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埔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埔縣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地處廣東省東北部,韓上游,位於北緯24°01′~24°41′,東經116°18′~116°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東北緊靠平和縣、永定縣,東南連接饒平縣,西依梅縣區、梅江區,南鄰豐順縣。全縣總面積2462.02平方公里,轄15個鎮,總人口56萬(2014年)。

大埔縣歷史悠久,秦漢時屬揭陽縣地,東晉義熙九年立義招縣,屬義安郡。1988年歸屬梅州市。有「 華僑之鄉、文化之鄉、陶瓷之鄉、名茶之鄉」之譽,被認定為中央蘇區縣 。 大埔縣先後榮獲「中國蜜柚之鄉」、「中國名茶之鄉」稱號,被評為「中國綠色生態蜜柚示範縣」、「中國茶業十大轉型升級示範縣」,西岩烏龍茶和大埔蜜柚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著名景點:有三河壩、翁萬達墓、中山紀念堂、中山公園等。[1]

基本概況

大埔縣歷史悠久,秦漢時屬揭陽縣地,東晉義熙九年立義招縣(時以韓江上游的5個流民營為單位組成義招縣),屬義安郡(潮州前身)。隋大業三年(607年)改為萬川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廢萬川併入海陽縣,屬潮州。宋、元及明前期仍屬潮州府海陽縣光德鄉。明嘉靖五年(1526年)改名大埔縣,屬潮州府。1949年解放後,先後屬興梅專區、粵東行政區、汕頭專區、梅縣地區。1988年才始屬梅州市,全縣實際使用語言是客家話,漳州話,泉州音的少量移民後代均改說客家話。

大埔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特產品極為豐盛,有陶瓷、茶葉、蜜柚、豆腐乾、牛肉乾、木雕、根雕、青溪飛雞等,高陂鎮舊時號稱粵東的「瓷都」、「白玉城」其陶瓷品種多,產量豐、工藝精美,暢銷國內外。西岩山茶是茶中精品,以「清、香、甘、滑、醇」而享譽海內外,多次獲國家農業部銀獎,金獎。

大埔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民風淳樸,山清水秀,具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豐富,旅遊設施日趨完善。這裡的山水田園,土特名產,風味小吃以濃郁的客家民俗風情,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內外遊客。

2009年12月大埔在北京「中國最美的小城科學發展高峰論壇」、「中國最美的小城推介結果發布暨頒獎大會」上喜獲「中國最美的小城」榮譽。

原始秀麗的山川田野,神秘古樸的客家民居,淳厚濃郁的客家風情,這就是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向五洲四海的遊客招手。大埔,象遨遊在太空,國際編號為「3611」的小行星「大埔星」一樣,正發出越來越熣燦、越來越迷人的光彩。

大埔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梅坎鐵路已經開通。

大埔縣被中央黨史研究室確認為中央蘇區縣,成為廣東省唯一的中央蘇區縣。平安建設成績顯著,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稱號,成為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

大埔縣被評為「中國小吃名縣」,榮膺十佳「中國最美的小城」稱號,併入選全國「最具文化品位的十個小城」之一。

大埔縣通過了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專家組的中期驗收。被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確定為「全國中小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實驗區」。

大埔縣被評為「廣東省林業生態縣」、「廣東省文明縣城」、「廣東省文化先進縣」、「廣東省衛生城鎮」。[2]

歷史沿革

明嘉靖五年置大埔縣。因明置大埔縣時,設治於大埔村。據《大埔縣誌》:「大埔,蓋俗稱,平曠高原,僅宣果瓜蔬麻者曰埔;自茶山(舊縣治)之麓,彌望平原,無慮數百頃地,總呼為埔。」

大埔縣屬山區縣,「地無三里坪」,故有「山中山」之稱。這裡是客家人結廬聚居的密集地方。據清乾隆年間通進士楊贊烈《邑名音義考》釋:「邑曷為大埔名。蓋俗呼水宜稻者曰田;呼平曠高原宜瓜果蔬麻者曰埔。埔者俗單俗字。字書尚未收者也……茶山之麓,彌望平原。無慮數十百頃地。總呼曰埔;埔固塊莽矣哉。大埔之名,俗所由稱也。」其意是以江河兩岸沖積的壩地和山地、旱地之廣取名。

大埔縣名的來歷,在舊志記載中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以大埔村得名

大埔的得名,還有個來由,據縣誌記載:當時,有位鄉賢宋大布先生,樂善好施,愛民如子,崇文尚武,平等待人,其道德風範,皆為群倫表率。他在鄉數十年,按封建時代,富豪之家,食必豬魚酒肉,衣必綾羅綢緞;但他卻與平民一樣,身穿布衣,素食飲淡。在他的長期影響下,鄉里土淳民朴,儉約為樂。許多富人,亦棄艷就素,改穿粗布衣裳,鄉里仁風日盛,譽播鄰里。宋大布去世後,鄉人即把其出生地改名「宋公塘」。

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劃地置縣,鄉人為紀念大布先生的仁舉美德,聯合呈請上頭,命名為「大布縣」。後因朝中有爭議,為討好兩方,改名為諧音的大埔縣。

大埔歷史悠久,已先後發現多處屬於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遺址和商墓群,證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群聚居。縣誌載:遠自夏商周3代,大埔為揚州南裔地,秦漢時屬揭陽。

東晉義熙九年(413年)立義招縣。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義招縣為萬川縣。義招、萬川縣治均設在湖寮(古城)。

