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平寨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平寨鎮'(TaipingzhaiZhen)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21千米。北界長城。轄2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太平寨村。東、西清河分別自長城城子嶺口、大嶺寨口流入,於太平寨城南匯合過境。

太平寨鎮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21千米。北界長城。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3.18萬人(2002年)。轄2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太平寨村。東、西清河分別自長城城子嶺口、大嶺寨口流入,於太平寨城南匯合過境。[1]

基本簡介

太平寨鎮,鎮政府駐太平寨村。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3.18萬。轄29個村委會:太平寨一、太平寨二、太平寨三、太平寨四、北劉古莊、南劉古莊、東牌樓溝、好桫欏峪、北王莊、城子嶺、蘭城溝、高古莊東趙莊王家峪大嶺寨、北張莊、東辛莊、擦崖子、馬莊子、韓家河、樓房峪、龍辛莊、鴿子庵、黃土嶺、周家峪、馬家峪、西溝、馮莊、水峪。

太平寨鎮位於遷西縣東北部21公里處,北鄰寬城、青龍兩縣,東接遷安市,南臨大秦鐵路和三撫國道,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遷西縣經濟文化重鎮之一。全鎮總面積1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544畝,林地134280畝。轄29個行政村,9608戶,共31029人。2003年底,全鎮完成農村經濟總收入64124萬元,純收入14673 萬元;完成鄉鎮企業增加值27455萬元,利稅6787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入4218 萬元;完成財政收入1100萬元;完成人均可支配性收入3690元。

人文歷史

據載:古時南太平山有馬西雨為山寨王,北太平山有楊從巨為山寨王,該村在山澗,故取名太平寨。明代,曾有參將游擊在此駐守,並築有城堡。明隆慶二年改名為太平營,後又改名為太平寨。另有說法曰:漢代華佗、唐代孫思邈等名醫都曾在此地治病救人,減少了疾病流行。因此,這裡病死的人少於其他任何地方,故取名太平寨。後人為紀念幾代名醫,自唐代起建起了藥王廟。傳說孫思邈逝世於農曆四月二十八日,故屆時人們自發前來祭奠,以示懷念。1994年,一村對藥王廟進行全新修繕後,每年前來祭奠人數達萬人以上。[2]

特色產業

太平寨鎮立足山場廣闊優勢,不斷深化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2001年—2003年,投資近400萬元實施了南大門萬畝荒山開發工程,完成圍山轉整地7000畝,修路29公里,栽植各種果樹50萬株,修建集雨水窖300個,形成了以板栗、金太陽杏、愛宕梨為主的特色果品產區。現全鎮有板栗樹101萬株,常年板栗產量100萬公斤;在該鎮大嶺寨、城自嶺、擦岩子一線長城腳下石灰岩帶上,特產安梨歷史悠久,品質優良。其中大嶺寨安梨以其皮薄、肉厚、核小、酸甜可口聞名於京、津、唐地區。該村原有安梨樹3萬株,常年果品產量20萬公斤。秋季安梨未下樹,採購者已至。2003年,又投資4萬元,新規劃了600畝安梨基地,栽植安梨苗3.6萬株;以南劉古莊、黃土嶺為中心,輻射南片10村形成了3000畝的玉米種植基地;以樓房峪為龍頭,帶動東辛莊、太四村等村形成了800畝的藥材生產基地。

礦產資源以鐵礦、石灰石為主,已探明的鐵礦儲量2000萬噸,石灰石儲量1200萬噸,形成了鐵礦採礦、鐵選、燒結、煉鐵一條龍生產,全鎮共有大小礦點近100個,選廠50家,年產鐵礦石100萬噸,鐵精粉50萬噸;為開發石灰石資源,該鎮謀劃了30萬噸水泥廠項目,正在廣泛招商。[3]

旅遊資源

太平寨鎮旅遊業前景廣闊,資源豐富,有蜿蜒起伏的古長城遺址,有明代的古磚窯、古灰窯遺址,有傳說中韓湘子讀書成仙的攻書台,更有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36.7億年前的麻礫岩。1978年,聯合國地質科學研究會通過衛星對地球物理探測,在太平寨的西山發現了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太古代紫蘇斜長麻礫岩,距今已有36.7億年。一時間,太平寨便成了世人矚目的地方,許多科學家、詩人、畫家和海外人士到此一睹古岩風采。2003年,該鎮請市老促會領導對旅遊資源進行了踏查,並進行了旅遊開發策劃和旅遊特色產品設計,其中古岩製作的工藝品樣品深受人們喜愛,非常搶手。今年,該鎮已將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開發列入重點工作。

