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頭灶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台市頭灶鎮位於蘇中東部黃海之濱,屬北亞熱帶海洋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降雨量1100毫米,年平均氣溫15℃,年日照2210小時,平均無霜期237天。境內屬於長江中下游沖積平原,地面平均高度海拔3.5米,地基承受力大於10T/平方米。頭灶屬於長江金三角沿江經濟開發帶,在上海經濟輻射圈之內。轄1個社區管委會,34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7.6萬人.[1]

簡介

頭灶鎮東台市頭灶鎮位於蘇中東部黃海之濱,屬北亞熱帶海洋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降雨量1100毫米,年平均氣溫15℃,年日照2210小時,平均無霜期237天。境內屬於長江中下游沖積平原,地面平均高度海拔3.5米,地基承受力大於10T/平方米。頭灶屬於長江金三角沿江經濟開發帶,在上海經濟輻射圈之內。全鎮總面積12246公頃,耕地面積11萬畝,現轄17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50多中小企業。有人口4.8萬人。因為東台曾是鹽場,頭灶鎮是其中煮鹽的地方,所以頭灶鎮又被譽為「天下第一灶」,是東台市重點鎮之一。

區位優勢

頭灶鎮緊臨市政府駐地東台,鎮區西端緊依新長鐵路,鐵路交通北與隴海線、南與滬寧線相連。公路與204國道、寧靖鹽高速,高速入口處距本鎮取10公里。兩小時公路交通可分別抵上海、南京、連雲港等國內大中城市,100公里內有南通、鹽城機場。內河航運便捷,沿泰東河、通榆河直接交匯京航大運河。連雲港、南通港、上海港為南北主要出口口岸。[2]

經濟建設

江佳機械頭灶鎮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一直處於蘇北領先位置,已連續七年獲得江蘇省文明鎮命名,2002年又獲國家命名表彰為全國文明鎮。以工業為主體的經濟結構為新一輪跨越發展集聚了後勁,國家中型企業東強股份有限公司、天騰化工有限公司、江佳機械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中小型企業與國內著名企業和德、美、韓、日等許多國家和地區保持着緊密性的貿易合作往來,鐵路信號電纜、氯化聚乙烯等一批產品獲國家高新技術重點產品認證,江佳木工機械等產品進入西歐和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市場。

規劃占地12000畝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已有眾多客商加盟投資興辦企業。經國家註冊的「怡豐」牌青椒系列蔬菜已形成地方特色、市場品牌,2個國家級萬畝農業開發區成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棉花、油料、山羊、三黃雞等農副產品獨樹一幟,形成規模化產業。集鎮縱橫八大街道市面繁榮、路面寬暢、綠島成帶,構築了一個鄉村城市化的高標準集鎮大框架。[3]

農業發展

頭灶鎮頭灶地理位置優越,屬於典型的濕潤氣候,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可是新中國成立前,這裡土質貧痛,鹽鹼嚴重,且水系不暢。發生水災時,陸地可行舟,每遇乾旱,地生鹽霜,莊稼枯死。窮苦的農民在鹽鹼地上終年耕耘不輟,卻依然過着衣不遮體、食不飽腹的生活。頭灶東北角的東夏村長有一棵「五穀樹」,樹上每年結出形似各種穀物的果實,像哪種穀物的最多,則預示着當年這種穀物就豐收。不少窮苦百姓常到樹前燒香敬神,盼望五穀樹能給他們帶來好收成,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然而,五穀樹沒有使他們擺脫貧困的命運。新中國成立後,經過20多年的大面積綠肥種植,土壤改良成效顯著,有機質含量明顯提高,當年茫茫的鹽鹼灘,如今已變成了阡陌縱橫的良田。頭灶鎮的農業生產發展很快,生產方式得到了改變,全鎮人民努力增加農業投入,生產水平不斷提高,糧棉油產量穩中有增。隨着農業生產結構的不斷調整,多種經營也出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各類專業大戶蓬勃湧現,人均純收入達3000元的大戶,全鎮就有500多個,除傳統副業項目外,牛蛙、螃蟹、甲魚、鬍子鲶、烏骨雞等發展較快,山雞、肉鴿、獺兔、香豬、藍狐、銀黑狐、荷蘭鼠、黃鱔、黑魚等20多個品種已來頭灶「安家落戶」。[4]

