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主教中華全國教務協進委員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主教中華全國教務協進委員會(簡稱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又稱為天主教中央局;英文譯名:Catholic Central Bureau)是20世紀中葉中國天主教的全國教務領導和協調機構,設於中華民國上海市岳陽路197號。

在天主教,聖公會[1]和東正教中,有些信徒會將聖人[2]的名字作為自己兒女的名字;有些則會在受洗後,領受聖人的名字。此舉期望藉所屬之聖人,能為帶有自己名字的信徒祝福和禱告。有些聖人會有紀念日,紀念日的命名也會冠以聖人的名字。

簡介

1947年12月3日,聖座第一任駐華公使黎培理總主教指示創辦天主教中華全國教務協進委員會。下設文化事業組、法律組、教友傳教組(領導各地的聖母軍活動)、勞工組、修院教育組、學校教育組、宗座善會組、聯絡組、留學生服務組、農業組(設於南京)。在上海北京、天津設立3個分會。委員十餘人,來自中國南北各省的不同傳教區以及不同的修會背景,國籍方面大致中外各占一半:

華理柱(天主教江門教區主教、美國瑪利諾外方傳教會會士),任秘書長;

趙玉明(天主教林東監牧區主教、生於法國的加拿大魁北克外方傳教會會士),任副秘書長、修院教育組主任;

陳哲敏(教廷駐華公使館的中文秘書);

高樂康(François-Xavier Legrand,比利時籍),任文化事業組主任,主編該會機關報英文《中國傳教士》(China Missionary)雜誌;

梅雨絲(Meeus Charles,比利時籍),任財務組組長;

莫克勤(愛爾蘭聖高隆龐會傳教士),來自天主教漢陽教區,任聖母軍組組長;

沈士賢(中國籍),來自漢陽教區,宗座善會組主任,負責發展聖母軍;

田望霖(Allain De Terwangne,比利時籍),任法律組主任;

董世祉(中國籍),任協進會教理講座組組長;

張介眉(中國籍);

高思謙(天主教汾陽教區副主教),學校教育組、勞工組主任;

毛振翔(中國籍),留學生服務組主任;

明德(F. A. Mc Vaire又譯麥槐爾,美國籍),中國天主教福利會主任

陳哲敏、沈士賢、董世祉為1950年代中國天主教「四大才子」之列(連同張伯達),陳哲敏為羅馬傳信大學教授、哲學博士,沈士賢擁有歐洲大學的神學、哲學及政治三個博士頭銜。陳哲敏、沈士賢均在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和震旦女中兼課,藉機接觸青年學生,鼓勵他們忠於天主教信仰,激發宗教熱情。在震旦女子文理院成立了上海聖母軍第一個支會——「善導聖母軍支團」。1949年初,又在震旦女中先後組建2個支團,分別名「可奇之母支團」和「仁慈之母支團」,共22人。1949年3月27日,沈士賢率上海聖母軍人員在伯多祿堂舉行誓師大會。此後,聖母軍在上海市迅速發展。

1951年6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宣布查封天主教中華全國教務協進委員會。1951年9月6日,陳哲敏、沈士賢、侯之正,高樂康,趙玉明5人在上海天主教協進會,莫克勤神父在高隆邦會同日被捕,關在上海市南車站路看守所(關押特務的地方)。1951年10月8日,上海市軍管會宣布取締聖母軍。

沈士賢因風濕性心臟病在上海市監獄醫院病逝。侯之正神父也在關押期間病逝。1954年趙玉明主教、莫克勤神父被驅逐出境。

1958年10月18日,華理柱主教在上海被判處20年徒刑。

1960年3月17日,陳哲敏作為龔品梅反革命集團成員之一,同1955年9月8日被捕的龔品梅主教等人一起受審,被判處20年徒刑。判刑後,被送到安徽黃山,修築登山公路。1961年8月26日,陳哲敏在安徽省巢湖地區廬江縣白湖農場因營養極度缺乏、勞役過重死亡。

1970年7月10日,因中美關係將要有重大變化,華理柱主教被提前釋放,成為最後一個離開中國大陸的西方傳教士。

視頻

天主教中華全國教務協進委員會 相關視頻

隨走記 31 上海內陸最高峰上的天主教大教堂
中國天主教第九次全代會閉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