唐武德四年(621年)萬川併入海陽縣(今潮安)。

此後,歷宋元及明前期,均為海陽縣光德鄉。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立饒平縣,大埔為饒平地。明嘉靖五年(1526年)分饒平縣的清遠等2都置縣,改名「大埔」。

清乾隆三年(1738年)分出白芒畲、箭竹洋、下畲子、塘子腹、風吹[石示]、青麻園等6處新設豐順縣。

1949年解放後,先後屬興梅專區、粵東行政區、汕頭專區。1958年撤豐順縣,劃潭江、黃金、[留]隍、大龍華等4個公社歸大埔縣;1960年復設豐順縣,上述四個公社歸還豐順。明重置大埔縣時縣城駐茶陽,1961年縣城1961年春,縣治由茶陽遷至湖寮鎮五虎山麓,隸屬梅縣地區,1988年歸屬梅州市。[3]

行政區劃

2000年,大埔縣轄20個鎮:湖寮鎮茶陽鎮高陂鎮青溪鎮長治鎮三河鎮英雅鎮大麻鎮銀江鎮洲瑞鎮古野鎮平原鎮光德鎮桃源鎮楓朗鎮百侯鎮雙溪鎮大東鎮西河鎮岩上鎮。總人口352013人,各鎮人口:湖寮鎮66842茶陽鎮29544高陂鎮27125青溪鎮12085長治鎮7184三河鎮13543英雅鎮6029大麻鎮18502銀江鎮17211洲瑞鎮11275古野鎮11658平原鎮11084光德鎮23591桃源鎮12440楓朗鎮19606雙溪鎮10591百侯鎮19029大東鎮12597西河鎮14746岩上鎮7331(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截至2003年5月16日,轄20個鎮(青溪長治英雅銀江洲瑞古野平原雙溪岩上大東湖寮高陂茶陽大麻三河西河楓朗百侯桃源光德),共有10個居委會、248個村委會,4044個村民小組。

2004年10月,大埔縣撤銷3個鎮:長治鎮併入茶陽鎮,岩上鎮併入西河鎮,平原鎮併入高陂鎮。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大埔縣轄14個鎮(湖寮、茶陽、西河、百侯、楓朗、光德、桃源、高陂、大麻、三河、大東、洲瑞、銀江、青溪)。

人口民族

截至2000年,大埔縣總人口352013人;其中湖寮鎮66842人,茶陽鎮29544人,高陂鎮27125人,青溪鎮12085人,長治鎮7184人,三河鎮13543人,英雅鎮6029人,大麻鎮18502人,銀江鎮17211人,洲瑞鎮11275人,古野鎮11658人,平原鎮11084人,光德鎮23591人,桃源鎮12440人,楓朗鎮19606人,雙溪鎮10591人,百侯鎮19029人,大東鎮12597人,西河鎮14746人,岩上鎮7331人。

截至2002年,大埔縣總人口51.31萬。

截至2013年,大埔縣總人口553945人,縣內居民均為客家人,主要為漢族,此外,有少量蒙古、回、壯、滿、瑤、土家、黎等少數民族居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埔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韓江中上游,地處北緯24°01′~24°41′、東經116°18′~116°56′之間,東北緊靠福建省平和縣、永定縣,東南連接潮州市饒平縣,西依梅縣區、梅江區,南鄰豐順縣。全縣總面積246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縣境山脈為北南走向,四周高,中間低,層巒起伏,千岩萬壑,縱橫交錯,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7處,均散布於四周邊陲,最高峰為西南部的明山嶂銀窿頂,海拔1357米,最低處是高陂黃竹居的韓江岸,海拔26米。中部丘陵廣布,海拔500米以上的中低山約占10%,海拔100~500米之間的高中丘約占80%,海拔100米以下的低丘、小盆地約占10%。

氣候特點

全年氣溫正常,雨量正常。年平均氣溫21.2℃,年降水量1659.5毫米,年≥0.1毫米降水日數134天,年日照時數1661小時。全年各氣象要素值與歷年平均值比較:年平均氣溫高0.2℃,年雨量多107.2毫米,年≥0.1毫米降水日數少19.4天,年日照時數少2.1小時。一日最大降水量161.1毫米,出現在6月9日。前汛期(4~6月),總降水量961.1毫米,與歷年比較屬偏多,後汛期(7~9月),總降水量496.1毫米,與歷年比較屬正常。6月7~10日受高空槽和西南低壓影響,全縣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出現了持續強降水天氣過程,全縣性洪澇、山體滑坡等災害頻繁發生。

水文

大埔縣境內梅江,汀江匯合成韓江。梅江發源於陸河和紫金交界的烏突山,叮江發源於福建境內的武夷山,兩江在大埔縣三河壩匯合後稱韓江,為廣東省四大河流之一。

流經大埔境內的梅潭河,全長83公里多。該河發源於福建省平和縣的葛竹山麓,流經大埔縣的大東、楓朗、百侯等鎮,流域集雨面積1603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大埔縣礦產資源主要有鐵、鎳、鉛、鋅、鎢、鉬、錫、銅、金砂等金屬礦;有磷、水晶石、長石、石英石、瓷土、紫砂陶土等非金屬礦。瓷土儲量4.2億噸,紫砂陶土儲量超1億噸。