社會事業

村道公路建設

太平寨還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鎮內現有3處集貿市場,大型超市一處,商場、商店近百家,有中小學20所,高標準四層太陽能式教學樓一座。2002年,投資70萬元修通了省政府確定的長城旅遊路太平寨至金廠峪段13.3公里水泥路,投資150萬元新建了三層鎮政府辦公樓,投資120萬元新建了鎮衛生院四層辦公樓;2003年,投資50萬元修通了長城旅遊路龍辛莊至蘭城溝段6.5公里水泥路,投資30萬元,完成了鎮敬老院翻建工程,使敬老院順利通過了省甲級驗收,重新對小城鎮進行了規劃,並請市規劃設計院設計了占地4080平方米,商業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的中心廣場;今年已將落實城鎮規劃、建設中心廣場、修通清河橋至太平寨6公里路作為重點工作。該鎮還成立了個體私營經濟辦公室,真心實意為外來投資者和個體業主解決實際困難,提供服務。

項目建設

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大批有時之士到此投資辦廠,僅2003年,就有唐山市遠大公司投資 480 萬元,占地 40 畝的 30 萬噸鐵精粉精選廠、北京市海淀區客商投資 130 萬元,日處理鐵精粉 150 噸的龍輝燒結廠、遷西趙衛中投資 127 萬元、日產高鈣灰 150 噸的鑫民高鈣灰廠三家外地企業落戶該鎮。今年,遷安客商段林鐵投資1.5億元、占地100畝、年產焦碳40萬噸的焦化廠正在黃土嶺村建設之中,年內完成一期工程。[4]

民俗風情

黃崖關

春節:在民間習俗中,春節是古老而又最為隆重的節日。在農村,一般從臘月二十三就進入了過年階段。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相傳這一天是「灶王爺」上天的日子,他要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善惡。過去有「二十三,糖瓜粘」的童謠,人們用糖瓜祭灶神,為的是用又甜又粘的糖瓜粘住灶君的嘴,免得在玉皇面前講人間的壞話。還要供上黑豆、甘草和一碗水,以祭灶君所騎之馬。灶上對聯大都寫「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是一種迷信。在生產力和科學都不發達的年代,灶王便成了農民崇拜的對象。建國後,祭灶的習俗已經逐漸斷絕。人們在這天都要「掃房」(也有的地方在二十四掃房),這個習俗由來已久。這天早飯後,人們把屋裡屋外、房前房後徹底清掃一遍,家具、衣服洗滌一新,乾乾淨淨的迎接春節。

過了臘月二十三,過年的氣氛就更濃了。民謠說:「二十四,掃房子(也有說「二十四,寫大字」的);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貼年畫(指年畫、窗花、對聯等);二十九,糊香斗(燒香時用的香斗);三十兒,流油兒(指煉油、燒肉、炒肉);初一,初二磕頭兒(指小輩的給長輩的拜年)」。這些天,人們都忙忙碌碌,準備過年。臘月二十八,家家都在門口貼上大紅醒目的春聯,以此來烘托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表達自己的心理願望。臘月的最後一天是除夕,俗稱「大年三十」。這天,全家老少歡聚一堂,共進豐盛的晚餐。舊時,在除夕之夜有「守歲」的習慣,全家坐在一起,歡歡笑笑,享受天倫之樂。在這新舊年交替之際,辭舊迎新,守歲至半夜,人們還要吃除夕晚上包好的餃子。取其「更歲交子」(新舊年交替自子時起)之意。這大概是餃子的來歷吧。

太平寨長城

陰曆元旦,俗稱「大年初一」。人們很早就起來放鞭炮,相傳此舉是為了驅逐「山魈」。山魈,據說是古時深山裡的一種兇惡的獨角鬼怪,但是它最怕聲響,人們就用燒竹子的爆破聲來嚇跑它。有了火藥後,人們就用火藥裝入竹筒,做成爆竹,後用紙制筒,也稱爆仗或炮仗。到現代,人們已不相信什麼「山魈」了,但還是習慣在春節放鞭炮,藉以歡慶節日,振奮精神。所以,從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聲總是連綿不斷。近些年來,鞭炮、煙花工藝更臻精妙,創製了很多新品種,更給春節增添了歡樂氣氛。初一早晨吃完餃子後,小輩要給長輩拜年,行作揖磕頭禮。長輩要給小輩「壓歲錢」。在路上相遇,一般都說「恭喜發財」、「過年好」之類的吉利話。鄉鄰如有不和睦者,也藉此機會消除隔閡。正月初五稱為「破五」,人們都在「破五」前後互相宴請,表示親密無間,友好相處,以此來增進友誼。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俗稱「元宵節」,它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日。元宵節也叫「燈節」,本縣在正月十五前後,許多鄉村都舉辦花會,有旱船、中幡、高蹺、秧歌、武會等等。他們都串村演出,演出時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熱鬧非常。到了80年代,在文化部門的組織下,元宵節更為隆重。這一天,縣城裡道道花會,接踵而至。到了晚上,還要舉辦放煙火、燈謎晚會、跑花燈等活動,煙花五彩繽紛,花燈別致新穎。縣城的男女老幼、鄉下的青年人等,都擁到街道兩旁飽享眼福。觀看者多達數萬人。

