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張樓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張樓鎮

中文名 :大張樓鎮

所屬地區: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

大張樓鎮,位於曾子故里、石雕之鄉--山東省嘉祥縣北部,屬壓煤搬遷重點鎮,是重點規劃建設的省級中心鎮。距縣城17公里,面積72.91平方千米,現轄49個行政村、65個自然村,總人口39588人(2017年)。鎮域土地平闊,綠樹成蔭,森林覆蓋率達41%以上,河涌碧波五穀香,淳樸的民風,厚重的文化底蘊,盡顯生態宜居之美。隨着周邊地區壓煤村莊相繼搬遷,將迅速實現中心鎮的人口聚集。2013年,獲評省級生態鄉鎮。[1]

沿革

原為南旺縣五區,1962年成立張樓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28.9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大張樓東、大張樓西、彭營前、彭營後、彭營西、彭營中、任店一、任店二、任店三、任店四、臨胡集、張廟、聶莊、劉集、陳莊、倪堂、陶莊、宗莊、方道溝、秦氏王莊、張趙、前高莊、郝垓、楊家莊、尹前、尹後、付莊、路莊、馬龍崗、前張樓、東張樓31個行政村。

原紅運鄉在1980年組織硝區搬遷新建單位,1984年始稱紅運鄉。因地處紅旗河與京杭大運河當中故名。1996年,面積45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轄紅運、新營、曙光、義和、聯合、迎春、紅聯、運聯、運峰、運山、運韓、運中、運東、任莊、新橋、楊家、新狄、新韓莊、新陳樓19個行政村。2000年12月,撤銷大張樓鄉、紅運鄉,合併設立大張樓鎮,鎮政府駐原大張樓鄉政府駐地。

區位優勢

大張樓鎮交通極為便利,省道338線、252線縱貫南北,雙向六車道的共建路橫穿東西,南距日東高速出口5公里,北距濟廣高速出口6公里,東枕正在升級改造的京杭大運河,正在規劃建設年吞吐量300萬噸的港口,南距濟寧機場25公里,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四通八達。

特色產業

歷經10年發展,全鎮擁有木材加工企業300多家,木材加工專業村8個,從業農民8000多人,年加工木材750萬立方米,豐富的速生豐產林資源,確立了木材加工主導產業的地位。千畝木業產業園區現有投資規模千萬以上的木材加工企業20家,生產的密度板、多層板、實木板遠銷全國各地。2012年,以木材加工產業被濟寧市政府命名為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鎮。初加工的生產模式,亟需向下游延伸產業鏈條,實現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轉變,提高整體經濟效益。

視頻

大張樓鎮陳莊舞蹈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