水電資源

大埔縣水力資源豐富,雨量充沛。境內梅江,汀江匯合成韓江。梅江發源於陸河和紫金交界的烏突山,叮江發源於福建境內的武夷山,兩江在大埔縣三河壩匯合後稱韓江,為廣東省四大河流之一。「山中山」的大埔縣內江河交錯、溪流縱橫。該縣大大小小的縣網水電站有213座,省、市網3間,根據測算,水資源蘊藏量達到70多萬千瓦,可開發的達到53萬千瓦。還有在建水電企業10家,如今當許多地方出現拉閘限電時,擁有200多座大小電站,總裝機達29萬千瓦的大埔,豐水期每天最大出電量達8萬千瓦,但超過一半以上的電能賣不出。

流經大埔境內的梅潭河,全長83公里多。河上已有9家國營、集體、私企電站,成為大埔水電的一大「主力」。該河發源於福建省平和縣的葛竹山麓,流經大埔縣的大東、楓朗、百侯等鎮,流域集雨面積1603平方公里。上世紀80年代以前,梅潭河一到夏天就有洪水發生。自從1995年,該縣與深圳某集團合作在梅潭河上建起了一座大電站後,水患就絕跡了。縣水利局局長賴小漢說:「用水發電多了,但大埔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對外輸送的還仍用着那條20多年前的一組11萬伏的線路。」

森林資源

大埔縣境內群山環抱,有「山中山」之稱,溪流眾多,故古時曾以「萬川」作縣名。較為著名的有豐溪省級森林公園、雙髻山省級森林公園、陰那山、西岩山、韓江、汀江、梅潭河等山水森林資源。豐溪省級森林公園以珍稀動植物、溪流飛瀑眾多、原始森林神秘為特色;陰那山以奇峰秀石、古木幽徑為特色;雙髻山以天然石岩石洞、摩崖石刻為特色;西岩山以煙雲樹海、萬畝茶園為特色;韓江以三江匯流、兩岸青山聳翠、風景如畫之「韓江畫廊」為特色。[4]

交通運輸

概況

大埔的交通事業,向來以水運為主,三河為水路交通要衝。民國17年(1928),縣公署設公路局,曾動工興建多條公路,均未完成。開通的只有埔城至小靖7公里公路,行駛過汽車,抗日戰爭期間停業,公路荒廢。

建國後,成立交通機構,多方籌集資金髮展交通運輸事業。1956年開築第一條公路,至1988年,建成公路28條,總長435.5公里。總投資1386.64萬元(其中省市1036.64萬元、部門110萬元、華僑捐資156萬元、地方自籌84萬元)。全縣20個鄉(鎮)、1個林場和58.7%的行政村已通公路。有各種客、貨汽車621輛(其中大客車70輛、貨車317輛),每天有客班車通往縣內各鄉鎮及廣州、深圳、梅縣、興寧、汕頭、潮州、饒平,福建省的龍巖、漳州、南靖、永定等地也有客班車往返;水上交通有梅江、汀江、韓江等航道104公里,有各類船舶353艘(其中機動船占76.9%)。每天有客貨輪通往縣內各港口及潮州、汕頭、鬆口。運輸事業已由國營、集體、個體、聯辦多層次經營。

航道

大埔縣能通航的有梅江、韓江幹流64公里,汀江、梅潭江、漳溪江、銀溪支流125公里。三河壩向來為水路交通咽喉。溯梅江而上可通梅縣、興寧、五華;溯汀江而上可達青溪的石下壩;順韓江而下可抵潮州、汕頭。70年代後,因沿河興建水利、水電攔河壩,梅潭河、漳溪河、銀溪已先後斷航。

汀江

屬韓江一級支流,石下壩至三河通航里程40.1公里。茶陽至石下壩可通航小電輪。茶陽獅子口河面狹窄,其以下至三河的河面寬80米,枯水期水深保持0.7米,可通航20—30噸船舶。

梅江

舊稱程江,屬韓江一級支流,一般河面寬70米。為興梅通往潮州的主航道。據《潮州志》載,三河至梅州水程82公里,中間有灘險20餘處,以曬禾灘及西陽灘為最險,航行視為畏途。有關方面,曾組織人力炸礁疏浚。建國後經多次整治,可通行30噸以下船舶。梅縣區丙村至三河52公里,埔境22公里,枯水期水深0.9米,50噸船舶可通行。

韓江

由汀江、梅江、梅潭河在三河壩匯合後稱韓江。是通往潮州的主航道。三河至潮州98公里,埔境長42公里。河面寬150—180米,枯水期水深保持0.9嗎,可通航50噸船舶。

梅潭江

舊稱清遠河,埔境長83公里,河道彎曲,水流深淺不一。湖寮硿頭河段多孤石且流激,船舶不能通行。大東至百侯,可通行2噸小船,百侯至梅潭可通行3噸小船,梅潭至三河可通行1.5噸小船。70年代後,沿河興建大小陂壩9座,航道被截斷,溪口至上村57公里航道斷航。

漳溪河

又稱大靖溪,屬汀江支流。埔境長32公里。漳溪至茶陽20公里航道,常年可通行7噸船舶。1970年後,先後建起8座攔河壩,車上建成水電站,上黃沙至茶陽29公里全線斷航。

銀江河

又稱銀溪,屬韓江支流。勝坑至河口通航里程30公里。河道彎曲,亂石遍布,無固定航道,過去採用分段堵蓄塭水、放水流舟辦法,1956年為解決土特產運輸,曾組織八九十人的疏河隊,疏開一條小航道,一噸的銀溪梭船可以暢通。1969年後,因建起多座水輪泵攔河壩截斷了航道,至1981年全線斷航。[5]

