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太极一号)
前往: 導覽搜尋
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又名:太極一號)是中國第一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研製。

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實現了我國迄今為止最高精度的空間激光干涉測量,成功進行了我國首次在軌無拖曳控制技術試驗,並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微牛級射頻離子和雙模霍爾電推進技術的在軌驗證。

衛星功能

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科學(二期)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首發星,將在軌試驗驗證空間微重力條件下超高精度控制和測量技術。

發射記錄

2019年8月31日7時41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和瀟湘一號07衛星發射升空,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1]

太極計劃

太極計劃是一項中國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最早於2008年提出,它計劃在2020年到2025年發射「太極探路者號」試驗雙星系統,搭載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進行驗證,之後預期在2033年發射三顆衛星,在繞日軌道上組成邊長300萬公里的等邊三角形,以探測中低頻段的引力波信號。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文瑞、吳岳良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

2019年8月31日,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發射意義

「太極一號」實現了我國迄今為止最高精度的空間激光干涉測量,成功進行了我國首次在軌無拖曳控制技術試驗,並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微牛級射頻離子和雙模霍爾電推進技術的在軌驗證。

2019年12月25日,「太極一號」在軌測試實驗總結評審會上,評審專家認為,「太極一號」的各項功能、性能指標滿足研製總要求,成果超出預期,在軌測試實驗取得成功。

2020年1月8日,中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在軌交付儀式在北京舉行[2],總結確認衛星圓滿完成了4個月的在軌測試實驗任務,測試結果表明衛星功能和性能指標優於研製總要求。

視頻

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 相關視頻

科學強國,中國的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我們離揭開宇宙的真相又近了一步!
我國成功發射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