雲寺贊公房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大雲寺贊公房四首》

其一

心在水精域,衣沾春雨時。洞門盡徐步,深院果幽期。

到扉開復閉,撞鐘齋及茲。醍醐長發性,飲食過扶衰。

把臂有多日,開懷無愧辭。黃鸝度結構,紫鴿下罘罳。

愚意會所適,花邊行自遲。湯休起我病,微笑索題詩。

其一

細軟青絲履,光明白氎巾。深藏供老宿,取用及吾身。

自顧轉無趣,交情何尚新。道林才不世,惠遠德過人。

雨瀉暮檐竹,風吹青井芹。天陰對圖畫,最覺潤龍鱗。

燈影照無睡,心清聞妙香。夜深殿突兀,風動金鋃鐺。

天黑閉春院,地清棲暗芳。玉繩回斷絕,鐵鳳森翱翔。

梵放時出寺,鍾殘仍殷床。明朝在沃野,苦見塵沙黃。

其一

童兒汲井華,慣捷瓶上手。沾灑不濡地,掃除似無帚。

明霞爛復閣,霽霧搴高牖。側塞被徑花,飄颻委墀柳。

艱難世事迫,隱遁佳期後。晤語契深心,那能總箝口。

奉辭還杖策,暫別終回首。泱泱泥污人,聽聽國多狗。

既未免羈絆,時來憩奔走。近公如白雪,執熱煩何有。

白話譯文

其一

在春雨沾衣的時候,我來到大雲經寺,一顆心沉浸在水晶般的清淨之地。

邁着徐緩的腳步走遍重重相對的門戶,在這幽深寺院裡實現那幽雅的約會。

所到之門開而復閉,唉,這動亂歲月連僧人也高度戒備。鐘聲撞響,此時僧人正在用齋。

噢,原來就是從醍醐中長久地生髮出佛性來的啊,贊公給我的飲食已超出了滋補身體的需要。

親密的會晤已有多日,心情暢快,不說那些感愧的話。

黃鸝在殿宇間自在地飛翔,紫鴿祥和地落在罘罳上。

我的心意與這種閒適的氣氛相合,在花叢旁邊悠閒地行走。

贊公使我的病苦消除,微笑着向我索取詩篇。

其二

又細又軟的青絲鞋,光亮潔淨的白氎巾。

這些深藏的物品本供高儈使用,如今贊公把它們贈給了我。

自慚形穢啊,倒覺得受之有槐,贊公在交情上多麼器重新知!

您像道林那樣具有不世之才,您像惠遠那樣道德超人。

暮雨澆着屋檐下的竹子,春風吹着天井裡的芹菜。

在陰雨中欣賞寺壁上的圖畫,尤其覺得那龍鱗濕潤。

其三

燈光映照着不眠的我,內心清淨,殊妙的煙香陣陣飄來。

夜深之時,佛殿顯得更加突兀;風兒吹起,檐角的鈴鐺發出幽美的音響。

天宇漆黑,春院緊閉;地表寧靜,暗芳已睡。

玉繩星座斷絕於遠天,屋脊上的鐵鳳在肅穆地翱翔。

朗誦佛經的聲音不時飄出寺外,稀疏的鐘聲仍然震動着睡床。

明天一早就要告別寺院走向沃野,又將苦惱地面對那昏黃的塵沙。

其四

小童兒汲取井華水,動作麻利地把水瓶抄在手上。

撣水均勻不弄濕地面,掃地無聲似乎手中沒有苕帚。

明麗的霞光把重閣照得一片燦爛,高窗上的霧氣正在消散。

覆徑之花開得擁擁簇簇,拂階之柳隨風搖曳弄姿。

艱難的世事逼迫着我,隱居的佳期已經錯過。

與您對面交談,我感到心氣相投,哪能總是鉗口結舌?

向您告辭,重又拄起手杖;暫時離別,終究還要回首與您會珸。

啊,泥路泱泱,行走着被泥污染的人;犬聲狺狺,京都里竟有這麼多的狗!