經濟發展

建國前經濟

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縣內豐富的水力資源根本沒有得到開發利用,一宗水電站也沒有。茶陽、高陂曾辦私營小火力發電廠,至1949年僅剩一個高陂大明電燈廠。手工業工人以簡陋的生產工具和小作坊生產方式從事加工業務。大埔雖有「陶瓷之鄉」之稱,但陶瓷生產亦長期停滯在家庭手工小作坊狀態,生產發展緩慢。建國前夕,除分散在各鄉村的家庭瓷廠,幾家私營煙絲廠和虎山中學的一家小型印刷廠外,別無其他工業。194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只有749.83萬元。

農業處於衰落境地。農業生產條件差,引水蓄水僅有小陂圳和平塘等,灌溉面積只占水稻面積的三分之一。糧食產量低,而且極不穩定。1949年糧食總產量3.6萬噸,平均畝產90.7公斤。

交通運輸落後。至建國前夕,縣內還沒有一條通車的公路,雖有韓江、汀江、梅江航道之便,而機動船舶僅占船舶總數的5%,運輸能力甚低。1949年客運量13.52萬人次,周轉量138.4萬人公里;貨運量7.82萬噸,周轉量149萬噸公里。

物價暴漲。特別是1946年以後,國民政府濫發鈔票,貨幣急劇貶值,通貨膨脹,商家囤積居奇,物價一日數漲。糧食價格上漲更甚,1949年4月,大米每石(90公斤)為80萬元(金圓券),比1948年11月130元上漲6100多倍。其間市場一片混亂,概以大米、銀元、港幣交易。

建國後經濟

建國39年來,大埔的經濟建設,大體分5個不同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1949—1957年,即三年經濟恢復和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這個時期,經濟發展較快。前三年,許多工農業產品達到或超過抗日戰爭前的歷史最高水平,勝利完成經濟恢復時期的任務。後五年,完成土地改革,進行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着重發展農業、林業和輕工業,興建赤山瓷廠、印刷廠、松香廠、農機修造廠、彩瓷廠、陶瓷原料廠、酒廠等一批地方國營工業。這八年,農業連年增產,工業開始起步,出現經濟全面繁榮的局面。1957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5879.81萬元,比1949年增長54.55%,平均每年遞增5.6%。這是大埔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第二個時期是1958—1962年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這個時期,經濟發展遇到嚴重挫折。在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雖然興建了一批工廠,但由於忽視客觀經濟規律,各行各業都犯了高指標、「共產風」、浮誇風等「左」的錯誤,加上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糧食大幅度減產,1961年農業總產值下降至3078萬元,這是建國後產值最低的一年。工業產值下降。僅1962年全縣精簡職工、壓縮城鎮人口,共壓縮吃商品糧的5491人回農村參加農業生產。這一時期,糧食匱乏,商品奇缺,物價猛漲,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都發生嚴重困難。1962年,工農業總產值5200.69萬元,比1957年下降11.55%,平均每年遞減2.43%。

第三個時期是1963—1965年三年調整時期。這一時期,貫徹執行中共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大力壓縮基本建設投資,對一部分不具備生產條件的工業企業實行「關、停、並、轉」,一部分已轉為國營的企業恢復為集體所有制;並實行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減少糧食徵購,進一步開放農村集市貿易,各行各業支援農業,使遭受破壞的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至1965年,工農業總產值6807.81萬元,比1962年增長30.9%,平均每年遞增上升到9.39%。

第四個時期是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動亂時期。這一時期,政治運動不斷,在農村搞所謂「割資本主義尾巴」,限制社員的多種經營和家庭副業,在分配上實行政治評分等等,嚴重影響農民的積極性,農業生產發展緩慢。在工業方面,生產仍有所發展。1976年,工農業總產值1.02億元,比1965年增長49.76%,平均每年遞增3.7%。

第五個時期是粉碎「四人幫」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經濟建設新時期。這一時期,撥亂反正,糾正「左」的錯誤,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貫徹執行中共中央改革開放政策,全縣城鄉逐步推行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加快了經濟發展步伐。從1980年起,在農業方面,逐步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積極性。1986年大埔被列為全國重點貧困縣,國家先後投放扶貧專項貼息貸款1600多萬元,加快農業的開發和鄉鎮企業的發展;在工業和財貿戰線,實行廠長、經理經營承包責任制,擴大企業自主權,全縣工農業生產遂持續穩定發展。

1988年工農業總產值2.34億元,與1978年相比增長1.1倍,平均每年遞增7.8%;社會總產值5.34億元,增長2.9倍;國民生產總值3.27億元,增長2.86倍;國民收入2.75億元,增長2.7倍。這是大埔社會經濟發展又一個「黃金時期」。但這一時期,亦曾因基建投資過大、信貸失控、市場物價大幅度上漲,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插手經商,在興辦計劃外企業上虧損或失誤,而導致2000多萬元的銀行貸款沉澱,給全縣經濟發展帶來一定影響。

建國後的39年,大埔進行生產關係變革和經濟建設,儘管歷程曲折,但經濟仍然以較快的速度向前發展。

產業支柱

大埔縣積極實施「四個梅州」發展戰略,圍繞資源上工業,突出特色抓經濟網站,走「瓷工富縣」發展縣域特色經濟之路,取得良好的成效。2003年,全縣陶瓷和水電工業的產值分別占全縣工業產值的33%、35%,兩項稅收合計近4000萬元,成為縣域特色經濟支柱。

