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妙手仁心的向醫生(劉瑞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妙手仁心的向醫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妙手仁心的向醫生》中國當代作家劉瑞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妙手仁心的向醫生

2005年12月23日,對我來說是一個黑色的日子。那天我在機械修理點,督促修車師傅將一台小鏟車大修,傍晚才開始組裝好,試車的時候,卻不能來火,師傅檢查發現是噴油嘴有問題,叫我明天送到大冶校驗一下。因為第二天村里修路需要這台鏟車,為了不耽誤工期,我坐上同村一個村民的摩托車,決定連夜送到大冶校好,不料在半路上,和一輛逆行的摩托車相撞,我在后座被摔到路邊十多米,手腳完全不能動彈,醫生診斷我是頸椎骨折,造成中樞神經損傷,需要轉到武漢大醫院治療。

第二天,我就被送進了武漢協和醫院,因為沒有床位,只能在醫院走廊上加一個病床。當晚就呼吸困難,被緊急送入ICU搶救,等我醒來的時候,氣管已經切開,方便吸痰和輸氧,顱骨上也打孔做了牽引,掛着兩個十多斤重的鐵鉈,我只能仰面朝上,聽到值夜班的護士閒聊,才知道那天是平安夜。想到我這麼一個善良正直的人,老天爺卻如此對待,平安夜也難保平安,真的好人命不長,惡人活千歲嗎?我知道,這場突如其來的事故,徹底改變了我的命運,所有的雄心壯志都煙消雲散,不管是沒做完的事還是放不下的事,都與我無關了,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個廢人,手不能動,口不能言,這條命能不能保住還是未知數呢。想到這裡,不覺悲從中來,淚濕眼眶,默默望着頭頂上幾平方的天花板發呆。當時我想出了一首詩:不媚富來不欺窮,立身處世講良心。常言吉人有天相,為何不佑劉瑞林?

在武漢協和醫院ICU住了十一天,醫生就給我下了三次病危通知書,我憑着強烈的求生意志,一次次的挺了過來,病情逐漸穩定。因為費用問題,還有家人護理不便,就轉回黃石最好的一家醫院治療,對這個醫院,我是頗有微辭的,在他們醫院骨科搶救室住了34天,每天只給我掛幾瓶吊針,心電圖和氧氣按小時收費,還有床位費空調費等其他雜七雜八的,連電視都按天收費,一天要花去一千多元的費用,就是很難看到主治醫生的人影,連每天一次的查房都很少來。醫生對我這病情沒辦法,我也慢慢失去了信心,終日昏睡,身體也開始虛弱。有一次妻子發現我總是嗜睡不醒,覺得我不正常,連忙跑去找主治醫生,他看都不來看一下,還說我是要睡覺了,妻子堅持要他來看看,就不情願地來了,這才發現,是稀釋氧氣的蒸餾水沒有了,我可能是氧氣中毒,連忙通知其他科室的醫生來搶救,還給我上了呼吸機,總算又一次把我從鬼門關前拉了回來。

這個醫院如此沒有責任心,家裡人知道,再在這裡治療下去,只會人財兩空。於是四處尋訪名醫,打聽到老下陸八醫院有一個叫向忠的醫生,治療跌打損傷有一套,就抱着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將我轉了過來。我是在昏迷狀態下轉過來的,沒想到我來的第一天,向醫生就說我不需要輸氧氣了,原來沒有在空調房裡,我居然能自主呼吸了,新鮮涼爽的空氣讓我甦醒過來,看來那麼多天的空調費和氧氣費交的冤枉,但你一個普通老百姓,能把一個只想榨乾病人錢包的黑心醫院怎樣?所幸的是我家人醒悟得早,在那醫院住了一個多月,交了四萬多元錢後,及時脫身了。

實話實說,八醫院的醫療條件和那個黑心醫院遠遠不能比,但醫德和醫術卻要高不少,我轉過來後,向醫生非常重視,每天帶着他的團隊來查房,連節假日都不例外,仔細觀察病人病情的變化,及時調整藥物,安撫病人的情緒。我在這個簡陋的醫院,感受到了溫暖,看到了希望,也積極地配合治療,經過向醫生三個多月的精心治療,我基本上脫離了危險,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向醫生拔掉我的氣管插管,在喉管上用一個醫用膠布一封,幾個月不能開口說話的我,居然能說出聲音來了。向醫生說我屬於不全性高位截癱,需要一個漫長的康復過程,而且費用不低,考慮到我這樣的交通事故,醫保也不能報銷,完全是自費的,建議我出院回家慢慢康復,還減免了不少費用,真是醫者仁心。

我家住在港湖,離老下陸八醫院近十華里。回家後,向醫生還是放心不下,他知道象我這樣長期的臥床病人,背部和屁股很容易壓傷,如果破皮長了褥瘡就麻煩了,所以他間隔幾天就要搭車來我家觀察一下,自己沒時間就委託其他醫生來,並指導我如何康復鍛煉。經過幾年的努力,我這個被協和醫院的教授斷定要一輩子坐輪椅的人,終於能夠站起來,拄着拐杖行走了,雖然今後的康復道路還很長,但我有信心堅持。 是向醫生的妙手回春,讓我能夠重生。為了感謝他,我特意製作了一面寫有「妙手回春、德藝雙馨」的錦旗,並請來東楚晚報和黃石電視台的記者,將錦旗親手送到他的手上,希望他能夠救治更多的病痛患者。我說出自己的親身就醫經歷,是想告訴大家,醫院不是越大,醫生的醫療水平就越高,最主要的是遇到一個有良知、肯負責的醫生,向醫生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曾經的八醫院,現在改名東方社區衛生院,他已經是副院長,繼續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為人民服務,但願我們黃石多一些這樣的醫生,也讓更多的病人 早點知道他。 [1]

作者簡介

劉瑞林,大冶港湖詩詞楹聯書畫學會會員,大冶市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