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平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平山鎮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下轄鎮,地處長嶺縣東南部,距長嶺縣縣城50千米,距省會長春市72千米。東、東南與農安縣接壤,南、西南與永久鎮三縣堡鄉相連,西與利發盛鎮海青鄉光明鄉毗鄰,北、西北與三青山鎮交界。行政區域總面積175.16平方千米。清代,光緒十五年(1889年),屬農安縣農平社;1984年,太平山鄉改太平山鎮。截至2018年末,太平山鎮有戶籍人口27696人。截至2020年6月,太平山鎮下轄11個行政村。2011年末,太平山鎮財政總收入0.3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7128元。[1]

中文名: 太平山鎮

外文名: Taioingshan town

別 名: 太平山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

地理位置: 長嶺縣東南部

面 積: 175.16 km²

下轄地區: 1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太平山村太平山屯

電話區號: 0438

郵政區碼: 131529

氣候條件: 中溫帶大陸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吉J

人 口: 27696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清代,光緒十五年(1889年),屬農安縣農平社;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劃歸長嶺縣,改為長豫區。

民國八年(1919年),更名第三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為太平山村;民國三十年(1941年),劃歸長春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設第六區。

1950年,更名第三區。

1956年,設太平山鄉。

1958年,改為紅星公社;1958年底,更名太平山公社。

1983年,公社改鄉。

1984年,鄉改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太平山鎮下轄11個行政村:南太平山村、西新村、永安村、車木鋪村、平安村、吳大屯村、興隆山村、徐家屯村、三教寺村、盧家屯村、新太平山村。鎮人民政府駐地太平山村太平山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太平山鎮地處長嶺縣東南部,距長嶺縣縣城50千米,距省會長春市72千米。東、東南與農安縣接壤,南、西南與永久鎮、三縣堡鄉相連,西與利發盛鎮、海青鄉、光明鄉毗鄰,北、西北與三青山鎮交界。行政區域總面積175.1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太平山鎮全境為淺丘狀台地,地形呈東西走向,南北寬約9千米,東西長約19千米。南北兩側為草原和低洼地,中部為淺丘狀連片耕地。

氣候

太平山鎮氣候屬中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其特點四季分明,冬有嚴寒,夏無酷暑,春早風沙多,秋涼霜早。多年平均氣溫在10℃;年平均生長期140天,年平均無霜期140天,最長達150天,最短的120天;年平均日照2900小時,年總幅射250.1千卡/每立方厘米,0℃以上天氣持續210天(一般為3月25日至11月5日)。年平均降水量440.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為60.2天,最多達69天(1984年),最少為43天(1995年);極端年最大雨量591毫米(1984年),雨量集中在7—9月,8月份最多。

水文

太平山鎮東北部有五道泉子溝和拉拉屯溝流入太平山水庫,南部有東新溝流入三教寺水庫。

自然資源

太平山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蟲、風災,特別是旱災,十春九旱。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5年,從6月中旬至8月末,近80天時間無雨,小苗枯萎,部分居民水井枯竭,人畜飲水困難,經濟損失千餘萬元,年終公頃產糧千餘千克,人均收入跌至512元。

太平山鎮水資源豐富,位於太平山鎮東北部的太平山水庫和西南部的三教寺水庫是兩座中型水庫,庫區總面積261.7公頃。太平山水庫上游的五道泉子終年泉水不斷。

人口

2011年末,太平山鎮轄區總人口26398人。總人口中,男性13170人,占49.9%;女性13228人,占50.1%;14歲以下5130人,占19.4%;15—64歲18298人,占69.3%;65歲以上2970人,占11.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6134人,占99%;有滿、回、朝鮮等6個少數民族,共264人,占1%。人口出生率4.2‰,人口死亡率3.1‰,人口自然增長率1.1‰。

截至2017年末,太平山鎮有常住人口27426人。

截至2018年末,太平山鎮有戶籍人口2769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太平山鎮財政總收入0.3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0萬元,比上年增長0.3%,是1949年的11.2倍,比1978年增加3.1倍。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00萬元,企業所得稅7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和1.1%。人均財政收入7128元,比上年增長2.1%,是1949年的10.1倍,是1978年的5倍。

