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石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石街道設立於2009年12月31日,位於中國重慶合川區中部,嘉陵江右岸,隸屬於重慶市,也就是以前的大石鎮。面積122.91平方千米。轄下有37個行政村,1個社區。[1]

中文名: 大石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中國重慶合川區

面 積: 122.91 km²

人口數量: 61426人(2010年)

變更

2009年12月31日,重慶市政府(渝府199號)同意合川區撤銷大石鎮,設立大石街道。大石街道轄原大石鎮行政區域,面積122.54平方千米,轄17個村、1個社區。辦事處駐長安路100號(原大石鎮政府駐地)。

沿革

原名大石橋,始建於清代中後期。清雍正六年(1728年),隸屬合州興仁里管轄;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隸屬興仁鄉管轄。民國20年(1931年),大石建鎮,為第六區區公所駐地。1938年析大石鎮設臨江鄉,1939年並大石鎮、臨江鄉建大臨鎮,1941年撤銷大臨鎮,原大石鎮析出改置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內口鄉劃入建大石鎮。1997年,面積36.9平方千米,人口2.7萬,轄石柱、觀龍、高頂、懣井、竹山、黃連、康碑、雙石、雙廟、牌 、清涼、塘廟、冷廟、龍骨、滴岩、牛頸16個行政村和大石1個居委會。2001年,將原利澤鎮所轄1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40.98平方千米,2550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21人)和金子鎮金鐘村,面積2.33平方千米,1433人,劃歸大石鎮管轄,大石鎮共轄33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總面積80.16平方千米,總人口5442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620人,鎮政府駐大石橋。2005年區劃調整後,大石鎮管轄原大石鎮、尖山鎮所屬行政區域,轄37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面積122.91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大石居委會石橋街。

附:尖山鎮位於合川市西部。 [沿革]1926年設尖山鎮,1939年並方溪、尖山兩鎮建方尖鎮,1941年撤鎮復建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1997年,面積42.3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團山、波 、嵐廟、申明、臥龍、石觀、潭廟、元女、樓子、大覺、學埡、半笠、百丈、阜陵、檬子、柿子、石岩、盆古、高川19個行政村和尖山1個居委會。2005年撤銷併入大石鎮。

附:利澤鎮位於合川市北部,瀕臨嘉陵江。 [沿革]1926年設利澤鎮,1941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置鎮。1997年,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紫金、官磴、高坡、大嶺、包塘、蓼子、高馬、苟喬、普岩、犁頭、無縫、黃坡、透山、沙沱、手把、高坪、米口、月白18個行政村和利澤1個居委會。 2001年撤銷利澤鎮,將米口、紫金2個村委會、面積5.04平方千米,2999人,劃歸金子鎮管轄;其餘1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40.98平方千米,2550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21人),劃歸大石鎮管轄。

概況

大石鎮位於合川區中部,嘉陵江右岸。面積122.91平方千米。轄大石社區,石柱、觀龍、懣井、康碑、雙石、龍骨、包塘、高馬、苟橋、普岩、無縫、竹山、高頂、塘廟、牌灣、牛頸、金鐘、高坪、蓼子、犁頭、黃坡、沙沱、玻侖、嵐廟、申明、臥龍、石觀、元女、樓子、大覺、斗笠、百丈、阜陵、檬子、柿子、盆古、高川3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大石社區石橋街。太(和)大(石)、包(塘)高(壩)公路等公路與212國道交會,和嘉陵江航道相連。

[代碼]500117122:~001大石社區 ~200石柱村 ~201觀龍村 ~202懣井村 ~203康碑村 ~204雙石村 ~205龍骨村 ~206包塘村 ~207高馬村 ~208苟橋村 ~209普岩村 ~210無縫村 ~211竹山村 ~212高頂村 ~213塘廟村 ~214牌灣村 ~215牛頸村 ~216金鐘村 ~217高坪村 ~218蓼子村 ~219犁頭村 ~220黃坡村 ~221沙沱村 ~222玻侖村 ~223嵐廟村 ~224申明村 ~225臥龍村 ~226石觀村 ~227元女村 ~228樓子村 ~229大覺村 ~230斗笠村 ~231百丈村 ~232阜陵村 ~233檬子村 ~234柿子村 ~235盆古村 ~236高川村

視頻

這條最美街道,見證重慶70年城市變遷,宛若夜晚天上的街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