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頭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頭牙世界節日中的一個節日。

節日,是世界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和地區都有自己的節日,一些節日源於傳統習俗,如東亞的新春[1]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重陽節等。有的節日源於宗教,比如聖誕節復活節[2]佛誕等。有的節日源於對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紀念,比如各國的國慶節等等。

節日信息

閩南風俗,每逢農曆初二和十六稱為「牙」,是祭拜土地公公的日子。農曆二月初二,是每年的第一個祭拜日,稱為「頭牙」;每年的臘月十六,是最後一個祭拜日,稱之為「尾牙」。尾牙表示一年的結束,而頭牙就表示一年的開始。頭牙過完,春節正式結束,一年忙碌的生活就正式開始了。人們在這一天祈求上天在這一年都風調雨順,祈望有個好收成。一般尾牙都過的比較隆重,老闆僱主都會設宴款待員工。頭牙雖比不上「尾牙」的隆重和豐盛,但也大大超過平時「做牙」的規格,每家在神龕上擺上三牲祭祀,燒紙錢放鞭炮,搞得也好不熱鬧。

民族性與地區性

中國是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傳統節日如春節等。此外,如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3]朝鮮族的「老人節」,傣族的「潑水節」,錫伯族的「西遷節」,彝族白族納西族、布朗族的「火把節」,土家族的「七月會」,高山族的「豐收節」[4]等等。這些節日與漢族節日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傳統節日。中國節日的這種跨民族、跨地區的特徵,是歷史上民族節日風俗互相交流、融合的結果,實際上也是各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的結果。其它各國的節日也同樣具有民族性與地區性。

傳統節日有歷史性的變異,也有地域性的變異。中國疆域遼闊,不同的地區,生活環境和條件,生產方式和水平,有很大的差別;加上民族的融合,移民的流動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每個地區的節日風俗,有一定的差異,因而也就有自己的一些特色[5]

另有國際組織提倡指定的日子,如勞動節[6]婦女節母親節等。

視頻

頭牙 相關視頻

衛塞節——世界重要的節日
世界上最紅火的節日,100多噸番茄肆意揮灑,隔着屏幕都覺得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