2014年,太平鎮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1000元。

農業

截至2011年末,太平山鎮有耕地面積1.2萬畝。農業生產總值從1949年的400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1.3億元,2011年達到5.1億元。比上年增長5.2%,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8.2%。有大型農業機械26台,農民人均純收入7500元。太平山鎮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葵花、雜豆、甜菜、油料。2011年,太平山鎮糧食產量15萬噸。蔬菜種植面積600畝,產量1260噸,其中馬鈴薯800噸,大白菜400噸。太平山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太平山鎮生豬年末存欄5.7萬頭,羊年末存欄量3.8萬隻,牛年末存欄量3800頭,上市家禽2.9萬羽。2011年,太平山鎮畜牧業總產值1億元。生產肉類96.2噸,其中豬肉29.5噸,牛肉23.7噸,羊肉15噸,驢肉28噸;禽蛋25噸。截至2011年末,太平山鎮累計造林0.9萬畝,其中經濟林332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8.2萬株,林木覆蓋率6.5%,活立木蓄積量3.9萬立方米。2014年,太平山鎮新打水源井475眼,全鎮達到2760眼,農田澆灌面積覆蓋85%,糧食產量達到23萬噸。發展了菇娘、牛奶草莓、中式油桃、無核葡萄等特色種植業,共種植菇娘13公頃,收入達到58萬元;興建2000平方米溫室大棚種植綠色無公害牛奶草莓,純利潤達到30萬元。2014年,太平山鎮全鎮新增牧業養殖小區5個,基礎母牛、生豬、羊、禽、奶牛分別發展到8000頭、26000頭、40000隻、210000隻、1200頭。

商業

2011年末,太平山鎮有商業網點2100個,職工3015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42億元,比上年增長1.1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1億元,比上年增長1.2%。

金融業

2011年,太平山鎮金融產業增加值0.32億元,比上年增長4%,是1978年的7倍,實現稅收200萬元。年末有農業銀行和吉林省農村合作信用社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0.6億元,比上年增長12%,是1978年的7倍;人均儲蓄8.8萬元,是1949年的28倍,比1978年增長5倍。各項貸款餘額1億元,比上年增長4%,是1978年的3倍。

郵政業

2011年末,太平山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01.5千米,投遞點27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0.7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31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75萬件,征訂報紙1.2萬份、期刊0.64萬冊,業務收入80.7萬元。

電信業

截至2011年末,太平山鎮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1個。固定電話用戶0.76萬戶,比上年增加0.11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20.7%,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戶3萬戶,比上年增加0.28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為80.1%,比上年提高7.2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50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0.2萬個,其中已占用端口總數0.1萬個,寬帶接入用戶0.2萬戶,比上年增加13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500萬元。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太平山鎮因取義太平而得名太平山。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太平山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378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1所,在校生779人,專任教師6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5.6%。初中1所,在校生362人,專任教師5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太平山鎮教育經費110.6萬元。2014年,太平山鎮教育資金120萬元。興建中心校教室22間、1440平方米;新增教學設備56台套,桌椅600餘套。

體育事業

2011年末,太平山鎮有體育場地11個,學校體育指導人員11人。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2.1%。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太平山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其中公立衛生機構病床120張,固定資產總值0.8億元。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16人。

2011年,太平山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1萬人次,住院手術190台次,出院病人1.2萬人次。

2011年,太平山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0.0026‰,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7.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3萬人,參合率97%。孕產婦死亡率0.003‰,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2.1‰、0.7‰、0. 24‰。

社會保障

2011年,太平山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0戶,人數98人,支出19.3萬元,比上年增長7.8%,月人均164.1元,比上年增長7%;城市醫療救助12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68人次,共支出1.4萬元,比上年增長6.9%;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8人次,支出0.5萬元,比上年增長2.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326戶,人數2450人,支出294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100元,比上年增長2.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6人,支出7.02萬元,比上年增長10.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42人;農村醫療救助19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8人次,共支出2.2萬元,比上年增長9.7%;農村臨時救濟123人次,支出0.9萬元,比上年增長2.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0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2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2萬元,比上年增長3.6%。社會福利費110萬元,比上年增長7.8%;社會服務單位1個。2011年,太平山鎮全年接受社會捐款97萬元,接收捐贈衣被1.2萬件,使162人(次)困難群眾受益。2011年,太平山鎮新增就業人員2181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97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5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全年共幫助1219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組織2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

基礎設施

截至2011年末,太平山鎮居民自來水普及率51%。排水溝6900延長米。鎮區擁有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3台,高壓輸電線路2條,總長度20千米。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79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8.1%,供電可靠率98.9%。2014年,太平山鎮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820萬元。新建、維修水泥路、砂石路、紅磚路共計50公里,新建文化娛樂廣場1500平方米,改造電網12公里。全年整治村屯11個,整治道路42公里,栽植綠化苗木50000株,清拆違章建築12處,清理垃圾3000方。

交通運輸

2011年,太平山鎮有省道S106線過境,縱貫全境19千米,縣級公路三太公路在鎮區與S106省道交會。日均發送客車26輛,日客運量500人次,年貨運吞吐量320萬噸。2011年末,太平山鎮有出租車260輛,年客運量16萬人次。

視頻

太平山鎮:周密部署 全力推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