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奉寄李十五秘書二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奉寄李十五秘書二首 》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奉寄李十五秘書二首》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詩,出自《全唐詩》。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基本信息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年代;唐

詩詞原文

《奉寄李十五秘書二首》[1]

避暑雲安縣,秋風早下來。

暫留魚復浦,同過楚王台。

猿鳥千崖窄,江湖萬里開。

竹枝歌未好,畫舸莫遲回。

行李千金贈,衣冠八尺身。

飛騰知有策,意度不無神。

班秩兼通貴,公侯出異人。

玄成負文彩,世業豈沉淪。

詩詞注釋

【鶴注】當是大曆元年夏在夔州作。 避暑雲安縣①,秋風早下來。暫留魚復浦,同過楚王台②。猿鳥千崖窄,江湖萬里開。竹枝歌未好③,畫柯莫遲回④。 (此章,望李至夔,乃寄詩本意。李往雲安,公在魚復,約其下來留浦,同過台而出峽也。千崖窄,指峽中。萬里開,望荊門。

【朱注】莫遲回,促其早至而出峽。) ①張正見詩:"林光稱避暑。"②《寰字記》:奉節縣北三十里,有赤田城,舊魚復縣故基也。楚宮,在巫山縣西二百步陽台古城內,即襄王所游之地,陽雲台高一百二十丈,南枕長江。③【朱注】舊注:竹枝歌,巴渝之遺音,惟峽人善唱。

劉禹錫《竹伎詞序》:建平里中兒,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雜舞,以曲多為賢,音中黃鐘之羽,其卒章激訐如吳聲。何字度《談資》:竹枝歌,悽惋悲怨,蘇長公雲有楚人哀屈吊賈之遺聲焉。《鶴林玉露》載宋時三峽猶能歌之,今則亡矣。④徐陵詩:"畫閘圖仙獸。" 其二 行李千金贈①,衣冠八尺身②。飛騰知有策③,意度不無神④。班秩兼通貴⑤,公侯出異人⑥。玄成負文彩⑦,世業豈沉淪。 (次章,稱美李公,致期望之意。上四,言氣概不群,而才品出眾,所謂異人也。秘書朝官,故云通貴,凝乃宗室,故云公侯。玄成世業,謂其能致相位而光先業。觀未二句,知凝之父,蓋嘗顯達於朝者。) ①《左傳》:"行李之往來。"注云:"行李,使人也。"《杜臆》:千金贈,見交遊之廣。

《前漢書·陸賈傳》:尉忙賜賈囊中裝,直千金。②《郭泰傳》:身長八尺,容貌魁偉。③飛騰,猶韓文言飛黃騰踏之意。《楚辭》:"吾令鳳凰飛騰兮。"④意度,謂意思度量。《語林》:諸葛子瑜有容貌恩度,一時服其雅量。或雲:"意度不無神",言料事如神。《韓非子》:"前識者無緣而忘意度。"後說度音鋒。⑤唐制:秘書郎,從六品上,故曰通貴。⑥《左傳》:公侯之子,必復其始。⑦《漢書》:韋玄成,韋賢之少子,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於父,而文彩過之。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3]

盛唐偉大的詩聖杜甫是大家都喜愛的文學家,他的詩歌情感內斂、沉鬱頓挫,充滿了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他憂國憂民、悲天憫人,很多詩都留下了他的痛苦和沉思。比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就表現了作者濟世救民的使命感;「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也表現了他的聖人情懷。[4]

視頻

詩聖杜甫的故事

100秒看完杜甫的一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