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

所屬地區: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

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隸屬於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地處通化縣西南部,東與江甸鎮接壤,南與集安市財源鎮相連,西與恆仁縣北甸子鄉拐磨子朝鮮族鎮毗鄰,北與英額布鎮快大茂鎮交界,距通化縣城18千米,區域總面積338.96平方千米。 清光緒三年(1877年),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一帶屬慶聚、樂聚2保;1989年5月,由大泉源公社改為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截至2018年末,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戶籍人口為24273人。截至2020年6月,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下轄1個社區、21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大泉源村。 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工業以食品和農產品加工為主。2018年,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有工業企業2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個。 [1]

位置境域

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地處通化縣西南部,東與江甸鎮接壤,南與集安市財源鎮相連,西與恆仁縣北甸子鄉、拐磨子朝鮮族鎮毗鄰,北與英額布鎮、快大茂鎮交界,距通化縣城18千米,區域總面積338.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地處龍崗山與老嶺中山低山區,為龍崗山南段,渾江北岸,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分為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川地;主要山脈有崗山嶺、旗杆頂子、城牆砬子、上車道嶺、下車道嶺、西北天山、元寶山等;境內最高點老禿頂位於西北部與遼寧省交界處,海拔1334.6米;最低點位於江口村南部的江口,海拔228米。

氣候

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屬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乾燥風大,夏季短暫濕熱,降雨集中;秋季溫和涼爽,降溫迅速;冬季寒冷漫長;無霜期年平均135天,最長162天,最短11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30小時;0℃以上持續期149天;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最大雨量1295毫米,最小雨量910毫米。

水文

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境內河道屬鴨綠江流域,渾江水系,主要河道有一級河渾江一條,總長11千米;二級河和平河、富爾河等3條,總長50千米;三級河勝利河等5條,總長62.7千米,河流總長度123.7千米,河網密度0.4千米/平方千米,年徑流總量0.5億立方米;年排澇量4億立方米,年最大排澇量0.5億立方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勝利河,原名頭道溝河。勝利河從昇平至勝利流經境內昇平、新設、大川、、建設、榮勝、城牆、新城、勝利等村,匯入富爾江,長34千米,年平均流量1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小頭道溝河、崗山嶺河、大川彎溝河、撒海溝河、城牆南溝河、大泉眼溝河等。和平河發源於小頂子南麓,流經境內和勝、裕民、愛國、新農、新民、和平、二道溝等村,匯入渾江、渾江、富爾江,匯合於鄉境南部的江口。

自然災害

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低溫、霜凍等;嚴重的二次洪災發生在1995年和2010年,其中2010年的洪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500萬元。

自然資源

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金、鉛、鋅、石墨、硅、雲母、鑽石等;地下礦泉水分布較廣;天然樹種主要有松、柞、胡桃楸等;山果類主要有山梨、糖李子、山里紅、山葡萄等;野生藥材主要有山參、細辛、貝母、穿龍骨、黃芪、桔梗、柴胡、蒲公英、洋火葉等;山野菜主要有大葉芹、蕨菜、刺嫩芽等;野生菌類主要有榛蘑、元蘑、榆黃蘑等;野生動物主要有狍子、狐狸、山兔、黃鼬、雉、野鴨、青蛙、蛇等。

人口

2011年,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總人口2.4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688人,城鎮化率11%;另有流動人口4680人。總人口中,14歲以下2665人,15—64歲19693人,65歲以上2156人;以漢族為主,達16435人;有滿、朝鮮、蒙古、回等7個少數民族,共8079人;超過500人的少數民族有滿、朝鮮2個民族,其中滿族6470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0.1%;朝鮮族1582人,占19.6%。2011年,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人口出生率7.1‰,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長率0.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2人。 2017年末,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常住人口為19986人。 截至2018年末,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戶籍人口為24273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