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衛·柯南伯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衛·柯南伯格
出生 1943 年3月15日-2017年7月
國籍 加拿大
別名 大衛·柯能堡、戴維·克羅南伯格
職業 導演
知名於

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金馬車獎 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傑出藝術成就獎
知名作品 《奪命凶靈》,《欲望號快車》等。

大衛·柯南伯格

大衛·柯南伯格1943年3月15日出生於多倫多,加拿大籍導演。

1967畢業後他曾為加拿大電視台拍攝多部短片,在獨立拍攝了兩部試驗短片《Stereo,1969》和《Crimes of the Future,1970》之後,大衛·柯南伯格在1975年拍攝了他的首部長片《淫魔劫》

1983年的《錄像帶謀殺案》為柯南伯格拉開了奪獎序幕,除拿到加拿大的精靈獎外,還被布魯塞爾國際奇幻電影節評為最佳科幻電影。 1996年,柯南伯格拍攝了頗具爭議的《欲望號快車》,不但摘得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的桂冠,還成為當年加拿大的票房冠軍。 2005年拍攝的電影《暴力史》成為諸多電影節關注的熱點,2007年導演了電影《東方的承諾》

從1997年起,他開始為法國文化部的"藝術及文學勳章"部門工作,1999年他成為戛納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他的作品回顧展全面啟動,關於他的書籍也紛紛出版。2001年,58歲的柯南伯格被多倫多大學授予法學名譽博士學位。

2017年7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知名導演大衛·柯南伯格的妻子卡洛琳·柯南伯格不久前去世,享年66歲。

早年經歷

大衛·柯南伯格1943年3月15日生於加拿大的多倫多。 父親是位記者,母親是位鋼琴演奏師。小時候的克羅南伯格對文學和音樂顯現出特別的興趣,在他出版的短篇小說集裡就已經具有怪誕恐怖的情節和文字,另外他還彈得一手好吉它。後來克羅南伯格入讀多倫多大學,剛開始時攻讀的是生化專業,雖然最後轉轉修英國文學,不過學到的生化專業知識對他的電影應該是裨益不少。

職業生涯

1967畢業後他為加拿大電視台拍攝多部短片,在獨立拍攝了兩部試驗短片《Stereo,1969》和《Crimes of the Future,1970》之後,大衛.柯南伯格在1975年拍攝了他的首部長片《淫魔劫》(Shivers),並且得到了加拿大電影發展局的資助,不過電影局可能會為此次資助後悔。雖然在形式上克羅南伯格的影片和另兩位恐怖片導演喬治.羅梅羅(George Romero)及托比.胡伯(Tobe Hooper)一樣強調感官的刺激對觀眾的視覺衝激,但是克羅南伯格的恐怖片卻善於把想像世界的殘酷同現實生活的平庸結合在一起,強調惡夢的恐怖源於它是真實生活的一部份。這部影片在票房大賣的同時,也正式開啟了大衛.柯南伯格的"恐怖之旅"。

1975年,柯南伯格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商業影片《毛骨悚然》,成為加拿大影史上回收成本最快的作品,他的第二部作品《狂犬病》以50多萬美元的拍攝成本賺取了700萬美元的票房。憑藉頭兩部影片的成功,隨後他拍攝了《奪命怪胎》和《奪命凶靈》,前者在藝術上取得突破,後者上映首周成為北美票房冠軍。

1983年的《錄像帶謀殺案》為柯南伯格拉開了奪獎序幕,除拿到加拿大的精靈獎外,還被布魯塞爾國際奇幻電影節評為最佳科幻電影。同年晚些上映的《再死一次》奪得阿渥里亞茲電影節的3個獎項。很快,梅爾·布魯克斯看中了柯南伯格的影片風格,邀請他去為20世紀福克斯執導《蒼蠅》,結果這部影片獲得較大成功,不僅被譽為最優秀的恐怖片,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化妝獎。

