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埡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埡鄉,隸屬於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地處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西南部,東、南、西三面與貴州省務川縣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連接,西北與武隆區芙蓉江相望,東北鄰潤溪鄉,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政府駐地60千米,區域總面積68.56平方千米。[1]

1949年前,大埡鄉境域屬潤溪鄉;1984年2月,由大埡公社改為大埡鄉。

截至2018年末,大埡鄉戶籍人口為5705人。截至2020年6月,大埡鄉下轄4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冬瓜溪。

大埡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山羊、牛、家禽為主;工業以個體加工業為主。2018年,大埡鄉有工業企業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中文名:大埡鄉

行政區劃代碼:500243225

行政區類別:鄉

所屬地區: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西南部

面 積:68.56 km²

下轄地區: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冬瓜溪

電話區號:023

郵政區碼:409613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渝H

人 口:5705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大埡鄉因人民政府原駐大埡口而得名。

1949年前,屬潤溪鄉。

1951年1月,由潤溪鄉析置大埡鄉,屬八區。

1953年2月,大埡鄉析置浩口鄉。

1956年1月,浩口鄉併入大埡鄉。

1958年5月,大埡鄉改為大埡公社。

1984年2月,大埡公社改為大埡鄉。

行政區劃

2011年,大埡鄉下轄大埡、冬瓜、龍龜、木蠟4個行政村,下設2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大埡鄉下轄4個行政村:冬瓜村、大埡村、龍龜村、木蠟村,鄉人民政府駐冬瓜溪。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埡鄉地處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西南部,東、南、西三面與貴州省務川縣、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連接,西北與武隆區隔芙蓉江相望,東北鄰潤溪鄉,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政府駐地60千米,區域總面積68.5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埡鄉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形分為山地丘陵,主要山脈有冒火山,境內最高峰位於西南部冒火山朱家寨,海拔1470米,最低點位於西北部芙蓉江珠子溪,海拔280米。

氣候

大埡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5℃,1月平均氣溫4.5℃,極端最低氣溫1.2℃,7月平均氣溫24.8℃,極端最高氣溫36.2℃,無霜期年平均285天;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10月,7月最多。

水文

大埡鄉境內河道屬芙蓉江、冬瓜溪等流域,其中芙蓉江流域面積0.8平方千米,占80%;冬瓜溪流域面積0.2平方千米,占20%;主要河道有三級河芙蓉江1條,總長12千米;四級河冬瓜溪1條,總長8千米,河流總長度20千米,河網密度29.7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芙蓉江,從龍龜村6組鹿池至大埡村6組兩河口流經境內鹿池、石牛口、黃桷樹、浩口、珠子溪、兩河口,長12千米,流域面積1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冬瓜溪、羅岩溝、板千河、木廠河、半溪溝、范蕉溪、大園子溝、流沙河溝等。

自然災害

大埡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風災等;水災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7—9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3年7月,受災面積89畝,直接經濟損失25萬元。

自然資源

大埡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有鋁土礦硫鐵礦等;其它自然資源有水資源、生物資源。

人口

2011年,大埡鄉總人口596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00人,城鎮化率6.7%;另有流動人口30人。總人口中,男性3061人,占51.4%;女性2900人,占48.6%;14歲以下1073人,占18.0%;15—64歲4038人,占67.7%;65歲以上850人,占14.3%;總人口中,苗族、土家族、仡佬族達5365人,占90.0%。2011年,大埡鄉人口出生率14.0‰,人口死亡率7.0‰,人口自然增長率7.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9人。

2017年末,大埡鄉常住人口為2984人。

截至2018年末,大埡鄉戶籍人口為5705人。

視頻

大埡鄉:深山裡的特色養殖,有「錢」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