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衛·梅加斯·科穆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衛·梅加斯·科穆寧希臘語:Δαβίδ Μέγας Κομνηνός,約1408年-1463年11月1日),是特拉比松帝國最後一任皇帝,東正教聖人。

基督七大聖事俗稱教七禮或七聖禮,是7種被賦予特殊神聖意涵的儀式[1],是基督教會一切宗教活動的基礎。天主教、東正教等傳統基督教派認為聖事僅此7項,《天主教法典》將其定名為:洗禮聖事、堅振聖事、聖體聖事、懺悔聖事、病人傅油聖事、聖秩聖事、婚姻聖事[2],每項聖事還有若干別名。大部分新教宗派則只承認其中的洗禮以及聖體。

簡介

大衛在其長兄兼前任皇帝約翰四世治帝國時扮演着一個重要的角色。他被授予專制君主的宮廷頭銜,在特拉比松這意味着被指定為皇位繼承者。大衛亦有參與其長兄對抗熱那亞共和國的遠征,並參與了諸多外交事務。在1458年,他批准了其兄長與阿德里安堡的鄂圖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條約,同年稍晚時候,他將侄女狄奧多拉嫁給了白羊王朝的君主烏尊哈桑。

大衛在其長兄約翰四世逝世後,於1459年4月22日之前的某個時候就任特拉布松帝國的皇帝。儘管約翰四世生前另立他的侄子阿歷克塞為其繼承人,可是阿歷克塞在約翰四世逝世時也只有四歲;根據雷尼卡斯·卡爾科康第拉斯的說法,由於得到執政官的支持,大衛將阿歷克塞丟在一邊,自立為帝。

在145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吞併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後,穆罕默德二世對這個被包圍的帝國的威脅增加。大衛的長兄約翰四世在其後直至他逝世前不斷建立聯盟來保障特拉布松帝國的安全,包括東方的格魯吉亞,以及白羊王朝的君主烏尊哈桑,大衛可能對他們的支持抱有期望。錫諾普與卡拉曼的穆斯林統治者們似乎亦曾被約翰四世或烏尊哈桑列入到同盟之中。

1460年10月,博洛尼亞的盧多維科與其他兩人出現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的宮廷上,兩人表面上是波斯和格魯吉亞的大使。更確切來說,波斯使者——第比利斯的尼古拉斯——是格魯吉亞國王格奧爾基八世的特使,格魯吉亞的使者則代表梅斯赫季王子卡瓦卡瓦爾二世(Qvarqvare II)。他們的信件上不只有這幾位東方統治者的簽名,還包括其他三個想要聯盟對抗奧斯曼帝國的高加索部落。盧多維科的隨從們在前往威尼斯時,在威尼斯或下一站佛羅倫斯,一位新的使者米海爾·阿利吉耶里(Michael Alighieri)加入了他們,後者自稱是大衛的使者。

佛羅倫斯渴望以黎凡特地區為基礎建立一個網際關係,在佛羅倫斯,阿利吉耶里達成了佛羅倫斯及特拉比松帝國國王大衛之間的協議,准許佛羅倫斯設置領事館,並且達成貿易條款,出口時徵收2%的稅額,這和特拉比松帝國的熱那亞人和威尼斯人的特權相同。和他的祖先但丁·阿利吉耶里一樣,邁克·阿利吉耶里也是一名佛羅倫薩人,不過他在黑海以個人身份進行貿易。史家安東尼·貝理雅提及到一個發生於1470年4月28日的事件,一群位於聖喬治銀行的護衛把安全通行證送給他的孩子和下屬。貝理雅對盧多維科·達·博洛尼亞的主張及水平持懷疑或不信任的態度,他對盧多維科的行為作出記錄:「似乎太過輕率,因過分痴迷於科爾沃男爵對教會的態度,所以未能認真對待個人的抱負。」另一方面,貝理雅認為邁克·阿利吉耶里是大衛的一個合法的代理人,儘管他帶給公爵菲利普三世的來自大衛的信件「即便不是意大利的角度所寫,也是從意大利人的角度寫的,其來自於一位熟識特拉比松且最近得知大衛·科穆寧成為新任皇帝的人。」威廉·米勒在他關於特拉比松帝國的報告中也認為邁克·阿利吉耶里是一個合法的代理人,但忽視了盧多維科·達·博洛尼亞的存在,後者是基督教聯盟的最初擁護者。

在來自西方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支持尚未穩固之時,大衛過早地要求蘇丹穆罕默德二世能夠取消特拉比松帝國向奧斯曼帝國每年的進貢。更糟糕的是,他通過烏尊哈桑的使節提出了這些請求,使者們則代表其主人提出了更為傲慢的要求。蘇丹穆罕默德對大衛的請求不予回應,並表示大衛以後就會得知結果。翌年的夏天,他派遣手下的海軍上將凱西姆帕夏的艦隊沿着小亞細亞的黑海沿岸進攻特拉布松,自己率領海軍自布爾薩出發往東航向同一城市。

特拉比松帝國的滅亡 在大衛試圖與鄰國談判和建立聯盟時,穆罕默德二世開始圍攻錫諾普,並使之投降。蘇丹派遣艦隊開往特拉布宗,自己則率領陸軍對抗烏尊哈桑。穆罕默德強攻下了科尤希薩爾要塞,而烏尊哈桑的盟友卡拉馬尼亞人也未能支援,烏尊哈桑只好派他的母親薩拉·可敦帶着昂貴的禮物來到蘇丹的陣營求和。儘管薩拉設法和穆罕默德達成和平共識,可是她對自己繼女的家鄉特拉布松卻無能為力。史家史蒂文·朗西曼提及到薩拉·可敦和蘇丹進行談判時的話:「何必為自己徒增煩惱,我的孩子,難道沒有比特拉布宗更好的目標了嗎?」,她問道。蘇丹則回應稱其手持伊斯蘭之劍,未能為信仰而操勞會使其蒙羞。

在大衛最有力的盟友言和之後,穆罕默德二世開始往帝國的首都特拉布宗進發。他的艦隊在1461年7月初登陸此地,擊敗了大衛率領的軍隊並搶奪附近的郊區,圍攻了特拉布松約一個月。在蘇丹到達特拉布松前,奧斯曼帝國的指揮官韋利·馬哈茂德帕夏在穆罕默德二世離開的時候與大衛展開了談判,首席內府使臣喬治·阿米羅特斯建議大衛投降。當穆罕默德二世在8月抵達特拉布松時,他對展開談判感到不滿,可還是允許接着談判。大衛得以被說服投降,可以保有家庭和錢財,並被保證在色雷斯享有優渥的退休生活。

大衛在1461年8月15日正式向穆罕默德二世投降,特拉布松帝國宣告覆亡。大衛的投降標置着特拉布松帝國和拜占庭傳統的終結。被罷免的大衛、他的家人以及大臣們被送往君士坦丁堡。這些人被分成三個部分:一部分被分配去服侍蘇丹及其官員,一部分被遷至君士坦丁堡來增加人口,剩餘的被允許定居在特拉比松郊區。當奧斯曼帝國將軍駐守此城時,也有一些當地的年輕人被徵召加入耶尼切里。

視頻

大衛·梅加斯·科穆寧 相關視頻

天主教十字軍東征,場面宏大,剷除異己,寸草不生
基督教三大分舵: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有怎樣的愛恨情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