1984年,柯南伯格拍攝了心理驚悚片《死去的孿生子》,這部繼續延續了以往風格的影片為他贏得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導演獎。1989年,柯南伯格開始改編威廉·巴羅斯的迷幻名著《裸體午餐》 ,在劇本中完全融入了自己的理解,1991年面世的《裸體午餐》囊括了精靈獎的8個獎項,被美國影評人協會授予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獎,紐約影評人協會也向他頒發了最佳劇本獎。

1996年,柯南伯格拍攝了頗具爭議的《欲望號快車》,不但摘得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的桂冠,還成為當年加拿大的票房冠軍。而在拍攝《欲望號快車》之前的1995年,柯南伯格從薩爾曼·拉什迪的訪談中獲得靈感,開始創作《感觀遊戲》的劇本,1999年,入圍柏林電影節的《感觀遊戲》以其突出的藝術成就獲得銀熊獎。

2005年,已經63歲的柯南伯格,《暴力史》成為諸多電影節關注的熱點,先後獲愷撒獎、戛納金棕櫚、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金球獎和奧斯卡獎提名,並接連在芝加哥、洛杉磯、紐約和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獲獎。

主要作品

時間

作品中文名

作品英文名

1975年

《毛骨悚然》

Shivers

1977年

《狂犬病》

Rabid

1979年

《奪命怪胎》

The Brood

1981年

《奪命凶靈》

Scanners

1983年

《錄像帶謀殺案》

Videodrome

1983年

《再死一次》

The Dead Zone

1986年

《蒼蠅》

The Fly

1988年

《死去的孿生子》

Dead Ringers

1991年

《裸體午餐》

Naked Lunch

1993年

《蝴蝶君》

M. Butterfly

1996年

《欲望號快車》

Crash

1999年

《感官遊戲》

eXistenZ

2002年

《童魘》

Spider

2005年

《暴力史》

A History of Violence

2007年

《巨塔殺機》

Eastern Promises

2011年

《危險方法》

A Dangerous Method

2012年

《大都市》

Cosmopolis

社會評價

大衛·柯南伯格的電影一直的一個主題是科學技術對人體的改造,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產生各種突變而使一切變得無法控制而走上宿命的悲劇命運。如他的《瘋狗症》 (Rabid ,1977) 講述了一個接受實驗性植皮手術以保全美貌的女子因突變而成為了性吸血鬼。1983年的《死亡禁區》(The Dead Zone,1983)講述醫生相信一位能預知未來的人也能改變未來,結果在給一位政客的實驗中直接造成了核災難。這部根據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電影頗受好評。在《蒼蠅》(The Fly,1986)中,負責"物體分解傳送系統"科學家因為傳送艙中混入的一隻蒼蠅而使自己成為半人半蠅的怪物。大衛.柯南伯格利用科技、人性的矛盾衝突產生獨特的魅力,使其影片以恐怖的影像來表現哲學的、文學的內涵。

大衛·柯南伯格的每部作品,幾乎都離不開對死亡和欲望的訴說,在電影裡,死亡變成了通向另一個世界的入口,像開啟人性魔域的鑰匙,在大衛看來,人類平時的正常生活都是假象,而死亡則是使隱藏在表象下的內心渴望得到解脫和釋放的途徑。

柯南伯格電影裡的時間似乎消失了,你會看不出故事是在什麼時候在哪個城市發生的。在黑暗和存在主義的視效追求下,他的電影正像一幅頹廢敗落的末世圖景,或者一則醒世寓言。"怪異、暴力、色情"只是影片的表象。離奇影象背後嚴肅的主題往往令人窒息。與其說大衛·柯南伯格的電影是一種想象和幻覺,倒不如說那是一種現實,那種漸漸逼近的危險就來自我們自身,來自我們對科技以及發展的無限嚮往。

參考資料:

1. 凱拉-奈特利接拍大衛-柯南伯格新片《談療法》 . .搜狐娛樂 . 2013-12-11

2. 影人特寫:大衛·柯南伯格--黑暗的另一半(組圖) . .騰訊網 . 2013-12-11

3. 加拿大導演大衛-柯南伯格 作為表象的詭異 . .中國網 . 20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