立足縣內擁有5億多噸的瓷土資源和陶瓷生產工藝、技術、產業等基礎,實施「點土成金」工程。首先在南部中心鎮高陂鎮,利用區位、交通、能源和產品集散市場的優勢,興建規劃占地6000畝、首期開發1000畝的陶瓷工業園,配套建設桃源、光德兩個工業小區,並以此為平台和載體進行推介招商,加快陶瓷產業的技術升級、革新、改造。據統計,到2003年底止,高陂陶瓷工業園共引進投資項目22個,投資額24258萬元,已動工興建項目6個,投資額7600萬元。其次是藉助高陂鎮被省政府確定為「陶瓷技術創新鎮」這一契機,制訂出台系列扶優扶強陶瓷產業的優惠政策,掀起新一輪陶瓷工業發展潮。2003年全縣新辦陶瓷企業25家,有27家陶瓷企業實現增資擴產。2003年,全縣陶瓷銷售收入3.5億元,比增70.2%,稅收2169萬元,比增68.2%.是該縣近10年來陶瓷銷售、納稅增幅最大的一年。

立足豐富的水力資源,挖掘技改潛能,實施「以水生財」工程。2003年,該縣審批、上報立項小水電38宗,竣工投產電站5處7台裝機1160千瓦;續建、在建和重建電站9處12台裝機12800千瓦。到2003年底止,全縣水電裝機207座333台103504千瓦。

同時,該縣立足豐富的竹木資源,大力發展竹木深加工企業,2003年又新上了國際象棋廠、牙籤廠、家具廠等4家竹木深加工企業,全縣竹木加工企業累計達到30多家,年產值近5000多萬元。

2013年,大埔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 41億元,比增26%,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44億元,比增13.2%,增速全市排名第二;全縣生產總值58.52億元、外貿出口總額1.82億美元,分別比增12.8%、31.8%,增速均排在全市第三;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1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5.2億元,分別比增25%、30.5%,增速均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市對縣科學發展觀考核提檔進位,排名由上年第7位前移到第4位。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比重為29.6:34.7:35.7。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勢頭好,大東坪山梯田、張弼士故居、富大陶瓷工業園、百侯古鎮等旅遊區獲評國家3A級景區,全年全縣接待遊客192萬人次,旅遊經濟收入10.5億元,分別比增41.8%和44.8%。

2015年,大埔縣地方生產總值71.81億元,是2010年的1.61倍,年均增長11.93%;人均生產總值18849元,是2010年的1.59倍,年均增長11.6%。地方財政公共預算收入8.19億元,是2010年的2.69倍,年均增長21.89%。固定資產投資69.0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37億元、外貿出口總額2.54億美元,分別是2010年的3.33倍、1.62倍和2.97倍,年均分別增長27.2%、10.11%和24.35%。

第一產業

截至2014年,大埔縣新增蜜柚面積2.23萬畝、茶葉1萬畝、南藥1.27萬畝、油茶0.1萬畝,新建蜜柚加工廠8間、新上生產線10條,該縣被評為「2014全國重點產茶縣」。新增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3家、林業龍頭企業1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6家。新增3個廣東省名牌農產品、2個無公害農產品、1個綠色食品。全縣農村土地流轉面積2.16萬畝。全縣農業總產值、農業增加值分別達28.1億元、18.04億元,分別比2013年增4.2%和4.4%。

截至2015年,大埔縣蜜柚、茶葉面積達20.73萬畝和10.02萬畝,分別是2010年的2倍和1.53倍,年均分別增長14.8%和8.9%。先後榮獲「中國蜜柚之鄉」、「中國名茶之鄉」稱號,被評為「中國綠色生態蜜柚示範縣」和「2011、2014年度全國重點產茶縣」 、「中國茶業十大轉型升級示範縣」,西岩烏龍茶和大埔蜜柚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投入1.58億元,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11.4萬畝。農業總產值29.13億元,是2010年的1.53倍,年均增長8.91%。

第二產業

堅持「五業並舉」發展戰略,重點抓好計劃總投資63.7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3.74億元的14項工業能源項目建設。一是提升發展瓷業。支持陶瓷企業增資擴產和科技創新,促進陶瓷產業加快發展,全年全縣陶瓷產值20億元。二是壯大發展電業。粵電大埔電廠全面動工建設,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工程、風力發電項目和三河舟角院電站前期工作紮實推進,埔城電站實現發電。三是大力發展礦業。宏寶礦業等高嶺土精深加工項目建成投產,宏寶公司100萬噸水泥粉磨站建設加快推進。四是培育發展藥業。抓好廣藥王老吉大健康(梅州大埔)產業園征地拆遷工作,輻射帶動西部發展南藥種植。五是積極發展酒業。引導三河酒業有限公司走股份合作之路,不斷做大做強酒業。同時,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全年全縣共引進項目79個,計劃投資總額163.962億元;其中投產項目10個,計劃投資總額5.13億元。

截至2014年,大埔縣全縣工業總產值5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12億元,分別比2013年增16.9%和23%。電力稅收1.05億元,比2013年增24.2%;陶瓷工業總產值25.26億元、稅收1.17億元,分別比2013年增26.3%和27.2%。「

