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上法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上法皇指的是出家(在日本或稱「入道」)為僧的上皇,簡稱法皇。日本天皇遜位後稱太上天皇,簡稱上皇,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

在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的日本,佛教十分興盛,多位天皇心儀佛法,故退位後出家為僧。日本院政時代最後一個握有實際政治權利的法皇是後白河天皇。[1]

定義

簡稱法皇,是日本歷史上的太上天皇出家遁入佛門後的稱號。

法皇介紹

第一位出家的日本太上天皇是平安時代的聖武上皇,但當時並沒有稱他為「法皇」。有記載的第一位被稱為「法皇」的出家上皇是宇多上皇,但他被稱為「宇多法皇」後不久就停止使用「太上天皇」的尊號。雖然法皇在本質上就是上皇,但在法律程序上,被稱為「法皇」者未必就享有上皇的尊號,而享有上皇尊號者也可以被稱為「法皇」,如被尊為「後高倉院太上天皇」的守貞親王,他也被稱為法皇。所以,相對於具有尊號意義的「太上天皇」,「太上法皇」只是一種通稱,不需要經過冊封。

在院政時代,上皇和法皇都是院廳的開設者和領導者,可以稱他們為「院」,他們的地位高於在任的天皇,且掌握實際大權,被稱為「治天之君」。相對於上皇的全稱「某院太上天皇」,法皇的全稱是「某院太上法皇」。(「某」是上皇或法皇所在院廳的名字,即院號,也被作為諡號。)如後鳥羽法皇的全稱是「後鳥羽院太上法皇」,不過當稱某法皇為「某院」時,「太上法皇」四字常常省略。明治維新後廢除了院號,一般只稱「某太上法皇」,簡稱「某法皇」。

大多數法皇不問政事,只潛心研究修行佛學和佛法,再加上後來攝關和幕府先後掌權,院政形同虛設。但也有部分法皇利用院政之便試圖掌控國家實際權力,與攝關和幕府相抗衡,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源平合戰中的後白河法皇,他周旋於源氏和平家之間,翻雲覆雨,更挑撥源賴朝與源義經兄弟,力圖從中漁利,恢復日本皇室的權力,結果失敗,被後來開創鎌倉幕府的征夷大將軍源賴朝評價為「日本國第一大天狗」。

法皇一般都曾擔任過天皇,只有守貞親王一人例外,他是後堀河天皇的親生父親,未做過天皇,兒子即位後尊他為太上天皇,而此時他已經出家為僧,所以也被稱為「法皇」。還有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在死後獲皇室所贈「太上法皇」稱號,但被其家人拒絕,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法皇。

日本至今為止最後一位法皇是江戶時代的靈元法皇。

視頻

太上法皇 相關視頻

二戰後,麥克阿瑟管理日本,當時人稱「太上天皇」
太上皇帝之寶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