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中文名 :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台灣宜蘭縣大同鄉,現為林務局所管轄。1989年成立。早在伐木時期,甚至其作業地仍在多望溪流域之際、羅東林鐵出現之前,太平山借着其本身的雲海幻景、日出奇觀等天然景觀,早已成為台灣十二勝景之一,林鐵通車之後,登山客日增。[1]

成立

隨着時光流逝,號稱全台林木生產紀錄保持者的太平山也逐年減產,受到戰後社會型態變遷和生活環境改變、國民開始重視戶外休閒活動的影響,太平山林場為遵行蔣經國總統"發展蘭陽地區觀光事業及太平山森林遊樂區"之指示,暨符合台灣林業改革方案第41條"發展林業多種用途,建設自然生態保護區及森林遊樂……。"之規定,於1977年經過前蘭陽林區管理處會同觀光局、林務局,積極規劃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的建設事宜,並逐年編列預算,期使遊樂區早日對外正式營運。

1982年6月太平山林場生產終結,蘭陽林區管理處不久後改組成為羅東林區管理處,此後即把所有資金投入森林遊樂區的規劃上。在規劃結果中,其範圍及遊憩據點,包括土場、仁澤溫泉、中間、蘭台、白嶺、上平、太平山、獨立山翠峰湖、大元山等,面積共12631公頃。全區依據地理、動植物、人文等因素規畫分為四大區,分別加以各種相異的保護、管理。

1989年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正式成立,由於其經營方式多元,加上以原生產作業所遺留的山地軌道、流籠、台車、機關車、客車、集材機、檜木房屋等遺蹟,為區內增添不少的觀光資源而別具一格。民眾多認為這地方可讓他們休閒兼觀察、省思、或學術研究,因此成立以後,到訪的旅客絡繹不絕。

隨着登山公路的開通及改善,以及入山管制的放寬等,太平山旅遊人數逐年成長。據報載,1995年元旦三天連續假期中,到訪太平山的有13500人,與去年同時期相比成長了一倍左右。古老的太平山再度蓬勃發展,更凸顯了太平山與其他地區的特殊之處。

仁澤地區

土場

為太平山出入門戶,"土場"是日本語中的林業用語,意即木材聚集地 或卸材場地,過去為太平山木材轉運站,也是平地森林火車的起點,今日旁邊停車場則為過去卸材場。現在土場收費站已由原來的車站改成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售票站,遊客須由此購票進入遊樂區,附近規劃停車場及森林小火車等景觀展示。

鳩之澤溫泉

此地海拔520M因有溫泉湧出,自日治時代起設有溫泉浴場稱為鳩之澤溫泉。現乃為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的前哨站。由土場到此僅4公里,距太平山約有22公里。

太平山地區

太平山雄峙於宜蘭縣大同鄉境內,標高1950公尺,一年四季常雲霧繚繞,其"太平雲海"更為台灣十二勝及新蘭陽八景,晴朗之際可眺望桃山、大霸聖棱、南湖大山等高峰,氣勢礴其間含蓋冷溫帶、亞熱帶及暖溫帶的森林,為昔日台灣三大林場之一,區內蘊藏豐富的天然鐵杉、扁柏、紅檜等樹種。近年來保育觀念的興起,國人更勝休閒旅遊之風氣,終於民國72年乃改以森林遊樂區的方式經營。


太平山區幅員廣大,面積約12,631公頃,包括土場、仁澤、中間、蘭台、白嶺、上平、太平山、翠峰湖、三疊瀑布、獨立山等景觀據點。其中仁澤、太平山、翠峰湖等三處規畫完善;太平山原始森林公園、三疊瀑布、等多處森林浴場,昔日高山運材鐵道闢建的蹦蹦車道與伐木設施等,不但可認識台灣早期的林業史與高山地區的自然景觀,更適合登山健行活動,是全家假日出遊的好去處。

太平山因地勢及山脈走向關係,使太平洋海洋暖風順山谷而入,氣候濕潤,全年各月份相對濕度均甚高,宜蘭地區相對濕度為台灣最大者,約為86%,本區更高達90%以上,屬於重濕型,經常濃霧不開,增添雲霧飄淼之山區景致。 雨季自10月至翌年2月,夏季時有颱風侵襲,挾帶豪雨,使得全年降雨量均甚豐沛。本區氣溫受海拔高度影響,在1,000公尺以上地區冬季可見降霜現象,海拔1,800公尺以上則可能降雪。太平山、獨立山、翠峰湖等據點幾乎每年都有降雪紀錄,不過降雪時間很短。

夏日季節海拔高於1,000公尺以上的太平山、翠峰湖,都是避暑勝地。 本區得溪流水源發源於高山,落差大,蝕力亦大,因地質因素,常使岩基嚴重沖蝕。又因屬粘板岩系,築壩蓄水可行性不大。依其地理位置及各事業區關係而區分,在太平山事業區以多望溪及田古爾溪為主,為蘭陽溪上游之支流。


羅東事業區以羅東溪為主,注入蘭陽溪下游。在南澳事業區以南澳北溪為主,翠峰湖為本區內的高山湖泊,根據民國七十六年4月由中山大學海洋地質研究所所做的台灣地區湖泊水庫水質酸化程度調查顯示,翠峰湖酸鹼度為4.68,可謂滿湖酸水。和平事業區以和平溪為主,另有支流留興溪及茂興溪,含砂量少、水質清澈。

太平山冬季時而飄雪,皚皚白雪覆蓋大地,形成一片銀白,是冬日賞雪的絕佳景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