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堰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堰壋鎮地處澧陽平原西北部,地勢西高東低。總耕地面積4.03萬畝。境內山區盛產膨潤土等資源。集鎮距縣城22公里,省道S302線穿境而過,縣道壋曾公路橫貫東西,交通極為便捷。全鎮轄5個居委會14個行政村。[1]

2016年,全鎮轄5個居委會,14個建制村。總面積112平方千米(2018年),總人口6.3萬人(2018年)。

中文名稱:大堰壋鎮

別 名:壋市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湖南省澧縣

下轄地區:白雲寺居委會等

電話區號:0736

郵政區碼:415504

地理位置:澧陽平原西北部

面 積:1.12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6.3萬人(2018年)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火車站:澧縣火車站

車牌代碼:湘J

基本情況

概述

大堰壋鎮始建於明末清初,迄今300多年,位於澧陽平原腹部、涔水之濱,是澧縣第二大建制鎮。全鎮總面積1.12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積41738畝,其中水田38531畝,山林8073畝。轄19個行政村,4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3000人,其中農業人口27287人,2009年工農業總產值6.97億元,其中農業產值2.17億元,財政收入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95元,比上年增長12%,2008年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省文化廳授予「漁鼓之鄉」稱號。

交通

區位優勢明顯。具有非常便利的生產生活條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田園如畫,水旱無憂;具有十分便捷的交通條件,南距縣城20公里,北距金羅火車站9公里,S302線省道、X008線縣道及壋曾公路交匯貫穿全境,是澧陽平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概況

澧縣轄鎮。位於縣境中部,涔水南面。面積112平方千米(2018年),人口6.3萬人(2018年)。轄5個居委會、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大堰壋,距縣城26千米。礦藏有白堊土、黏土、石膏。古蹟有宋家台新石器時代遺址。

沿革

1950年建壋市鄉,1954年改鎮,1956年更名大堰壋鎮,同年復建鄉,1958年改置澧陽公社,1961年析置大堰壋公社。1963年改建大堰壋鎮,曾數度易置,1987年重建鎮。1996年,面積53.5平方千米,人口3.7萬人,鎮政府駐大堰壋,轄東街、西街、文昌閣、白雲寺4個居委會和熊家灣、戴家河、青雲、干河、馬樹、竹金、花圃、漢東、宋家台、沈家壩、安合、唐橋、水泗、聯富、兩湖、永富、孫家山、星星、裕星、紅陽、澧臨、涔南等23個行政村。2004年轄東街、白雲寺、文昌閣、西街4個居委會和涔南、五一、紅陽、玉星、孫家、永富、九堰、聯付、水泗、星星、清水、青雲、代家、唐橋、干河、安合、沈家、馬樹、荷堰、宋家、花甫、漢東22個行政村。

2005年,1、撤銷原紅陽村、白雲寺社區,合併組建白雲寺社區;2、撤銷原孫家村、永富村,合併組建永孫村;3、撤銷原裕星村、星星村,合併組建星星村;4、保留東街、西街、文昌閣等3個社區和漢東、花圃、竹金、宋家台、馬樹、沈家壩、安合、干河、唐橋、戴家河、青雲、熊家灣、水泗、聯富、兩湖、澧臨、涔南等17個行政村的行政區劃不變。調整後,大堰壋鎮轄4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2015年,根據澧縣鄉鎮區劃調整方案:原車溪鄉南陽、柘茨2個建制村,原中武鄉中武橋1個居委會以及亘山、花嶺、蘭田、筒車、玉圃、長嶺崗、關堰、石公、陳管、魚山10個建制村成建制劃歸大堰壋鎮管轄。

調整後的大堰壋鎮轄白雲寺、東街、西街、文昌閣、中武橋5個居委會,永孫、星星、漢東、花圃、竹金、宋家台、馬樹、沈家壩、安合、干河、唐橋、戴家河、青雲、熊家灣、水泗、聯富、兩湖、澧臨、涔南、南陽、柘茨、亘山、花嶺、蘭田、筒車、玉圃、長嶺崗、關堰、石公、陳管、魚山31個建制村,總面積1.12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55083人(2017年)。

經濟發展

工業發展迅速。現有企業40家,其中固定資產上千萬元的4家,共安置就業4500多人,2009年工業總產值4.8億元,形成了以膨潤土、建材、化工為主要產品的支柱產業,境內豐富的膨潤土資源成功打造了膨潤土加工業航母。

農業特色突出。糧、棉、油傳統農業更加鞏固提高,高效農業產業快速發展,全鎮種植葡萄2000畝,實施「種三產四」優質稻示範工程10000畝,興建以沈家村萬頭豬場為代表的規模養豬場13家,以恆盛棉業為龍頭的公司加農戶的訂單農業穩步形成。

基礎建設

集鎮建設加快。城區現有面積3平方公里,各項基礎設施完善,近年來不斷加大集鎮建設管理力度,投資600多萬元實施亮化、硬化、淨化、綠化、美化工程,使集鎮經營、衛生、交通秩序規範有序,面貌大為改觀,品位大幅提升。

新農村建設顯著,全鎮硬化通村公路35公里,通組公路20公里。硬化率分別達到95%、70%;硬化防滲溝渠總長60公里。村主幹道栽種風景樹木4000株,修建沼氣池400個,修建「三格式」化糞池200個,為1萬多人解決了安全飲水問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了全覆蓋。

視頻

澧縣大堰壋鎮李東旭、陳夢林婚禮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