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畫圖十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畫圖十韻》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畫圖十韻》是一首唐朝古詩,作者是杜甫。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1]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畫圖十韻

創作年代;唐朝

作品體裁;五言長律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畫圖十韻》(得忘字)

沱水流中座,岷山到此堂。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直訝杉松冷,兼疑菱荇香。雪雲虛點綴,沙草得微茫。

嶺雁隨毫末,川蜺飲練光。霏紅洲蕊亂,拂黛石蘿長。

暗谷非關雨,丹楓不為霜。秋成玄圃外,景物洞庭旁

繪事功殊絕,幽襟興激昂。從來謝太傅,丘壑道難忘。

作品賞析

【鶴注】此廣德二年作。《杜臆》:題加奉觀,致敬嚴公至此,安得有登床笑傲之失乎。[2]

沱水臨中座①,岷山到北堂②。白波吹粉壁③,青嶂插雕梁④。直訝松杉冷,兼疑菱荇香⑤。雪雲虛點綴⑥,沙草得微茫⑦。

此並提江山,敘出廳事畫圖。白波、青嶂、松杉、菱荇、雪雲、沙草,句句山水對言,下節亦然。)

①《寰字記》:沱水在成都府新繁縣。《蜀都賦》:」金罍中坐。」②《書》:「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唐·地誌》:茂州汶山縣,有岷山。鮑照詩:「忽過北堂陲。」③《莊子》:「白波若山。」張正見詩:「粉壁麗椒塗。」④沈約詩:「峻.起青嶂。」陰鏗詩:「雕梁畫早梅。」⑤劉歆《甘泉賦》:「芙蓉菡萏,菱荇蘋蘩。」⑥《西京雜記》:「雪雲曰同雲。」《晉書·謝韶傳》:夜月明淨,王道子嘆以為佳,謝重曰:「不如微雲點綴。」⑦孔稚珪詩:「沙草不常青。」陳子昂詩:「高丘正微茫。」

嶺雁隨毫末①,川蜺飲練光②。靠紅洲蕊亂③,拂黛石蘿長④。谷暗非關雨⑤,楓丹不為霜⑥。秋城玄圃外⑦,景物洞庭旁⑧。

此分頂山水,曲盡畫中景物。寫出或遠或近,或高或下,或虛或實,或大或小,無不形容刻畫。毫末,謂畫筆。練光,謂畫絹。非關雨,墨氣也。不為霜,朱色也。)

點評鑑賞

《誠齋詩話》:杜《蜀山水圖》雲:"沱水流中座……青嶂插雕梁。"此以畫為真也。曾吉父雲:"斷崖韋偃樹,小雨郭熙山。"此以真為畫也。

《唐詩品匯》:劉雲:此篇句句看畫意,政似未離本處。謂義盡分明,兒童之見也。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楊廷秀曰:杜詩排律多矣,獨此瓊枝寸寸是玉,旃檀片片皆香也。楊慎曰:善用虛字,點綴斡旋,真大匠手。郭浚曰:體格安詳,出口又清脆。

《杜臆》:此詩是唐人詠畫格調,但遣詞工致,娓娓不窮,令人無復措手處。末用謝太傅,落"忘"字韻,穩稱。

唐宋詩醇》:甫心繫國家,往往因題闌入,今為嚴武題畫而不及此。蓋志將遠引,故語不旁及,其詩精嚴流麗,點睛在虛字,讀者宜細玩之。胡夏客曰:起聯莊重,接聯精警,收語穩足,此最人格之篇。

《唐詩別裁》:竟以為真,題畫要得此法(首二句下)。以下皆山水對言("白波"二句下)。歸重鄭公(末句下)。

《讀杜心解》:章妥句適,浪靜風恬,猶似唐初人排律體制。起四句、領清山水廳事,卻不露畫圖字。中間十二句,細細分寫。俱以真境作畫境。但用"直訝"、"兼疑"、"毫末"、"練光"、"非關"、"不為"等,隔聯隱逗,而又借"玄圃"、"洞庭",作比例體束住,其"畫圖"字面,仍不實露也。至末四句,方以"繪事"點還"畫圖",以"幽襟"點還"奉觀",以"謝傅"點還"鄭公",仍就鄭公拍上山水作結。

《杜詩鏡銓》:邵雲:刻劃秀淨,巧不傷雅。沈雲:即"堂上不合生楓樹"起法(首四句下)。逐聯山水分貼("直訝"二句下)。自寫"觀"字,收到嚴公,鄭重得體(末四句下)。王阮亭雲:格律精細。點眼只在一二虛字,學者宜潛心玩之。此詩誠齋所極賞,然在杜排律中,卻另為一體,格調似諸唐人;必謂公他作皆不及,則非也。

古詩文鑑賞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3]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

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4]「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人。[5]

視頻

中國故事·愛國篇(2)杜甫

歷史名人神聖杜甫

參考資料

  1. 評價杜甫的詩句 360問答
  2. 《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畫圖十韻》 詩詞文句網
  3.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
  4. 杜甫三吏三別原文 瑞文網;發布時間;2017-12-07
  5. 杜甫的十首抒懷詩,悵望千秋一灑淚,搖落深知宋玉悲 品詩賞詞;發布時間;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