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衛·米切爾 (作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衛·米切爾 (作家)
圖片來自ifeng

大衛·米切爾英語:David Stephen Mitchell,1969年1月12日-)是一位英格蘭小說家。他已經發表了五本小說,其中有兩本入圍布克獎。他曾居住在意大利日本愛爾蘭。 大衛·米切爾(David Mitchell)1969年生於英國,在肯特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和美國文學,後進修比較文學,獲碩士學位。他曾在日本教過8年英文。因創作《雲圖》而被國人熟知。

2007年大衛·米切爾被美國《時代》雜誌列為「世界100個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時代》對米切爾的評價如下:他精湛的技藝誘使評論家們把他與托馬斯·品欽(Thomas Pynchon)、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等富有革命性的當代作家相提並論。但他依然堅守在自己一片獨特的田地,吸收來自美國作家(如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英國作家(如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和日本作家(如村上春樹(Haruki Murakami))的營養來培育出一種具有完全獨創性的、根基奇特的果實。

米切爾的第一部小說《Ghostwritten》(可翻譯為《幽靈代筆》,1999)即引起文學界重視,這本小說由九個相對獨立但又相互交叉的故事組成,分別發生在日本、香港、四川、蒙古、倫敦、紐約等地,由九個不同的敘事者講述。這本小說獲英國 John Llewellyn Rhys 文學獎,並獲得「《衛報》第一本書獎」(Guardian First Book Award)的提名。 大衛·米切爾的第二部小說《Number9Dream》(《九號夢》,2001)獲2002年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的提名。這本小說講了一個日本男孩尋找生父的故事。2003年大衛·米切爾被《格蘭塔》(Granta)雜誌評為「20位最佳英國青年小說家」之一。


《Cloud Atlas》(《雲圖》,2004)是大衛·米切爾的第三部小說。這本書由六段故事構成,從1840年一位美國人從悉尼旅行到舊金山的日記、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居住在比利時的年輕作曲家、1975年捲入加利福尼亞災難的年輕記者、當今倫敦出版回憶錄的黑道、1984年韓國發生的故事與一個老人敘述當時在夏威夷的青春自語為終結。每個故事聚焦於一位不同的主人公:一個在南太平洋旅行的美國人、一位給患病的作曲家當助手的年輕音樂家、一位調查核電站的年輕女記者、一個拿到一部奇特書稿的倫敦出版商、一個被當做奴隸使用的克隆人,一位在人類文明遭到滅頂之災後過着原始生活的老人。小說先依次講述6個故事的前半部分,然後按相反順序講6個故事的後半部分,整體敘事順序呈1—2—3—4—5—6—5—4—3—2—1的奇特結構。當被問及為何如此醉心於小說結構的嘗試時,大衛·米切爾的回答是:情節、人物、主題、結構作為構成小說的四要素,其中表現情節和人物的各種手法已經被前人挖掘殆盡,主題需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是個人所能決定的;留給新作家的,就只有在結構上創新了。 《Cloud Atlas》入圍2004年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


作品《Black Swan Green》(《綠野黑天鵝》, 2006)是一本半自傳小說,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初英國小村莊裡一個13歲男孩在13個月裡發生的事,每一章描寫一個月內發生的事。 大衛·米切爾的最新作品《The Thousand Autumns of Jacob de Zoet》(《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2010)一經出版即問鼎英聯邦作家獎,是大衛·米切爾極其重要的一部作品,該書的故事背景是1799年長崎灣的出島,這是日本當時唯一的一座貿易港埠,也是日本通向世界的唯一窗口,日本設置這座島的用意,正是為了不讓西方人踏足本土。狡猾的商人、奸詐的翻譯、收費高昂的高級妓女混跡於斯。虔誠的年輕辦事員雅各布·德佐特來到此地,準備用滯留東方的五年時間,賺取充裕的財富,與荷蘭的富家千金共結連理。與藍場川織斗偶然邂逅,讓雅各布的初衷變得黯然失色,她是曾遭毀容、為位高權重的長崎奉行之子接生的助產士。禮法、利益與歡愉的界線模糊難辨,雅各布發現自己的美夢蒙上了陰影,他倉促地許下誓言,卻橫遭命運的阻撓——後續事態發展之嚴酷,遠遠超過雅各布最糟的設想…

著作

生平

他生於英格蘭紹斯波特。成長於伍斯特郡的Malvern。他獲得了肯特大學比較文學英語文學美國文學)碩士學位。

他曾在意大利西西里島居住過一年,後來移居日本的廣島市,在此教授英語和寫作達8年時間[1]。現在他居住在愛爾蘭南部。


參考文獻

  1. "My wife and I moved to the UK in 2002 because it dawned on us, midway through her second trimester, that back in England I could support the soon-to-be three of us from my earnings as a writer alone. If we had stayed in Japan, on the other hand, where the cost of living was higher, I would have had to stick with the day job in order to bring home enough yen, and I would have been unable to help with the imminent arrival any more than an average Japanese husband—that is, not a lot." http://www.theparisreview.org/interviews/6034/the-art-of-fiction-no-204-david-mitc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