元宵節吃元宵,因元宵形圓音圓,表示「團圓之意」,象徵吃了元宵就一家團圓和睦。元宵或用水煮,或用油炸,吃起來甜糯軟滑,味美可口。

龍頭節 :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名曰「龍頭節」。人們傳說,龍王在這天要去天宮領令,準備為民行雨。人們為使一年風調雨順,做「龍皮」(煎餅)、「龍蛋」(粘餑餑)、「龍鬚」(麵條)來供奉它。至今每到「二月二」,人們總是習慣食用煎餅,粘餑餑和麵條等。

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寒食節」。主要風俗是:禁火寒食,祭祀祖先。相傳是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為悼念亡臣介之推而沿襲下來的一種祭禮形式。近代,在清明節這天禁火寒食的人已基本沒有了,但利用清明節悼亡祭祖的習俗卻一直沿襲下來。人們懷念已故的親人,在墳前燒香上供,在墳頭上壓紙錢,以此來表示對親人的懷念。建國後,上墳燒紙的習慣逐漸減少。但學生和教師們每年都要去祭掃烈士墓,緬懷先輩的功績,從而受到革命傳統教育,漸已形成了一種新的習俗。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即「初」的意思;「午」是按干支排列而來,五月正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就叫「端五」這天人們習慣在門上插艾蒿,包粽子,兒童帶五色線。端午早晨,門上插艾蒿,傳說是唐朝百姓在黃巢起義時為避災難而沿襲下來的。其實,端午插艾,是講衛生的習俗。因為艾蒿具有避瘟解毒之功能。這是一種值得繼承的良好習慣。包粽子,相傳是為紀念兩千多年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本縣的粽子,多用黃粘米、粘高粱米、江米、大棗、豇豆等原料,用葦葉包成菱形。煮熟後蘸糖吃,味美香甜。端午前後,兒童們在手腕、腳腕上系五色線,說這樣可以除病祛災,長命百歲。據說一切邪鬼、瘟神等都怕五色線,人們就把它當護身符了。這個習俗帶有迷信色彩,建國後逐漸廢除了。另外,還有兒童們有胸前戴荷包、剪紙葫蘆貼在門上的習俗,據說它們可以收服瘟災。在本年出嫁的閨女,要回娘家過節,稱為「躲端午」。這些習俗也已逐漸廢除了。

乞巧節:農曆七月初七,民間稱為「乞巧節」。傳說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見一次,普天下的喜鵲都飛到銀河兩岸,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過鵲橋相會。織女是天宮有名的巧女,婦女們都在這天晚上趁她離開天宮與牛郎見面的時候向她乞求智巧,所以人們稱七月七為「乞巧節」。這天晚上,姑娘、媳婦們打一盆水放在黃瓜架下,傳說能在水中看到牛郎與織女相會的影子。中午,她們往水盆中扔花針,如果花針的影子象棍子,手就拙;如果花針的影子象剪子,手就巧。建國後,這些習俗已不存在。

麻姑節:農曆七月十五為「麻姑節",俗稱「鬼節"。相傳,麻姑無兄弟姐妹,她為了侍奉二老雙親,一直未出嫁。到父母雙亡時,她已成了老年人。她感到無依無靠,孤苦伶丁,便在七月十五這天晚上投河而死。鄉親們念麻姑是個烈女,又是個孝女,便把蠟燭插在瓢上,點燃後放在河裡,叫「撒河燈」,為麻姑照亮。同時還為麻姑擺上供品,燒紙錢,以此來表示人們對麻姑的懷念,對後輩子女也是個教育。此習俗建國後已經絕跡。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也是「團圓節」。中秋節親朋之間互相饋贈月餅。這時的五穀雜糧相繼成熟,人們為了慶祝豐收,中午要吃一頓豐盛的午餐。晚上要賞月,並吃些西瓜、月餅等圓形的食品,邊吃邊講關於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仙兔搗藥等。外出辦事或遠離家鄉的人,也要趕回家中團聚。新出嫁的閨女和未結婚的兒媳,一般要在八月十六接來吃「餐遺」。

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此時已進入冬季,天氣逐漸寒冷,人們都要換上棉衣,於是想到已故的親人也該換寒衣了。舊時人們有在墳前燒五色紙(剪成衣服狀)的習俗,叫作「送寒衣」,以此來表示對親人的悼念。此習俗帶有迷信色彩,今已不多見。

臘八日: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相傳「臘八"是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日子。最早是寺院的和尚在這一天煮粥祭佛,後來傳為民間習俗。又一說,此時一年的收穫已經完畢,應祭萬物之神以表農家的心意。從古至今,臘八這天,家家都要做上一頓「臘八粥」。一般用粳米、小米、高粱、黃米、爬豆(豇豆)、大棗、栗子、花生等原料,煮熟後香甜可口。人們習慣在這天醃「臘八蒜」。將剝好的蒜用醋浸泡,密封起來,20天後,蒜變成綠色,味道極美,是吃水餃的好佐料。舊時,出嫁不久的閨女在媽家「躲冬」,到這天吃過「臘八粥」就得回婆家準備過年了。[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