截至2015年,大埔縣工業總產值67.9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22億元,分別是2010年的2.18倍和1.74倍,年均分別增長16.9%和27.66%。五年共完成技改投資53.31億元,年均增長81.82%。電力、陶瓷、礦業、藥業、食品工業等「五業」經濟效益提升,全縣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68.2萬千瓦;陶瓷生產總值31.2億元、稅收1.35億元,分別是2010年的2.5倍和2.74倍,年均分別增長20.1%和22.3%。

第三產業

截至2013年,大埔縣大東坪山梯田、張弼士故居、富大陶瓷工業園、百侯古鎮等旅遊區獲評國家3A級景區,全年全縣接待遊客192萬人次,旅遊經濟收入10.5億元,分別比2012年增41.8%和44.8%。

截至2014年,大埔縣泰安樓客家文化旅遊產業園和百侯名鎮旅遊區成功申評為國家4A級景區,新增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和青溪江畔人家休閒度假區2個國家3A級景區。完成客家風情休閒街、大埔旅遊服務中心、大埔小吃文化城等項目建設,梅潭畫廊建成開放。全年接待遊客309.3萬人次,旅遊經濟收入16.39億元,分別比2013年增61.06%和56.12%。

截至2015年,大埔縣成功創建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廣東省旅遊強縣,百侯、茶陽、三河被評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泰安樓客家文化旅遊產業園和百侯名鎮旅遊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3A級旅遊景區達到7個,新增國家四星級旅遊飯店1家、三星級4家,全縣接待遊客439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3.9億元,分別是2010年的6.84倍和7.03倍,年均分別增長46.9%和47.7%。

重點項目

重點抓好「123工程」建設。一是從容建設最美小山城。按照市關於「各縣(市)依託縣城建設一個新區,起步區至少達到3平方公里」的要求,完成了《大埔縣城市總體規劃》,抓好「一城一區兩園」規劃,打通了環二路東向出口等4 條斷頭路;抓好新報建的總面積約105萬平方米的房地產項目建設,萬川翰林、中華廣場等城市綜合體加快推進。二是錯位發展特色鎮。高陂鎮按照「全縣經濟中心、南部交通中心和現代陶藝生產基地」的定位,突出抓好「一業一庫一區一居兩園」建設。三河鎮按照「次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名鎮、電力能源基地」的定位,規劃建設匯城古村落4A級景區和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園3A級景區;依託粵電大埔電廠和舟角院電站建設,把汀江兩岸建設成電力能源基地。三是因地制宜建設美麗村莊。重點抓好3個縣級示範點和每個鎮(場)2個以上示範點建設,目前大麻鎮萬福寺宗教文化旅遊區周邊的小留村等六村連片規劃建設紮實推進;湖寮鎮葵坑村「生態家園、幸福村居」和百侯鎮侯南村、侯北村「文化名村、生態家園」示範點基本建成。

【招商引資】全年招商引資計劃投資總額增長30%。對接好廣州市海珠區新的結對幫扶,借勢廣州強大實力,聚集產業和項目建設,在廣州召開招商懇親大會。立足培育市場主體,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引導鄉賢回鄉投資興辦實業、註冊公司,力促總部經濟發展有新突破。高度重視發展民營經濟,扶持現有企業做大做強,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培育更多營業收入超億元的企業。[6]

社會事業

教育

大埔素稱文化之鄉。明嘉靖六年(1527),大埔開始辦書院。清雍正十三年(1735)辦四所官學。道光九年(1829)、咸豐七年(1857)建民辦公助的義學三處。除書院、官學、義學外,各地紛紛辦私塾。清末,廢科舉,設學堂,初辦中等學堂兩所。宣統三年全縣已有小學堂71所。

民國時期,辦學之風遍及全縣,經費除縣立中學能得到政府撥款補貼外,其他學校主要是靠各姓宗族祖嘗會產,有的由校董會呈請縣政府批准徵收捐稅附加撥歸學校,有一些是靠熱心教育的僑胞捐資興辦和供給經費,校舍則利用祠堂、廟宇者多。校長、教師由校董會聘請。民國35年(1946),全縣有普通中學10所,簡易師範和省立陶瓷職業學校各1所,小學511所,學生3萬多人。

建國後,不斷改造舊的教育體系,建立社會主義的教育體系,教育事業迅速發展,特別是1978年後,對全縣學校的布局、結構、體制進行調整,對學制、教學、教材進行改革,對學校領導幹部和教師分期分批進行培訓;通過群眾集資、政府撥款和華僑、港澳同胞捐資,擴建、新建校舍,充實教學設備,許多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實現每個鄉鎮有中學,村村有小學,基本上達到校校無危房、班班有課室、學生人人有課桌凳。普及五年制小學教育,基本上完成掃盲任務。1988年,全縣有完全中學8間、職業中學8間、初級中學27間,學生1.82萬人;小學696間,學生6.28萬人;幼兒園(包括學前班)321間,入園幼兒1.22萬多人。此外,成人教育、職業技術教育也逐步發展,至1988年,全縣已辦電視大學、教師進修學校(中專)、衛生學校、農機學校、農業廣播學校、職工業餘學校各1間。

各中、小學重視教學、生產勞動、實驗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開展勤工儉學活動。1988年,全縣有校辦工廠12間,校辦農場面積2010畝,勤工儉學年總收入66.2萬元。

