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天府穴】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太陰肺經。天府穴的位置:腋前紋頭下3寸處。中醫認為刺激雲門穴有緩解治療支氣管炎、咳嗽、喘息、上臂前外側痛等作用。

目錄

穴位含義

輸供肺經的陽熱之氣上達於天。
天,天部也。府,府宅、門府也。天府名意指本穴為肺經陽氣上輸天部之門府。本穴物質由雲門穴傳輸而來,和天府穴處的溫度場相比,雲門穴傳來的氣血 物質溫度仍處於高位,在天府穴處氣血物質的變化仍是散熱縮合冷降的變化,所散之熱以陽熱之氣的形式上輸於天,穴名之意即在於強調穴內氣血物質的這一變化, 故名天府。

概況

【取穴】臂向前平舉,俯頭鼻尖接觸上臂側處是穴[1]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中的氣態物,其存在形式為雨狀雲系,比雲門穴的溫度、壓力要低,所處的天部空間層次也比雲門穴的要低。
【運行規律】氣血運行分為二個方面,一是雲門穴傳來的雨狀雲系氣態物進一步散熱縮合冷降,化為密度、比重更大的雨狀雲系並向俠白穴傳輸,二是隨着穴內物質的熱散,一部分氣化的陽熱之氣上升於頭面的天部。
【功能作用】承傳肺經的氣血物質,通過熱散的方式傳遞肺經的陽熱之氣上達天之天部。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有調理肺氣,安神定志、清上焦,疏經絡的作用。
【主治病症】主治咳嗽,氣喘,支氣管炎及哮喘,咯血,癭氣,鼻衄,目眩,不能遠視,多睡,神志恍惚,善忘,悲苦,上臂外側前廉痛,上臂內側痛、麻木不仁,身腫身脹,身重嗜睡等。
【配伍應用】
天府穴配合谷穴治口鼻出血。
天府穴配膈會穴、氣舍穴治癭氣、咽腫。
天府穴配肩髃穴、天宗穴治肩臂痛。
天府穴配肩髃穴、曲澤穴,有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上臂疼痛。
天府穴配臑會穴、合谷穴、氣舍穴,治癭氣、咽腫。
天府穴配合谷穴、迎香穴,治鼻衄。
天府穴配合谷穴,有清熱涼血的作用,主治鼻衄。
天府穴配中府穴、雲門穴、華蓋穴、肺俞穴,治哮喘。
天府穴配臑會穴、氣舍穴、間使穴、太沖穴、太溪穴,有行氣活血,解郁散結的作用,主治癭氣。

穴位療法

【針刺】一般直刺0.5~1.0寸。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脹感,可向肩部或肘部放散
【艾灸】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艾條灸5~10分鐘。
【按摩】常用中指指腹揉按天府,每次左右各按1~3分鐘,對鼻部有保健作用,可預防鼻塞、鼻炎

視頻

灸大夫一穴就會第249期|天府穴:調理過敏性鼻炎的良藥!

參考文獻

  1. 天府穴,穴位密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