我既然還未能免除羈絆,會時常來您這裡稍作喘息。

靠近您就像靠近白雪一樣,使我內心火辣辣的煩躁情緒化為烏有。

名家點評

其一

明代王嗣奭杜臆》:公詩人,意適行遲,詩興動矣。贊會其意,故"微笑索題",景況殊妙。"起我病",謂有好詩之癖。

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此初過寺中而記其勝概。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齋及茲",適然初款。"醍醐""飲食",特設矣,正述"多日""開懷"時。仇即指及茲之齋,非是。但"開懷"自有心心相契處。吳論雲"開懷享食",陋甚。"意會""行遲",贊公同步,與前"徐步""幽期"各別。結亦有神,一往幽微,盡入拈花一笑也。鍾惺曰:"詩有一片幽潤靈妙之氣,浮動筆端"。

其二

清代施鴻保《讀杜詩說》:上句乃統言所畫,下句則言道子畫龍,天陰尤覺鱗皆潤也。(末二句)

其三

清代黃生《杜詩說》:夜景無月最難寫,惟杜寫無月之景,往往能入妙。"夜深殿突兀",摹寫逼真,亦在暗中始覺其然耳。此後句句是暗中說話。

其四

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此記早晨惜別之情意。

作品鑑賞

《大雲寺贊公房四首》這組詩寫大雲寺中之情事,表達了詩人與當時相知的僧俗友人的情誼,反映了詩人陷賊、困居長安的一個生活側面。

這四首詩描繪了大雲寺的寧靜。這裡庭院幽勝,別有洞天。春雨時節,黃鸝穿梭於檐柳間,紫鴿上下於殿宇前。風吹井芹,清新可愛;雨瀉翠竹,依依可賞。置身此處,宗教的"高臥放任""忘情為修"的寧靜自得也對世人的生活意趣有一定的感染,使他們進入佛寺,置身清涼世界,而暫忘喧擾。在寺中"心清聞妙香"的獨特體驗,恬淡悠然的喜悅,的確使得杜甫感到幽居的魅力。從他後來在秦州尋置草堂來看,此時所言的"艱難世事迫,隱遁佳期後"也是頗為真誠的。

大雲寺的寧靜使人陶醉,不僅能欣賞優美寧靜的風景,其古蹟也很可觀。"天陰對圖畫,最覺潤龍鱗",這些古畫乃名家所繪,如此生動新鮮,引起了詩人的濃厚興趣。大雲寺東北方有浮屠,唐時稱為七寶塔。《歷代名畫記》記載塔壁畫雲:"東壁、北壁鄭法輪畫,西壁田僧亮畫,外邊四面楊契丹畫《本行經》。塔東叉手下畫《辟邪》,雙目隨人轉盻。三階院窗下《曠野雜獸》似是張孝師,西南淨土院《遶殿僧》至妙,失人名。"鄭、田、楊畫為同時所作。此三人之畫為時所重,有一扇千金之說。杜甫深愛繪畫,又兼有掌故以助興,更加深他對於這些繪畫的興趣。加之常往大雲寺,杜甫對這些繪畫應當較為熟悉。楊契丹在七寶塔上所繪為《本行經》。《佛本行經》為劉宋時釋寶雲所譯,內容記載佛陀出生乃至涅盤的歷程,有濃厚的神話色彩,突出佛陀的偉大與神聖,乃是大乘佛教的產物。可以說,"天陰對圖畫,最覺潤龍鱗"這樣的描繪,不僅僅是一般的觀看,更是在對力量與生動的觀照中,還有着深度的精神交流。

杜甫寫作《大雲寺贊公房四首》時,不是偶然游寺,而是赴贊公之約,即所謂"深院果幽期"。從"交情何尚新"來看,此時杜甫也是和贊公相識不太久,交情雖新,但這幾天杜甫一直在寺內,"把臂有多日",終能一見如故。後來杜甫當常去大雲寺,"既未免羈絆,時來憩奔走"。朱東潤說,"有時他去大雲寺贊公那裡打聽消息。這是一位有政治認識的法師,有一些消息,但是也不夠具體。"不管是否打聽政治消息,至少杜甫到大雲寺里既可以獲得贊公的招待,解決腹內空乏,又能在寺院中散心,乃至在佛教氛圍中暫時忘卻煩惱,倒是頗為實際的。