社會保障

截至2014年,大埔縣80.2%財政支出用於民生領域。2014年提高村幹部待遇及村級辦公經費增支343萬元、邊遠山區教師津補貼增支671萬元、公職人員撫恤金增支700萬元、邊遠山區醫務人員津補貼230萬元,發放赤腳醫生和接生員補助1051萬元,解決鄉鎮七所八站鎮幹部工資增支635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010元,比2013年增9%。投入幫扶資金4億多元,完成村幫扶項目1709個、幫扶到戶項目4.97萬個,全縣76個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9030元,比增15.7%。完成1650戶農村低收入家庭住房改造建設任務,有效解決113戶城鎮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培訓各類勞動力10369人次,轉移就業12968人,新增城鎮就業2784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38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41%。

社區建設

大埔縣按照「高標準、高檔次、高品位、高質量、高速度」的要求,在去年投入8000多萬元,完成三河至縣城17公里招商引資宣傳一條街建設、西環路等五條三公里殘舊街道改造、縣城防洪堤建設和主城區街道綠化、美化、亮化工程的基礎上,今年,該縣着力抓好總投資1.2億元的縣城二街(中心大街、美食街)二園(西湖公園、雙髻山森林公園)二路(西環路中段、文明路東段)建設。今年3月,該縣投資300多萬元把始建於清初的縣城同仁路老街改造成步行「美食街」。「美食街」全長330米,有110多間店鋪,全縣18鎮(場)每個鎮(場)在這條街開辦2至3間美食門市,門市聚集了各種客家地方小吃200多個品種。

投資7000萬元的縣城中心大街已全線竣工。縣城西湖公園也已建成開放。同時,該縣以實施「綠滿梅州」大行動為契機,重點抓好進城大道,以縣城文化廣場、虎山公園、西湖公園、濱江長廊為重點的娛樂休閒區、街道兩旁花帶為重點的城區景觀,以綠色社區、綠色機關、綠色企業、綠色醫院、綠色學校為重點的企事業單位,以居住小區、民居庭院為重點的城市居民區等縣城五個層次的綠化、美化。

為了提升縣城品位,該縣堅持建設和管理並重,以縣城文化廣場為中心,以燈光景物為特色,把文化廣場裝扮成一個新景點,以每條街道的燈光為依託,掛上2000多盞紅燈籠,形成埔城亮麗美景。同時在環城大道中心圓盤、畹香大道口豎立起兩座城雕,提升縣城文化品位。此外,加強城市管理,落實衛生責任制,針對群眾反映較多的以路為市、占道經營等問題,組織政府職能部門進行集中整治。

切實加強客家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促進文化與旅遊互動發展。

創建中國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制訂《創建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實施方案》,編寫《大埔縣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深入挖掘十一大客家文化內涵,重點抓好「135」工程建設。圍繞把縣城打造成為具有濃郁客家特色的「文化旅遊城市、最美國際休閒慢城」的目標,紮實推進文化名城項目建設。堅持開發保護並重,把百侯、三河、茶陽打造成獨具魅力的歷史文化名鎮。發揮名人名居名寺效應,抓好西河鎮車龍名居文化村、高陂鎮黨溪和銀灘名人文化村、大麻鎮坑尾萬福寺宗教文化村、大東鎮坪山農耕文化名村、大東鎮聯豐民俗文化村建設。

建設國際鄉村休閒旅遊目的地。以創建A級景區和星級酒店為抓手,深入推進「一城一鎮一區一居一寺」建設,構築「一心一線兩帶五區」的旅遊架構,促進旅遊產業加快發展。目前,宏寶國際等星級酒店和李光耀祖居景區已動工建設,萬福寺宗教文化旅遊區正在規劃建設,瑞山生態休閒度假村初見雛形。三是推進教育衛生事業發展。楓朗、光德鎮成功創建省教育強鎮,縣實驗小學後續工程、縣第二實驗幼兒園建設順利推進,每個鎮建成了一所中心幼兒園,教育質量大幅提升,高考取得好成績。健全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縣14間衛生院實現規範化建設。[7]

旅遊景區

大埔縣人傑地靈,民風淨朴,山清水秀,具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以西河張弼士故居為中心的客家民俗文化村融合了客家民俗文化和張裕酒文化,是省級重點開發景區。三河壩是市級重點建設旅遊區,它地處水陸交通樞紐,兩岸山峰聳翠,如詩如畫;東岸,國家級革命遺址保護單位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碑雄踞筆枝山頭;西岸,有明代兵部尚書翁萬達墓、全國最早的中山紀念堂、中山公園、明代古城、韓江源等景點;三河電站庫區的水上樂園為人們假日休閒增添了好去處。

埔梅交界的陰那山雄奇險峻,雲霧飄渺、怪石嶙峋。「千年古剎」萬福寺依山而建,是韓江水系四大名寺之一。風光秀麗的豐溪林場是著名的省級自然資源保護區,區內古木參天,珍稀動植物眾多,構成了天然生態公園。雙髻山峰高路陡、竹海蕉林、石奇洞幽、寺庵掩映,是省級森林度假區。具有客家民居特色的土圍樓和方石樓歷史悠久,規模宏偉,堪稱世界民居建築奇觀。另外,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祖居。張裕葡萄酒創始人張弼士故居以及「父子進士」石碑坊等都是著名的人文景觀。