工業發展

頭灶鎮頭灶鎮的鎮辦工業興起於7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頭灶鎮抓住機遇,明確重點,以投入求發展,提前兩年完成了鹽城市鄉鎮工業分檔競賽目標,發展速度列東台之首。現有14個鎮辦企業,已初步形成了機械、化工、通訊、輕紡、食品、建材等12個大類。從前頭灶鎮的工業生產非常落後,僅有幾家粉坊、糖坊、豆腐店等個體小作坊。1957年,開始組建第一個由個體手工業投股供銷社合辦的小廠--頭灶農具廠,設鐵木竹業以及自行車修理等4個行業,有幹部職工29人,產品僅局限於大鍬、鋤頭等小型農具。江佳集團就是在農具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有幹部職工400名,廠房8000多平方米,該廠十分注重新產品的開發,先後與南京林業大學、福州木工機械研究所、上海木工機械廠等單位聯營,依靠他們雄厚的技術力量,開發技術含量高、適應市場變化的新產品。該廠主要生產MBl06A型單面木工壓刨床、MBl04B單面木工壓刨和MJ344A、B型細木工帶鋸,MQ451、431、432型多功能聯合木工機床,以及鋸刨輔機、彩色移印機、包裝機械等,銷往上海、北京、南京、西安等26個省、市,其中MJ104A圓鋸機和MB106B壓刨機兩個產品還漂洋過海,遠銷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印尼、烏干達等11個國家和地區。[5]

工業園區

工業園區東台市高新技術工業園區:位於頭灶鎮集鎮區,占地70公頃。園區內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是高新技術企業集聚群體。東強數據電纜、天騰ACR、康維低聚木糖、江佳機械等一批企業在該區興業。

東台市化工工業園區:位於頭灶鎮城北首,距鎮區2公里,有園區大道直達。園區占地70公頃,由專家規劃設計,經環保部門評審合格,是工業企業理想的投資選擇。

頭灶鎮私營工業區:位於頭灶鎮南3公里六灶集鎮,占地30公頃,園區依路傍河,水陸交通便利。舒樂、康泰、亞碩、鴻運、天盛等個私企業在該區大顯身手。[6]

地方企業

頭灶鎮東強股份有限公司由郵電部第三研究所東台通信器材廠、東台市銅材廠和東台市黃海電線廠組成的「東強」電纜集團是頭灶鎮的一家骨幹企業。主要生產5~800對HYYV全塑市話電纜,HYA10~2400對大對數電纜以及廣播電纜等,已形成年生產能力達50萬芯線對公里的通信電纜生產能力,2001年入庫稅收947萬元。l987年該廠的產品一次性通過省級鑑定並進網銷售,1990年被北京亞運會指定為專用產品。並與香港碧耀有限公司合資,建成了東耀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灶星集團是江蘇農學院與頭灶鎮聯合興辦的農藥生產廠家。該廠主要產品有40%的禾枯靈、35%的賽鈴靈、撲蟲淨、三唑銅、撲虱靈、多菌靈等20多個農藥產品。該廠生產的禾枯靈農藥是由江蘇農學院承擔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項目中取得的一項重大科技成果,被列入了1992年江蘇省教委第一批新產品試製計劃,產品榮獲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

天騰集團是頭灶鎮的另一家骨幹企業。始建於1977年,現有幹部職工170多人,固定資產280萬元,廠區建築面積l萬多平方米。主要生產氯化聚乙烯、氯化聚、氯乙烯系列產品。具有年產1500噸氯化聚乙烯的生產能力,產品主要外銷亞、美等國家和地區。[7]

招商引資

頭灶鎮由該鎮電信支局局長夏國元牽線搭橋的千頭豬場項目啟動,該項目創辦在頭灶鎮糧管所閒置的興谷養殖場內,由宋彥華和王忠林兩位青年共同投資,計劃總投入80萬元,已投入30多萬元,整治了豬場的室內外環境,購進了帶攪拌的飼料的250噸已入庫,首批500頭從外地購進的瘦肉型苗豬正式進場,還有500頭在陸續調運之中。

2003年3月10日東台市宏峰化工有限公司建成。公司計劃總投資1080萬元,首期業已投入的350萬元,新建的鍋爐車間、酞菁車間、廢水處理站全部安裝完畢。酞菁車間正式投產,預計年內可實現銷售2500萬元,創利稅近千萬。3月11日東強股份有限公司雙喜臨門。東強牌市內通信電纜、鐵路信號電纜第五次被評為「江蘇省名牌產品」,「東強」商標被評為「江蘇省著名商標」。[8]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