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奧菲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奧菲歐》(蒙特威爾第的歌劇作品)五幕歌劇,斯特里喬編劇。這部《奧菲歐》的故事雖然是希臘神話中的傳說,但直接素材則取自意大利的古老牧歌劇。是巴洛克初期意大利威尼斯歌劇代表性作曲家蒙特威爾第在曼都瓦宮廷任職時的歌劇作品。不僅是他初期歌劇的傑作,也是近代歌劇的起點,具有歷史上的重要意義。1607年2月24日和3月1日,在曼都瓦宮廷舉行公開首演[1]

創作背景

1600年出現了佩里(1561一1633)和卡奇尼(1546—1618)的歌劇《優麗狄璽》,它的語言抑揚頓挫、以宣敘調為主的樣式。7年後出現的蒙特威爾第的這部《奧菲歐》[2],儘管題材和佩佩里與卡奇尼的《優麗狄璽》別無二樣,但音樂的成就則遙遙凌駕在這兩部作品之上。在蒙特威爾第的歌劇中,宣敘調充分發揮了詩的抑揚,增強旋律的美感與和聲的豐沛感。劇中極具效果地驅使了反覆歌的曲式,詠嘆調也頗具音樂式的緊密感。合唱曲則兼備和聲與對位的兩種要素,產生極富音樂性的統一。由於採用當時不曾見的大規模管弦樂編制,再加器樂法頗具效果,奠定了歌劇中的器樂地位。由於具有上述優異的獨創性,這部傑作才能夠超越時空延續到今天。此劇的管弦樂編制比較特殊,音響效果和近代歌劇截然不同其中:小型小提琴2、古中提琴10、古大 提琴3、低音大提琴2、長號4、短號2,高音直笛2、小號3、大鍵琴2、大型豎琴1、大型吉他2、風琴2。

作曲家

蒙特威爾第

音樂史上第一位能在今日國際樂壇享有令譽的作曲家,當屬蒙特威爾第。他是意大利作曲家,對歌劇、和聲學、交響樂的發展都有深遠影響。他的歌劇被認為是歷史上的第一批歌劇,包括《奧菲歐》(L'Orfeo)、《坦克雷與克羅倫達之戰》、《尤里適斯回國》、《朴比的加冕》。而其他很多作品已經遺失。除歌劇以外他還寫了超過250首牧歌、2套尊主頌以及其他很多聲樂作品,但是他從未寫過純樂器作品。

劇情介紹

先是相當於序曲的《觸技曲》在它反覆奏出兩次之間,夾着平靜的中段,這旋律又被使用在序幕的ritornello上。(17世紀意大利歌劇中,在歌曲的前奏、間奏和後奏反覆的器樂部分) 序幕是由扮演「音樂家」演唱者唱出的宣敘調。它把觀眾引導到奧菲歐神話的詩般世界裡。同時音樂部分反覆着《觸技曲》中出現的ritornello樂句。

第一幕 原野

這是優美的原野場面。河川女神 和牧羊人正為奧菲歐和優麗狄璽的愛,道出祝福的合唱,載歌載舞。奧菲歐以獨唱:「天上的玫瑰、人世的生命」述說獲得優麗狄璽的幸福和快樂,優麗狄璽也唱出:「這麼大的快樂不能言傳」和他應答。然後又是河川女神和牧羊人明麗、愉快的合唱。

視頻

奧菲歐 相關視頻

巴洛克音樂-蒙特威爾第 《奧菲歐》
克勞迪奧·蒙特威爾第《奧菲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