杜甫大雲寺內這幾日暫時忘卻時事家事之艱難,過得還是相當愜意的。由於二人甚為相得,又都是房管的朋友,贊公就顯得格外熱情。平時,贊公是個喜愛清淨的人,是門雖設而常關的,"不欲與俗人過從也",故有"到扉開復閉"之舉,給人感到似乎贊公有為杜甫特開青眼的意味。不僅有"把臂有多日"的肢體語言的親密,更有"開懷無愧辭"的開誠布公的心靈交流,生活上照顧也很周到:"醍醐長發性,飲食過扶衰。"杜甫在戰亂中的長安,常常缺衣少食,有贊公提供佳饌,自然覺得美如醍醐而飽食之了。這裡不僅有好吃的東西,連穿的也提供:"細軟青絲履,光明白氎巾。深藏供老宿,取用及吾身。"難怪連杜甫也過意不去,"自顧轉無趣,交情何尚新",對贊公充滿了真誠的感激之情:"道林才不世,惠遠德過人。"

還有更直接的,是贊公的人格力量。贊公風神散朗,有一種閒靜脫俗的氣質。"近公如白雪,執熱煩何有",這是杜甫明顯感覺得到的。杜甫在大雲寺這幾日,和贊公有過傾心的晤談。他把人生的種種煩惱,世事的般般艱難,生老病死的痛苦,殷切地向贊公訴說。贊公則以佛理為他從容解說,助其解脫,使他有所悟,心病也減輕不少。"湯休起我病","晤語契深心",都是這幾天心靈歷程的記錄。"醍醐長發性",夾在"撞鐘"句與"飲食"句之間,前後俱述設齋會食情事,從精美的齋食引出佛性的覺悟,不僅讚美贊公的食物之美,更是讚美贊公的所修所言之法。贊公之法,啟發了杜甫的"深心"。經過一番"晤語契深心"之後,杜甫不僅使煩惱獲得暫時的安慰,佛學修養也得到進一步提高。

這組詩有不少妙句。比如其一首句"心在水精域",典出江總《大莊嚴寺碑》"影徹琉璃之道,光遍水精之域",妙處不僅在於用典恰當,更在於借"水精域"的聯想,顯示他離亂世紅塵而乍一到此淨界所生的超脫而聖潔的心理狀態。次句"衣沾春雨時",很有季節感和生活實感。"到扉開復閉",楊倫認為是"不欲俗人過從也",若理解為描狀了戰亂中寺院僧人驚惶不安、唯恐壞人闖入的神態,亦復大佳。"黃鸝度結構"寫寺院和平靜穆的景象,寫得很有氣氛。其二"道林才不世,惠遠德過人"兩句以東晉高僧支道林的才、惠遠的德來稱譽贊公,用得精當。其三"心清聞妙香"和"地清棲暗芳"兩句,"清"看起來重複,但"聞妙香"見"心清","棲暗芳"見"地清",着眼點一在情一在境,情境自別,字復而意不重。其四"明霞爛復閣,霽霧搴高牖。側塞被徑花,飄颻委墀柳"四句,寫出了閣映朝霞、窗銷宿霧、繁花被徑、垂柳拂階的綺麗景象,都非常生動。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1]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2]

盛唐偉大的詩聖杜甫是大家都喜愛的文學家,他的詩歌情感內斂、沉鬱頓挫,充滿了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他憂國憂民、悲天憫人,很多詩都留下了他的痛苦和沉思。比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就表現了作者濟世救民的使命感;「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也表現了他的聖人情懷。[3]

視頻

康震:詩聖杜甫(二) 杜甫為官之謎

千秋史話:詩聖杜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