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力神圖形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力神圖形卡

中文名: 大力神圖形卡

外文名: Hercules Graphics Card或HGC

類 型: 一種單色顯示文字和圖形

分辨率: 720x348

相 關: 計算機技術硬件電腦

大力神圖形卡是一種單色顯示的顯示器。分辨率為720x348,可以顯示清晰的文字和圖形。是由美國大力神公司於1982年開發的一種單色顯卡,分辨率為720x348,可以顯示清晰的文字和圖形。在過去個人電腦的早期年代,由於Herculus能夠以較廉宜的價錢及較高的分辨率(相對於CGA的640x200單色顯示、或EGA的640x350的16色顯示)顯示圖形,而且給予用戶較大的彈性去利用圖型卡,當時台灣的中文系統都以這顯示卡為設計標準,並把畫面重新調適為640x408,使電腦除了能夠保留有25個標準行於一般程序使用以外,還有額外多兩行供系統使用(主要是讓用戶選字及提供系統訊息)。但其複雜低階的控制方式(不被INT10h支援,所以必須直接存取卡上硬件I/O設定)與特立獨行的顯示規格(720x348),在不使用高階語法、以中低階語言直接控制(此為當時設計遊戲尤其常見的需求)的情況下,顯得相當難以駕馭。[1]

顯卡

顯卡(英語:Video card、Display card、Graphics card、Video adapter),是個人電腦最基本組成部分之一,用途是將計算機系統所需要的顯示信息進行轉換驅動顯示器,並向顯示器提供逐行或隔行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電腦主板的重要組件,是「人機對話」的重要設備之一。

顯卡是插在主板上的擴展槽里的(現在一般是PCI-E插槽,此前還有AGP、PCI、ISA等插槽)。它主要負責把主機向顯示器發出的顯示信號轉化為一般電器信號,使得顯示器能明白個人電腦在讓它做什麼。顯卡的主要芯片叫「顯示芯片」(Video chipset,也叫GPU或VPU,圖形處理器或視覺處理器),是顯卡的主要處理單元。顯卡上也有和電腦存儲器相似的存儲器,稱為「顯示存儲器」,簡稱顯存。

早期的顯卡只是單純意義的顯卡,只起到信號轉換的作用;目前我們一般使用的顯卡都帶有3D畫面運算和圖形加速功能,所以也叫做「圖形加速卡」或「3D加速卡」。PC上最早的顯卡是IBM在1981年推出的5150個人電腦上所搭載的MDA和CGA兩款2D加速卡。

顯卡通常由總線接口、PCB板、顯示芯片、顯存、RAMDAC、VGA BIOS、VGA功能插針、D-sub插座及其他外圍組件構成,現在的顯卡大多還具有VGA、DVI顯示器接口或者HDMI接口及S-Video端子和Display Port接口。

分辨率

分辨率(英語:Image resolution)泛指量測或顯示系統對細節的分辨能力。此概念可以用時間、空間等領域的量測。日常用語中之分辨率多用於視頻的清晰度。分辨率越高代表視頻品質越好,越能表現出更多的細節;但相對的,因為紀錄的信息越多,文件也就會越大。個人電腦里的視頻,可以使用視頻處理軟件(例如Adobe Photoshop、PhotoImpact)調整大小、編輯照片等。

描述分辨率的單位有:dpi(點每英寸)、lpi(線每英寸)和ppi(每英寸像素)。但只有lpi是描述光學分辨率的尺度的。雖然dpi和ppi也屬於分辨率範疇內的單位,但是他們的含義與lpi不同。而且lpi與dpi無法換算,只能憑經驗估算。

另外,ppi和dpi經常都會出現混用現象。但是他們所用的領域也存在區別。從技術角度說,「像素」只存在於電腦顯示領域,而「點」只出現於打印或印刷領域。

參考來源

  1. 大力神圖形卡,王朝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