大埔縣以西河張弼士故居為中心的客家民俗文化村融合了客家民俗文化和張裕酒文化,是省級重點開發景區。三河壩是市級重點建設旅遊區,它地處水陸交通樞紐;東岸,國家級革命遺址保護單位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碑雄踞筆枝山頭;西岸,有明代兵部尚書翁萬達墓、全國最早的中山紀念堂、中山公園、明代古城、韓江源等景點;三河電站庫區的水上樂園為人們假日休閒增添了好去處。「千年古剎」萬福寺依山而建,是韓江水系四大名寺之一。豐溪林場是著名的省級自然資源保護區,區內古木參天,珍稀動植物眾多,構成了天然生態公園。雙髻山峰是省級森林度假區。還有具有客家民居特色的土圍樓和方石樓。另外,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祖居。張裕葡萄酒創始人張弼士故居以及「父子進士」石碑坊等都是著名的人文景觀。

泰安樓

泰安樓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它建立於清乾隆28年(1764年),其座東北向西南,磚石木結構。樓呈正方形,長49米,寬52.6米,占地面積2577平方米,建築面積5136平方米。樓高三層,共有房200間,因樓的外牆為石牆,故俗稱石樓。樓內中軸線主體建築為平房,其四周有天井。三層樓房把平房環抱在中間,形成樓中有屋的格局,樓兩側各有一座書齋,為讀書求學的場所。 該樓於2002年8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翰第李光耀祖居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位於高陂鎮塘溪村中翰第建於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是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公建造,屬「下山虎」式客家民居建築,磚木結構,占地面積23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平方米。在李光耀祖居中翰第內,我們可以看到題為《塘溪驕子,世界巨人》的圖片展覽。

中廳是李光耀家族世系圖。據《李氏族譜》記載,唐溪村李氏的上祖是福建上杭稔田鄉李火德的後裔李淳篤移居廣東程鄉(今梅縣),傳至13代李衍白公,後定居唐溪村,傳7子、49孫、120個曾孫,李光耀系李衍白公傳下第9代孫。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於1864年到新加坡謀生,後發跡成為巨商,回鄉建造了「中翰第」。

西湖公園

西湖公園位於縣城西北部,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客家民俗風情博覽館泰安樓融為一體,與田家炳實驗中學相鄰。興建西湖公園占地總面積580畝,分三期實施。首期為公園主體部分,占地334畝,總投資4800多萬元,於2004年6月開始興建,2004年12月底建成,2005年元旦向市民正式開放。公園分陸地、水域兩部分。建成中心、文化、湖岸、溪流、古樓、牌坊等6個功能區。[8]

文化藝術

語言

大埔全縣通行客家話,母語為其它方言(漳州話、不老音等)的大埔居民均能使用客家話。

全縣主要為漢族,此外,還有少量蒙、回、壯、滿、瑤、土家、黎、高山等少數民族居民。全縣通行漢語客家方言,光德鎮九社、古野鎮埔田等村雜有漳州、潮州語,茶陽、青溪、西河、長治等鎮及南部一些鄉村又有不老音。西晉末年此地成為中原移民逃避戰亂的僑居所,史載:「邑本晉郡,永嘉之際,中州人士避地嶺表,多止茲土」,設五個流民營安置東官郡的移民。東晉義熙九年(413),以東官郡五個流民營為基礎,設置義招縣,這就是大埔先民的前身。不老音早期廣泛流行於大埔縣地,它與客家話同屬,又帶有部分廣州話特徵,比如一般客家話的第一人稱是ngái(吾),不老音則說ngōi(予),一般客家話說看為kòn(看),不老音則說tài(睇),一般客家話說睡覺為睡目,不老音則說睏覺,等等,但總體而言仍應歸屬客家話。除了在大埔北部小範圍分布的不老音外,大埔其它地方的客家話也分為軟聲和硬聲兩大片。硬聲分布在大埔東南部的高陂鎮平原鄉、桃源、光德、楓朗、雙溪和大東等六個鎮,縣內其餘鎮大致上均屬軟聲客家話。

風俗

大埔山多田少,經濟發展緩慢,人民生活較為艱難,故男子多外出謀生,女人居守持家。在千百年的繁衍生息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特有的風俗。

建國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發生了根本變化,它規定和影響着風俗的嬗變。一些為封建剝削階級服務的習俗已被革除,如切除了妓院、賭場、煙館等社會「毒瘤」;原先那些適應封建社會生產方式而形成的生產、生活習俗有所變更;迷信日漸革除。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群眾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人們崇尚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觀念在不斷更新,新的社會風俗也正在逐步形成、完善。

文物

泰安樓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它建立於清乾隆28年(1764年),其座東北向西南,磚石木結構。樓呈正方形,長49米,寬52.6米,占地面積2577平方米,建築面積5136平方米。樓高三層,共有房200間,因樓的外牆為石牆,故俗稱石樓。樓內中軸線主體建築為平房,其四周有天井。三層樓房把平房環抱在中間,形成樓中有屋的格局,樓兩側各有一座書齋,為讀書求學的場所。 該樓風格獨特,雄偉粗獷,設計精巧,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文化內涵豐富,是客家名居建築的一大奇觀,也是中華民居建築史上的文化瑰寶。該樓於2002年8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

獲得榮譽

大埔縣被中央黨史研究室確認為中央蘇區縣,成為廣東省唯一的中央蘇區縣。平安建設成績顯著,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稱號,成為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

大埔縣被評為「中國小吃名縣」,榮膺十佳「中國最美的小城」稱號,併入選全國「最具文化品位的十個小城」之一。

大埔縣通過了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專家組的中期驗收。被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確定為「全國中小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實驗區」。

大埔縣被評為「廣東省林業生態縣」、「廣東省文明縣城」、「廣東省文化先進縣」、「廣東省衛生城鎮」。

相關視頻

梅州大埔縣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